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6)
- 2023(8654)
- 2022(7297)
- 2021(6982)
- 2020(5947)
- 2019(13365)
- 2018(13583)
- 2017(27034)
- 2016(15005)
- 2015(16798)
- 2014(16890)
- 2013(17000)
- 2012(15950)
- 2011(14739)
- 2010(15182)
- 2009(14774)
- 2008(14569)
- 2007(13297)
- 2006(12225)
- 2005(11290)
- 学科
- 济(60539)
- 经济(60434)
- 业(49697)
- 农(46164)
- 管理(40321)
- 农业(30408)
- 企(27891)
- 企业(27891)
- 方法(20941)
- 制(19913)
- 中国(18737)
- 数学(18650)
- 业经(18544)
- 数学方法(18482)
- 财(16579)
- 体(13798)
- 银(12668)
- 银行(12653)
- 贸(12326)
- 贸易(12319)
- 行(12212)
- 易(12138)
- 发(10947)
- 融(10931)
- 金融(10929)
- 体制(10456)
- 地方(10359)
- 学(10264)
- 农业经济(10226)
- 策(10057)
- 机构
- 学院(219883)
- 大学(219206)
- 济(97180)
- 经济(95219)
- 管理(82901)
- 研究(77729)
- 理学(70467)
- 理学院(69744)
- 管理学(68869)
- 管理学院(68460)
- 中国(62538)
- 农(53397)
- 财(47608)
- 京(46520)
- 科学(43347)
- 农业(40634)
- 所(39923)
- 财经(36212)
- 业大(36120)
- 中心(35748)
- 研究所(35362)
- 江(34458)
- 经(32693)
- 北京(29629)
- 经济学(29154)
- 范(29109)
- 师范(28912)
- 院(26913)
- 州(26704)
- 经济学院(26319)
- 基金
- 项目(135787)
- 科学(106894)
- 研究(105263)
- 基金(98275)
- 家(84504)
- 国家(83680)
- 科学基金(70378)
- 社会(67876)
- 社会科(63906)
- 社会科学(63890)
- 省(52559)
- 基金项目(52212)
- 教育(47014)
- 编号(44695)
- 划(43919)
- 自然(42009)
- 自然科(40886)
- 自然科学(40878)
- 自然科学基金(40160)
- 资助(38899)
- 成果(37640)
- 制(32259)
- 部(32237)
- 农(30602)
- 发(30543)
- 重点(30264)
- 课题(30211)
- 性(28191)
- 国家社会(28003)
- 创(27921)
- 期刊
- 济(118611)
- 经济(118611)
- 研究(70822)
- 农(57815)
- 中国(48783)
- 农业(38869)
- 财(34776)
- 学报(31133)
- 科学(30553)
- 融(28545)
- 金融(28545)
- 管理(27942)
- 大学(25463)
- 业经(24397)
- 学学(23881)
- 教育(23342)
- 业(18326)
- 财经(17818)
- 问题(17527)
- 技术(17119)
- 经济研究(16109)
- 经(15215)
- 农村(14759)
- 村(14759)
- 农业经济(14289)
- 世界(13727)
- 贸(12249)
- 经济问题(11929)
- 版(11703)
- 现代(11366)
共检索到349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熊红芳 邓小红
农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的进程。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地的流转就存在了,政府也在一步步推出促进流转的政策措施,尽管近几年农地流转发展态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永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经历了从有限放开所有权流转,到有限放开使用权流转,再到全面放开农地流转市场三个阶段;由强调"点"的流转向"面"的集中转变,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可分割性向淡化所有权、重视使用权的方向转变,受让主体由专业农户向多元主体转变;但是,始终强调农地不得用于非农产业,始终在法制的轨道上实施变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蔡保忠 曾福生
家庭承包经营制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这种经营体制不具有规模化的特征,分散的农地经营制度使得当前中国的农业生产依然落后。农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大规模集中生产经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地流转制度在中国实行较晚,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本文借鉴日本、韩国、越南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农地流转制度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以期为完善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亚洲国家 农地流转 制度比较 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强 高桥五郎
为了应对农业发展危机,日本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将在介绍日本农业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与分析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并结合我国农地政策的相关思考,针对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推动农地改革、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监管、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实施农地主体功能区划分,建立农地信息数据库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日本 农地制度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熙保 苏桂榕
农地流转是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经过了两个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为第一个阶段,其特点是从不准许流转到准许流转,从无偿流转到有偿流转,从单一形式流转到多种形式流转;90年代至今为第二个阶段,其特征是从准许流转到鼓励流转,从私下流转到市场流转。我国农地流转主要是指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承包权转让则受到严格限制。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接近尾声和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到来,农地承包权转让已经箭在弦上。本文提出集体成员动态化的思路,该思路应称为在坚持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基础上破解承包权转让难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术环
当前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地方土地流转处于自发、分散和无序状态,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规范;有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进土地流转,损害了农民承包经营权和农民利益;地方对土地流转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随意性很强,等等。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没有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封闭性没有解决;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稳定性无以化解;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匮乏,流转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坚持原则、因地制宜、“农地农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等来解决和完善。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流转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甫韬 朱海就
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有效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以及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农地所有权主体事实上的缺位 ,农地的流转缺乏规范等原因 ,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难以展开。本文探讨以业主所有制为基础建立双重产权制度 ,培育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流转 农村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丽艳 乔家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地有效流转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地流转效率较低的事实,从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并对农地流转制度效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然后在阐述了制度与制度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短板"理论,用于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制度效率,并对促进农地有效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制度效率 制度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延廷 刘轶
日本的农地规模化制度主要包括放松土地占有限制、解除农地租赁限制、允许公司法人进入农业、实行土地流转激励政策、培养安定高效的农业经营体等。这些制度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如户均土地面积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增加、土地流转机制良好、规模化经营体增加等。但也有不达预期之处,如设定的农户经营土地规模没有达到、农户兼业化严重、农民老龄化突出等。鉴于此,我国应借鉴日本农地规模化经验,采取促进农地流转、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措施。
关键词:
日本 农地流转 规模化 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笑寒
21世纪初期的美国农地金融制度是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和调整政策之一,它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式的组织机构体系,拥有以股金和债券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农户贷款的操作方式详细而规范。本文即通过总结美国早期农地金融制度的成功经验,得出了我国未来农地金融制度构建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农地金融制度 组织机构 资金来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迎春 文贯中
美国的农地征收制度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积累的法治经验是人类优秀文明共同的成果,对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行新一轮的农地征收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美国的土地制度、农地征收的宪法准则、农地管制性征收和补偿机制的研究,以发现我国农地征收制度上的不足,并借鉴美国成熟的市场机制和法制框架下的农地征收经验,对中国当前农地征收制度的改革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越南在保持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制定了农地终身使用并可继承的政策,开启了农地流转市场化的体制先河,并有效促进了庄园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越南基本完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制度框架,并在法律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与匹配,以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越南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说明,土地所有权性质不会成为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制度障碍。中国在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法律的匹配性,并立足南北农村土地特质差异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国情,兼顾制度推广的普适性和特殊性要求,鼓励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速韬 朱斌 李体欣
美国土地广袤,大型农场、专业化的农业生产高度发达,但农场以家庭为主。日本人多地少,在上世纪和中国几乎同时完成了土改,传统的封建"佃耕农"变成了自耕农,以农户家庭为主的精细化农业比较发达。美日两国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生产,对我国当前的城镇化下的农地制度及农业金融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农地金融制度 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迎珍
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农地流转的前提,而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并运用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合理地价的理论依据。把土地作为一种金融性资产、建立股份合作制是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的两种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
绝对地租 农地流转制度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