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4)
2023(12420)
2022(10413)
2021(9647)
2020(8378)
2019(18547)
2018(18012)
2017(35214)
2016(18497)
2015(20133)
2014(19590)
2013(18999)
2012(16913)
2011(14937)
2010(14693)
2009(13617)
2008(12000)
2007(9747)
2006(7819)
2005(6345)
作者
(50182)
(41770)
(41613)
(39431)
(26436)
(20231)
(19001)
(16528)
(15931)
(14340)
(14100)
(13976)
(13087)
(12866)
(12637)
(12597)
(12581)
(12551)
(11942)
(11864)
(10202)
(10099)
(9617)
(9510)
(9504)
(9303)
(8948)
(8831)
(8330)
(8199)
学科
(67566)
经济(67485)
(54486)
管理(53351)
(43558)
企业(43558)
方法(37182)
数学(33771)
数学方法(33391)
(21213)
中国(18286)
(17685)
(14669)
财务(14638)
财务管理(14612)
业经(14587)
(14408)
贸易(14403)
(14103)
企业财务(13943)
(12991)
银行(12957)
(12926)
(12497)
金融(12496)
(12133)
农业(11938)
(11649)
技术(11379)
(11009)
机构
大学(248963)
学院(246963)
(102718)
管理(102108)
经济(101001)
理学(89964)
理学院(89116)
管理学(87647)
管理学院(87205)
研究(75525)
中国(60643)
(48964)
(48144)
科学(45696)
(41609)
财经(39638)
业大(39193)
中心(37247)
(36526)
(35514)
农业(33255)
(32924)
研究所(32856)
经济学(32557)
财经大学(30248)
经济学院(29877)
北京(29461)
(28983)
师范(28562)
商学(27714)
基金
项目(182436)
科学(145364)
基金(137318)
研究(127651)
(121062)
国家(120099)
科学基金(104616)
社会(85214)
社会科(81041)
社会科学(81022)
基金项目(73555)
自然(69724)
(69495)
自然科(68221)
自然科学(68199)
自然科学基金(67001)
(59658)
教育(59145)
资助(54820)
编号(48907)
(41132)
重点(40854)
(39081)
(37484)
成果(36919)
创新(36586)
国家社会(36541)
科研(36509)
教育部(35949)
人文(35104)
期刊
(94729)
经济(94729)
研究(66468)
学报(40687)
中国(38266)
(37093)
科学(36285)
(35586)
管理(34199)
大学(31701)
学学(30404)
(26837)
金融(26837)
农业(24204)
技术(19326)
财经(18816)
教育(18197)
经济研究(16510)
(16000)
业经(15977)
(13018)
问题(12823)
(12159)
理论(11653)
科技(11575)
财会(11265)
商业(11208)
统计(11178)
技术经济(10998)
(10930)
共检索到333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宇  韩存  申亮  
本文从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变迁的视角对美国次级债危机进行了剖析和解读。风险较高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在美国住房抵押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小,而出现违约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所占比例就更小。这样一个小小的损失,如果是在30年以前,对整个市场并不会形成太大冲击,而在今天则对美国市场以及发达国家市场造成巨大冲击。风险和冲击为何会如此之大,我们研究发现,正是金融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变迁导致次级债的风险由放贷机构转移到金融市场,而且金融市场横向风险分担机制在某些环节放大了次级债的风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静  林琦  
自2007年8月份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愈演愈烈,已成为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一场金融风暴。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提出了警示。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与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前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同时,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又存在着特殊风险,因而应针对国内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特殊问题,制定有效对策,化解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科  
由于美国房价的持续下跌以及房贷违约率的上升,美国次级债风波席卷全球。从7月中下旬以来,全球主要指数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我国A股市场也是受到了短暂的波及。显然,美国次级债危机引起金融风暴全球共振之际,我们更加应该引以为戒,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剖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基础上,分析中国房地产金融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应以创新化解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从2006年下半年发端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进入2007年8月后骤然形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的濒临解散,有的发出利润预警,有的宣布提高风险拨备。仅在8月9日和8月10日两天,美联储、欧洲央行、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立  范昕  
近来,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备受全球关注。2006年下半年,美国的次级债市场已经出现不祥的征兆,去年8月,次级债危机迅速升级为席卷世界资本市场的全球金融风暴。美国国内的次级债供应商纷纷破产,全球对冲基金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本华  
世界美元本位下,美国放纵的经济政策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深层次原因。东亚经济体为世界美元本位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而美元本位也放大了次级债危机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加强东亚区域间货币合作是削弱美元本位、应对类似次级债危机的美国资产泡沫破灭对东亚经济冲击的根本之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陆岷峰  
一、美国次级债危机:21世纪第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次级按揭是指美国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贷款,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面向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确有还款能力的客户提供的优质贷款,二是面向信用评分在620—660分之间的中等客户提供的"AitemativeA"式贷款,三是面向资产信用评级在620分以下、多数没有固定收入凭证的"劣质客户"提供的次级贷款。2006年,美国房贷款结构中,40%以上是"非优质资产"。根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鸿  常春龙  
2007年8月,美国次级债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波及世界金融市场。研究次级债的概念,并对次级债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对此次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受到实质性影响,但其中仍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商业银行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先玲  
2007年2月引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及全球股市影响巨大。这主要是由于次级债环境变化所致,包括信贷条件的放松、利率的波动、房价的波动及证券化市场的不规范等。我国应该从重视房贷风险、完善贷前审查、完善及推广抵押资产证券化和采取多种手段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等措施着手,防止类似次级债危机事件在中国的重演。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曾芳琴  
该文在对次级债及次级债危机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次级债危机爆发的蔓延机制,指出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帮助下,次级债危机蔓延到了金融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了金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参与主体;进而对市场各方参与主体作了简要的评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汉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给正在进行金融改革的中国发出了一个警示:金融业务存在巨大的风险,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业务。但不能因为风险就放弃发展这一市场,这无异于因噎废食,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在监管制度上,使之更加完善,更加成熟。这对金融衍生品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显得特别重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军  李泽广  
次级按揭贷款及按揭贷款证券化是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两大金融创新。一般认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根源是全球性流动性过剩、过度的融资套利和松弛的风险控制所致。值得关注的是金融创新机制内含的道德风险和自循环机制,并由此对我国按揭贷款市场发展的启迪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凌霄  
发端于2006年下半年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迄今已由单一市场波及多个市场、由单一国家传至世界各国、由金融领域蔓延至实体经济,迅速升级为对国际金融稳定、世界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的"全球次级债风波"。截至2006年底,美国次级房贷总额6000亿美元,占全部房贷的1/5,或占全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东亮  
一、美国次级债危机成因(一)风险根源:2001年后美国宽松的房贷政策,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规模扩大。从大方向来看,美国住房政策自80年代以来便开始向低收入家庭和少数种族倾斜,各商业银行的放贷标准逐步放松。这一放松主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游  
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这场涉及美国众多金融机构的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论文重新审视了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运营机制的固有缺陷,通过揭示信用评级机构对次级债危机形成的责任,提出我国要以次级债危机为鉴,通过规范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使信用评级机构真正承担金融风险监督者的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