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27)
2023(18309)
2022(15792)
2021(15205)
2020(12419)
2019(28742)
2018(28548)
2017(52797)
2016(29876)
2015(33948)
2014(34070)
2013(32327)
2012(29576)
2011(26613)
2010(27029)
2009(23940)
2008(23011)
2007(20014)
2006(17201)
2005(14774)
作者
(82056)
(68428)
(67901)
(64653)
(43584)
(32851)
(31111)
(27024)
(26300)
(24442)
(23426)
(22926)
(21594)
(21490)
(21192)
(20919)
(20764)
(20317)
(19694)
(19570)
(17039)
(16936)
(16489)
(15715)
(15485)
(15305)
(15161)
(15158)
(13834)
(13701)
学科
(103122)
经济(102999)
管理(77054)
(71019)
(59158)
企业(59158)
方法(50301)
数学(43713)
数学方法(42911)
中国(32734)
(29166)
教育(27079)
(25942)
(25376)
理论(24110)
业经(23862)
地方(20306)
农业(19650)
(18374)
技术(18308)
(17762)
贸易(17753)
(17334)
(17230)
教学(16374)
环境(16251)
(16023)
财务(15937)
财务管理(15902)
企业财务(15049)
机构
大学(407551)
学院(401953)
管理(151454)
(144481)
经济(140833)
研究(135595)
理学(131996)
理学院(130360)
管理学(127339)
管理学院(126593)
中国(93387)
(87814)
科学(86627)
(67900)
(65366)
(64674)
(64368)
师范(63774)
研究所(62534)
业大(61303)
中心(60725)
(59581)
北京(55810)
财经(53152)
师范大学(51811)
农业(50682)
(49800)
教育(49492)
技术(48849)
(48470)
基金
项目(280483)
科学(220649)
研究(209823)
基金(198386)
(172903)
国家(171321)
科学基金(146253)
社会(127080)
社会科(119988)
社会科学(119957)
(112239)
教育(104738)
基金项目(104431)
(96174)
自然(95343)
自然科(93140)
自然科学(93111)
自然科学基金(91342)
编号(88435)
资助(81507)
成果(74098)
重点(64407)
课题(64120)
(62457)
(60122)
(58747)
创新(54438)
项目编号(54116)
大学(54051)
教育部(53894)
期刊
(153004)
经济(153004)
研究(120790)
中国(86365)
教育(83407)
学报(65999)
科学(58710)
(58569)
管理(53878)
大学(51855)
(48228)
学学(46477)
农业(41641)
技术(40628)
(27925)
金融(27925)
业经(25586)
财经(24488)
经济研究(23749)
图书(23350)
职业(21904)
(21670)
(20906)
科技(19663)
(19528)
问题(19166)
(18074)
论坛(18074)
技术经济(17395)
理论(17311)
共检索到584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祥云  张茜  
美国研究型大学素来重视对本科生发现问题能力、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理论写作能力、跨学科能力和数据能力等科研核心能力的培养,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化培育与发展路径。其集中体现为融入研究元素的课程设置、贯穿全程的个性化指导、弹性多元的科研活动选择空间、追求卓越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多方合力的科研资源支持等多个方面。这些实践经验对我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育机制的改革完善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洪  路峻  
本科生参与科研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本科生科研已成为美国几乎所有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教学活动,相关的机制也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美国罗格斯大学为例,介绍它本科生科研的实施机构、校外设施,特别是它在过去十年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针对不同年级本科生的研究计划和辅助措施以及它们的实施情况,并通过分析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高校有价值的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根顺  王辉  
研究型大学具有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独特优势和便利条件,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型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坚持精英教育理念不动摇、完善招生制度、改革教学计划、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努力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有效互动、推行"2+1+2"+"X"本—硕—博连读的新型培养模式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鑫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本科生科研活动作为教育改革重要的措施之一得以不断扩展和完善,并且日益融入美国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体系改革之中。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方毅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取得的成就与其成熟而有效的管理体制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与实施,以为我国组织和实施本科生科研提供借鉴。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玲  
介绍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的现状,对各图书馆已开展的本科生科研奖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图书馆本科生科研奖对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如何为本科生科研服务提出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军仪  杨春梅  
本科生科研活动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美国本科生科研的预期目标和方式,可以将其大体划分为四种主要模式:降低辍学率的模式、科学职业发展的模式、研究学徒的模式和基于研究的学习的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昕  王许阳  
大学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与国家创新,然而大学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对大学教师绩效管理的成功。文章将选取美国最顶级的十所研究型大学,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其大学章程、教师手册和相关教师绩效管理文件进行分析,梳理其如何对大学教师进行绩效管理,以及如何保障大学教师的权利和促进大学教师发展,以期为我国大学的教师管理和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昕  王许阳  
大学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与国家创新,然而大学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对大学教师绩效管理的成功。文章将选取美国最顶级的十所研究型大学,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其大学章程、教师手册和相关教师绩效管理文件进行分析,梳理其如何对大学教师进行绩效管理,以及如何保障大学教师的权利和促进大学教师发展,以期为我国大学的教师管理和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昕  王许阳  
大学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与国家创新,然而大学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对大学教师绩效管理的成功。文章将选取美国最顶级的十所研究型大学,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其大学章程、教师手册和相关教师绩效管理文件进行分析,梳理其如何对大学教师进行绩效管理,以及如何保障大学教师的权利和促进大学教师发展,以期为我国大学的教师管理和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根书  陈丽  席酉民  梁磊  李怀祖  
美国研究型大学接受社会捐赠的历史悠久,形成了接受社会捐赠类别和方式多样化、社会捐赠筹措正规化、程序化的特点,并在社会捐赠资金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捐赠资金管理和投资模式,对我国高校开展社会捐赠工作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秀华  
本文围绕研究型大学的界定和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估等问题,对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及佛罗里达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美国最佳研究型大学”评估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其中可供我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估借鉴的三点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正  林凤  
本科生科研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针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起源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立的"本科生研究机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砚清  
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体现出"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有着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其强调的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人文和科学课程的有机融合、课程的国际性和跨学科性的提倡,对我国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陶金虎   郄海霞   王世斌  
高水平数字能力是工程人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以自我决定理论、个人-环境匹配理论为指导,基于fsQCA模型分析了1 801名学生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结果显示,高水平数字能力包括“角色压力-个体参与、工作要求-资源支持、复合条件协同、自我诱发驱动”四条生成路径,低水平数字能力包括“压力回避-自我冲突、压力束缚-资源抑制、感知脱敏-被动适应”三条生成路径。工具资源或教师要求投入是数字能力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内外部关键因素失调致使数字能力低水平发展,多元组态构型催发类个性化的管理模式,数字能力动态转向的核心是“扬长补短”。未来要依据个体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确保核心要素供给,平衡内外部关键因素建设,切实提供多元化发展通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