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9)
2023(6228)
2022(5231)
2021(4923)
2020(4282)
2019(9943)
2018(9579)
2017(18993)
2016(9892)
2015(11544)
2014(11123)
2013(11660)
2012(11112)
2011(10318)
2010(10537)
2009(10270)
2008(9300)
2007(7694)
2006(6632)
2005(6192)
作者
(26719)
(22282)
(22263)
(21454)
(14631)
(10792)
(10163)
(8696)
(8599)
(7900)
(7819)
(7623)
(7348)
(7239)
(7097)
(7048)
(6552)
(6531)
(6487)
(5942)
(5612)
(5428)
(5289)
(5126)
(4976)
(4975)
(4836)
(4535)
(4417)
(4343)
学科
(51980)
经济(51922)
方法(28808)
管理(27936)
数学(27276)
数学方法(27195)
(27154)
(21363)
企业(21363)
中国(15453)
(13899)
(12190)
贸易(12184)
(11967)
(10531)
(9903)
金融(9903)
(8938)
(8917)
银行(8917)
(8832)
财务(8828)
财务管理(8805)
企业财务(8580)
(8504)
业经(7581)
农业(6936)
(6781)
关系(6478)
环境(6472)
机构
大学(153649)
学院(147015)
(78113)
经济(77225)
管理(57456)
研究(54640)
理学(49399)
理学院(48933)
管理学(48563)
管理学院(48273)
中国(45220)
(36380)
(32167)
财经(29508)
经济学(27464)
(27367)
科学(26403)
(26312)
经济学院(25039)
中心(23822)
研究所(23634)
财经大学(22471)
北京(21316)
(19163)
(18549)
(18288)
(17958)
师范(17858)
(17532)
金融(17224)
基金
项目(95085)
科学(77328)
基金(75014)
研究(71217)
(64327)
国家(63888)
科学基金(55255)
社会(50586)
社会科(48407)
社会科学(48397)
基金项目(38064)
教育(33012)
自然(32875)
资助(32488)
自然科(32130)
自然科学(32122)
自然科学基金(31647)
(30723)
(27819)
编号(25712)
(24855)
国家社会(23178)
教育部(22483)
中国(22471)
成果(22079)
重点(21371)
人文(20859)
(19849)
大学(19575)
(19327)
期刊
(76254)
经济(76254)
研究(50946)
(27439)
中国(26378)
管理(20907)
(19818)
金融(19818)
科学(18654)
学报(18311)
财经(15896)
大学(15509)
(15377)
经济研究(14650)
学学(14264)
(13672)
(12630)
教育(12129)
国际(11757)
世界(11529)
农业(10759)
问题(10755)
技术(10384)
业经(8442)
统计(8372)
技术经济(7900)
(7095)
(7041)
理论(6533)
决策(6475)
共检索到222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征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工具,它的发展可以侧面反映出一国的金融深化水平。但是,在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风波中,正是这种金融创新工具导致了危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并引发了多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不足。本文在回顾美国次债危机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和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在风险分散、改善资本结构以及促进金融深化等方面的真实作用,从而为我国在流动性过剩局面下如何推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谷冬青  
次债危机尽管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但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风险的防范。从而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债危机的成因,探讨了我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尤其是重点探讨了提前还款风险、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在我国的严重性,阐述了我国应该采取杜绝次级按揭的发行、严格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等措施来防范类似危机的发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保岳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有直接的关系。资产证券化不但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如金融工具创新、提高资本效率等,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的一面,如系统风险是否降低、成本是否减小等问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念北  陈剑辉  胡继元  
美国次按危机爆发至今,已给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的探讨,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中国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对比出美国次贷与中国已开展的证券化业务的本质区别,指出我们应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加强业务风险的防范,充分利用我国此项业务开展的后发优势,适当加快试点的步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杜刚  王伟  
美国次按危机不仅给世界多家金融巨擎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险些在世界范围内酿成了一场全面的流动性危机。文章从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CDO发起流程、信用评级的制定及下调原理,流动性危机的成因这一逻辑顺序全面回顾了美国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源,以期为深入研究次级债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华清  
一、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美国次贷危机 1.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及成因。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危机。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短短一年多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树红  孙文  徐文涛  
从20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文章着重从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亦平  
美国"次债"危机缘于其个人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各个链条存在的一系列风险控制漏洞。在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及推广工作的现实情况下,分析总结美国此次"次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提高资产证券化实际运作中的风险控制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次债"危机原因的分析,从"规范银行放贷程序"、"强化发行机构和受托机构信息披露不实的责任"、"改善信用评级机制"、"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立法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晓  李佳  
在本次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本功能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深入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增大流动性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应该首先选择表内模式,建立以监管特许权论为基础的信用评级机构,同时严格审查基础资产的信用与质量,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发行者资产负债表的监管,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框架以及防范同质性的系统性风险,以促使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产品更好地为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五年前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固然与2002年以后美国大量投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着内在的关联,但引致危机的关键性机制却是资产证券化设计中存在的致命缺陷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标志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危机固然与2002年以后美国大量投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着内在的关联,但引致危机的关键性机制却是资产证券化设计中存在的致命缺陷。资产证券化机理的内在缺陷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沈炳熙  
该文首先对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次贷危机不是证券化的产物;其次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发展证券化的启示,认为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要正确把握创新金融工具的特点,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创新金融工具被误用甚至恶用;同时应严格把住基础产品的标准关,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监管;次贷危机不应影响我国证券化试点的继续推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程雪军  赵畅  李正雨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提升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消费金融与资产证券化不断融合,促进了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从短期出现到快速流行,既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了创新发展,也带来了风险挑战。本文采用归纳研究方法,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确认资产证券化的判据,将资产证券化风险划分为法律政策风险、基础资产风险、交易结构风险及参与机构风险;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典型案例(京东白条资产证券化)切入,深度剖析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结合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成因及其次贷危机防范经验,揭开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普罗透斯面纱,并提出针对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佳  王晓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必须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监管,防止资产证券化运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用评级的有效性,同时应从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对策三个方面来构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预警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