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6)
2023(15500)
2022(12814)
2021(11812)
2020(9721)
2019(21950)
2018(21640)
2017(41026)
2016(22234)
2015(24986)
2014(25000)
2013(24938)
2012(23554)
2011(21571)
2010(22056)
2009(20888)
2008(21170)
2007(19187)
2006(17386)
2005(16428)
作者
(64776)
(53964)
(53903)
(50981)
(34763)
(25580)
(24342)
(20842)
(20710)
(19422)
(18806)
(18183)
(17742)
(17635)
(17161)
(16374)
(16075)
(15732)
(15585)
(15377)
(13855)
(13338)
(13019)
(12464)
(12257)
(12164)
(12076)
(12005)
(10811)
(10740)
学科
(104227)
经济(104067)
(87631)
管理(79119)
(77691)
企业(77691)
方法(37477)
(32116)
业经(32111)
(32081)
中国(31743)
数学(28641)
数学方法(28415)
(25389)
地方(23136)
农业(22374)
(21589)
财务(21559)
财务管理(21523)
企业财务(20412)
(19911)
贸易(19892)
技术(19583)
(19347)
(18448)
银行(18424)
(18408)
(18086)
(17968)
金融(17965)
机构
学院(331000)
大学(330002)
(147230)
经济(144531)
管理(125725)
研究(119623)
理学(105982)
理学院(104766)
管理学(103493)
管理学院(102837)
中国(95654)
(72002)
(71680)
科学(67198)
(60890)
财经(55317)
研究所(54282)
(54079)
中心(52615)
(52386)
(50120)
北京(46488)
经济学(45621)
(43695)
师范(43325)
业大(43181)
(42728)
农业(41966)
(41012)
经济学院(40941)
基金
项目(205351)
科学(164331)
研究(155543)
基金(150914)
(130036)
国家(128841)
科学基金(110951)
社会(102497)
社会科(97194)
社会科学(97172)
基金项目(78424)
(78364)
教育(70366)
自然(67764)
自然科(66190)
自然科学(66169)
(66012)
自然科学基金(65082)
编号(61510)
资助(61112)
成果(52049)
(49040)
(47292)
重点(46623)
(45347)
课题(43721)
(43302)
国家社会(43265)
创新(41678)
(41651)
期刊
(178184)
经济(178184)
研究(109799)
中国(74280)
(58393)
管理(53680)
(52709)
科学(46377)
学报(45266)
(37950)
金融(37950)
教育(36981)
大学(35983)
农业(35821)
学学(33557)
业经(29187)
技术(28979)
财经(28753)
经济研究(28054)
(24911)
问题(23104)
(21021)
(20387)
世界(19645)
国际(19015)
技术经济(18161)
现代(16409)
商业(14978)
经济管理(14949)
(14613)
共检索到533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剑勇  杨丙见  
本文通过引述Krugman的中心 -外围区域模型 ,详细分析了美国早期制造业中心从位于东北部、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条件、过程。本文发现 ,美国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是与该地区人口数量特别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内部运输系统效率提高、暂时维持与制造业发达地区运输成本分不开的。联系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总体上是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 ,缩小地区差距的前提条件是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和地区内部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江绥  董书礼  
本文首先论述了美国和欧盟近期关于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措施与规划,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它们发展制造业的四点主要的经验,其核心经验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基于知识的先进制造业。最后,在美国和欧盟的经验的启发下,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战略定位、政府作用、人力资源等方面对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蕾  
在美国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10年高速发展中,制造业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带动传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高能耗、高物耗转向低能耗、低物耗,产生现代型的制造业和服务制造业。美国借助经济全球化向全球市场扩张、传统制造业的强强联合,重新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导。这些经验对于面对工业化和“新经济”双重挑战的上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缠生  牛叔文  成升魁  
19世纪中期,为发展经济、壮大国防,新生的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令鼓励向西部移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修建铁路,开发森林、矿产及土地资源,大大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至20世纪初,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经济与军事强国。然而,对西部资源掠夺式的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土著文化传统,土地投机和完全的市场导向引起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国西部开发的过程,比较了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异同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几点启示:①重视环境教育,调整思想认识;②加强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③制订优惠政策,规范开发行为;④发挥市场导向,...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前  余镜怀  
中国西部幅员辽阔,经济开发潜力巨大。关于怎样开发西部已经被学界广泛地讨论着。50年前,日本北海道的开发已经开始了,如今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尽管中国西部大开发与日本北海道建设有着巨大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二者进行相关方面的比较研究,以寻求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得出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有益的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文忠  
本文在评述和总结日本国土开发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在西部大开发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一是要制定明确的开发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开发方式 ,并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开发计划的实施 ;二是有效发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对西部开发的作用 ;三是加大力度促进西部中小城市的发展 ;四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处理好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佳  
欧盟区域政策是欧盟经济社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欧盟一体化目标、提升欧盟整体竞争力的保证。欧盟的区域政策在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和社会矛盾等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它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有着有益的启示 :划分西部“问题经济区” ,建立可供区域政策利用的区域划分框架 ;处理好国家区域政策与地方的关系 ;建立完善的区域政策制度体系和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政策工具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沿  
中国西部可耕地少,水资源严重匮乏,气候干燥,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西部大开发首先意味着该地区的农业开发,而农业开发的关键是农业科技创新。在当今世界,与中国西部自然条件最为相似的当属以色列。同样是农业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国家,以色列却创造了农业奇迹。以色列依托高科技实现"开源"与"节流"并举,推广"扬长避短"的生态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这些成功的实践给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有益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计划,敏捷制造、智能制造成为其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政策支持上,美国以创新政策引领,推动官产学研合作,助力大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依托其"软实力"自上而下重新塑造制造业发展动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楠  杨院  
为重振制造业,美国社区学院基于其办学定位和时代使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社区学院等在经费资助、新型校企合作教育等方面纷纷出台举措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可以"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保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经费的充裕""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三个维度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项弘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发达国家重塑本国制造业的战略步伐加快。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风靡一时,至今热度不减;美国的"先进制造业"战略、英国的"高价值制造业"战略以及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也吸引了不少眼球。这一轮制造业重塑运动被寄与厚望,也许未来会证明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端。目前,各国的制造业战略各有侧重,但制造业与IT的融合却被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诚  
美国西部开发对中国的启示易诚以农业立国的美国能迅速变成世界上第一流的工业强国,究其根源,西部开发的巨大影响决不容忽视。以“是否促进了生产发展,对地区和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这一标准来衡量,美国的西部开发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它不但对美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阳晓伟  闭明雄  
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以及国际知名品牌占有率低,加上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使得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打破制造业发展困局的必经之路。而德国凭借高效率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以及借助工业4.0强化政产学研之间的分工协作,建立了强大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章的研究表明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参与工业4.0,完善高校教育体系和促进政产学研分工协作,以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石生  
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生态农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平衡发展为立足点,是日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提高政府补贴、加强技术研发等措施,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中国西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而日本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