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3)
- 2023(12072)
- 2022(10555)
- 2021(9950)
- 2020(8272)
- 2019(19190)
- 2018(18985)
- 2017(37115)
- 2016(19764)
- 2015(22320)
- 2014(22201)
- 2013(21944)
- 2012(19953)
- 2011(17893)
- 2010(17980)
- 2009(16772)
- 2008(15357)
- 2007(13372)
- 2006(11886)
- 2005(10230)
- 学科
- 济(75173)
- 经济(74984)
- 管理(55091)
- 业(53802)
- 企(46414)
- 企业(46414)
- 方法(35539)
- 数学(29677)
- 数学方法(29323)
- 融(26578)
- 金融(26576)
- 中国(26395)
- 银(24500)
- 银行(24466)
- 行(23632)
- 财(20620)
- 农(20518)
- 业经(18891)
- 地方(17676)
- 制(16773)
- 学(15933)
- 理论(15377)
- 务(14056)
- 财务(13973)
- 财务管理(13951)
- 农业(13720)
- 和(13667)
- 企业财务(13341)
- 贸(12938)
- 贸易(12926)
- 机构
- 大学(274162)
- 学院(271115)
- 管理(109920)
- 济(105704)
- 经济(103237)
- 理学(95496)
- 理学院(94451)
- 管理学(92812)
- 管理学院(92320)
- 研究(88998)
- 中国(70915)
- 京(58164)
- 科学(54466)
- 财(49445)
- 所(43644)
- 中心(42136)
- 农(40457)
- 财经(39995)
- 研究所(39843)
- 业大(39233)
- 江(37774)
- 北京(37136)
- 范(36908)
- 师范(36611)
- 经(36319)
- 院(32143)
- 州(31999)
- 经济学(31557)
- 农业(31496)
- 财经大学(30001)
- 基金
- 项目(188399)
- 科学(147906)
- 研究(140558)
- 基金(136169)
- 家(117038)
- 国家(115987)
- 科学基金(100162)
- 社会(88666)
- 社会科(83256)
- 社会科学(83228)
- 省(73574)
- 基金项目(72889)
- 教育(64321)
- 自然(64310)
- 自然科(62798)
- 自然科学(62786)
- 划(61715)
- 自然科学基金(61633)
- 编号(58311)
- 资助(55944)
- 成果(47832)
- 重点(41656)
- 部(41479)
- 发(39836)
- 课题(39683)
- 创(39214)
- 项目编号(36624)
- 创新(36456)
- 教育部(35947)
- 科研(35867)
- 期刊
- 济(112871)
- 经济(112871)
- 研究(82189)
- 中国(51087)
- 学报(40957)
- 管理(39084)
- 科学(37945)
- 农(37282)
- 财(36342)
- 融(36119)
- 金融(36119)
- 教育(32879)
- 大学(31595)
- 学学(29366)
- 农业(25697)
- 技术(22474)
- 财经(18964)
- 业经(18066)
- 经济研究(17466)
- 经(15998)
- 图书(15558)
- 理论(14912)
- 问题(14294)
- 实践(13862)
- 践(13862)
- 科技(13027)
- 业(12481)
- 现代(12257)
- 技术经济(12252)
- 版(11673)
共检索到396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春玲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智障人士安置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现状,介绍了与智障人士融合安置有关的法规政策,呈现了智障人士安置由隔离逐渐走向融合的过程。同时,分别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置为线索,阐述了智障人士安置的基本模式,并着重介绍了支持性就业的发展及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美国 智障人士 融合安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和平 马红英 马珍珍
对以瑞典为代表对北欧各国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介绍了由机构安置向社会安置的转变过程,详细阐述了北欧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法律政策,并从生活安置和就业安置两方面说明了现行社会融合模式。
关键词:
北欧 智障人士 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曹子平
为推进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上海市于2005年实施智障人士的“阳光行动”。文章对“阳光行动”的背景、宗旨、实施过程、工作模式以及初步成效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就“阳光之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智障人士 阳光行动 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方俊明 汤凌燕
本文系统介绍了台湾地区智障人士安置的基本概况、法规政策、生活安置模式、就业安置模式等四方面的情况。希望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和方法,对大陆成年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
台湾 智障人士 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海萍
残疾观正在发生从医疗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模式的残疾观强调残疾问题是人权问题,也是社会和发展问题,主张以权利和支持作为处理残疾问题的方法。这一模式对智力障碍的认识更加客观,对智障人士的态度更为积极,关注权利、接纳、潜能和融合,可以作为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理论选择。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推进策略包括以宣传与沟通消除不健康的社会态度,以权利为本作为立法依据,以社会支持增强智障人士融入社会的能力等。
关键词:
智障人士 社会模式的残疾观 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洪亮
文章对特奥运动宗旨及其所设项目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特奥运动在促进智障人士身心健康的同时,还发挥着促进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社会性功能;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社会进步和人文关怀。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特奥运动 智障人士 社会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云芳 颜家睦 黄妍
实践经验表明,支持性就业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家庭、支持就业机构、职业指导师和社会工作者的合作,并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文章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对支持性就业智障人士需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智障人士需求特点,再根据智障人士身心特征和需求特点开展社会工作介入,解决智障人士不同心理、行为、社会交往问题,进一步探索有效策略,以取得智障人士支持性就业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支持性就业 智障人士 社会工作 介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红英
研究采用自编“智障人士社会接纳度调查问卷”,调查了上海市4个区2270名社区居民,旨在了解社区居民对智障人士的认识和行为倾向的接纳度。结果表明:在认识上,社区居民对智障人士具有较高的接纳度;在行为倾向上,社区居民社会行为倾向的接纳度高于个体行为倾向的接纳度。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与智障人士的接触频率等都会影响他们对智障人士的接纳。最后,作者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助残志愿服务、丰富社区活动等措施促进社区居民对智障人士的接纳。
关键词:
智障人士 社区居民 接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莲俊
通过对上海市124名阳光之家工作人员,27名成年智障人士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目前上海市阳光之家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状况,结果发现:成年智障人士存在较强烈的性教育需求;家长和工作人员对性教育在认识上持肯定态度,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所回避;目前机构中,教学材料缺乏、工作人员教学能力不足是性教育教学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社区安置机构中开展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教学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成年智障人士 性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廷慧
成年智障人士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充分认识对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工作意义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背景,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概念、工作思路、基本工作方法及主要服务模式。展望了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发展趋势与实施可能性分析并提出建议做出试点工作,总结以往经验,进一步推动关注理解,支持成年智障人士康复训练服务工作等。
关键词:
成年智障人士 康复训练服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姚洁 郭文富
本文基于实践,总结了成年智障康复训练指导中心在促进成年智障人士社区康复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文章指出,在成年智障人士社区康复中,要加强多方合作,采用多种形式,并要加强对社区训练员和家长的康复指导。
关键词:
成年智障 社区康复 实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凡林 王霄 张晓昕
目的:调查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进入阳光之家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采用Cummins(1997)编制的《生活质量综合量表—智力/认知障碍第5版》(ComQol-I5量表),结合访谈,从物质、健康、成就、人际关系、安全感、社区参与、情感等方面对阳光之家的40名全日制智障人士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然后将此样本的结果与澳大利亚居家生活的成年智障人士样本(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阳光之家智障人士在ComQol-I5的七个方面的客观评价和满意度评价得分均高于理论均分;除了社区参与以外,其它六个方面的重要性和"重要性满意度"加权评价得分高于理论均分;除了社区参与,阳光之家的成年智障人士在生活质量的许多方面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凡林
理解家庭需求有助于促进成年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研究采用自编的智障人士家庭调查表,调查了上海市1412个成年智障人士家庭需求。结果发现:(1)成年智障人士大多赋闲在家,只有少数接受过职业训练和康复训练。(2)智障人士的现状与家庭的期望不一致,而许多家长将现状归因于家庭努力不够和智障者能力的限制。(3)有半数家长认为子女不能工作,但事实上他们还是可能从事许多工作。(4)影响社会融合的因素是智障人士自身能力的限制和社会接纳不力,家庭为此作了很多努力,也表示需要政府更多的帮助。(5)智障人士可以从事多种运动,包括特奥运动。
关键词:
成年智障人士 家庭需求 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邓大松 胡宏伟
农民市民化是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和市民化现实表现为"流动、定居、融合"的社会过程。但中国当前却出现了进城农民"流动但不定居、定居但不融合"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进城农民"内在市民化"滞后于"外在市民化"。"内在市民化"现实表现为自我角色的定位与认同,文章通过对自我角色认同这一表征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造成进城农民"内在市民化"滞后的原因在于进城农民文化水平、年龄、婚姻等因素的差异,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无法稳定获得与市民平等、无差异的包括基本社会保障权在内的基本公民权利,存在"权利剥夺"。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进城农民社会保障权利获得等建议,以期加快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流动 剥夺 融合 市民化 保障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