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0)
- 2023(10584)
- 2022(8116)
- 2021(7127)
- 2020(5484)
- 2019(12142)
- 2018(11633)
- 2017(22392)
- 2016(12242)
- 2015(13193)
- 2014(12892)
- 2013(12571)
- 2012(11653)
- 2011(10724)
- 2010(10595)
- 2009(9809)
- 2008(9587)
- 2007(8311)
- 2006(7425)
- 2005(6576)
- 学科
- 济(48360)
- 经济(48306)
- 管理(36278)
- 业(34710)
- 企(27073)
- 企业(27073)
- 方法(19468)
- 数学(17786)
- 数学方法(17574)
- 农(14968)
- 业经(14791)
- 财(13473)
- 中国(13021)
- 贸(12984)
- 贸易(12980)
- 易(12731)
- 产业(10774)
- 农业(9948)
- 信息(9414)
- 制(9094)
- 银(9033)
- 银行(9000)
- 策(8984)
- 总论(8931)
- 信息产业(8899)
- 学(8659)
- 行(8599)
- 融(8326)
- 金融(8326)
- 务(7877)
- 机构
- 大学(176454)
- 学院(175868)
- 济(75121)
- 经济(73688)
- 管理(67925)
- 研究(62586)
- 理学(58879)
- 理学院(58261)
- 管理学(57355)
- 管理学院(57036)
- 中国(48220)
- 科学(38275)
- 京(36537)
- 财(34680)
- 农(34677)
- 所(31976)
- 业大(29511)
- 研究所(29242)
- 中心(28746)
- 农业(27600)
- 财经(27303)
- 江(25932)
- 经(24969)
- 经济学(23223)
- 北京(23031)
- 院(23027)
- 范(22280)
- 师范(21972)
- 经济学院(21202)
- 州(20526)
- 基金
- 项目(122166)
- 科学(96102)
- 基金(89912)
- 研究(85570)
- 家(80812)
- 国家(80143)
- 科学基金(67660)
- 社会(56102)
- 社会科(53458)
- 社会科学(53445)
- 基金项目(46608)
- 省(46530)
- 自然(44113)
- 自然科(43133)
- 自然科学(43118)
- 自然科学基金(42399)
- 划(40416)
- 教育(38187)
- 资助(36027)
- 编号(33411)
- 重点(27422)
- 成果(26779)
- 部(26426)
- 发(26235)
- 创(25814)
- 创新(24131)
- 国家社会(24019)
- 科研(23840)
- 课题(23080)
- 计划(23016)
共检索到260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顾聪 吕本富 刘颖
2020年3月美联储启动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加密货币市场开启了一波疯狂的泡沫行情。定量研究表明,8种主要加密货币中的6种在量化宽松政策启动后的两个月内产生了显著的超额收益。加密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交易工具,其紧随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超额收益,反映出美联储激进货币政策影响到了美元以及目前以美元为主的国际支付体系的认可程度。同年,各国央行推进数字货币的进程明显加快,如我国于2020年4月开始数字人民币的试点。美联储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以及随之而来的加密货币泡沫,给数字人民币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一方面,加密货币的火热让公众看到了借助数字技术可以让支付变得更加快捷高效,是向公众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好时机;另一方面,美元激进的货币政策影响了其在国际投资者心中的地位,是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的好时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贸易发展迅猛,但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进程相对缓慢。目前的国际支付体系以西方国家为主导,存在着效率低、收费高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通过发展数字人民币,构建新一代的数字化跨境支付体系,不仅可以保障经济贸易的平稳发展,还能显著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应当抓住这次美联储过于激进货币政策带来的机会,坚定发展数字人民币并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建设新一代的数字化支付体系实现弯道超车,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昊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风险剧增,由此,我国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下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元流动性的泛滥,我国连续上调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套汇、套利等投机交易下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加剧,增加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对此,本文提出了在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吴琼
本文分析了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新特点和演化趋势,并分析了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我们发现:近年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发达经济体间形成了多元化局面;由以往的"量化"逐步向"质化"转变;由以往的"救市与救政府并举"转变为"重点救市,兼顾救政府"。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变化必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影响,即: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压力增加,相对日元和欧元不确定性增加;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增强了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相关性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复杂程度;目前宏观因素仍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这种变化,中国应采取相应对策,以避免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冯小初
本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就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美国的通胀状况才是决定中美间汇率问题的最主要决定因素,量化宽松释放出的流动性所引致的通货膨胀将在长时期内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升值的势头,中国经济也将为此受到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人民币汇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涛 商文斌 陈鹏
以中国2005年7月—2013年10月的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干扰分析法对金融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实证分析。ARMAX检验的结果表明,单纯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金融危机本身并未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实质性影响与瞬时脉冲效应;而考虑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因素之后的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明显的贬值压力,金融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贬值压力。相对而言,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最大,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升值的压力,第三轮与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高玉伟 陶川
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伯南克的这一表态不仅通过预期作用于美国经济的增长路径,也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外溢性政策冲击的风险。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联储将如何选择QE退出的时点和路径,美联储退出QE的后续影响以及对我国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化解这一潜在的政策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斌
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共振。对此,本文在着重分析美、英、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从我国立场出发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俊领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一)量化宽松政策概述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国家采用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非传统的货币政策,当传统的货币政策失效时,中央银行可以使用QE政策工具,比如,从商业银行和其他私人机构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价格,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长期利率(伯南克,2009),防止通货紧缩。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陶士贵 姜智翔
本文采用2008年10月—2021年10月的月度数据,探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方面,考虑到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传导的方式,本文将汇率和贸易作为主要渠道,并加入金融渠道作为补充,分别代入VAR和SVAR模型中进行验证,以更全面地反映中美间的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的确会受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美联储逐步扩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中国物价有上涨的趋势。而当美联储采取加息等措施时,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但是这种压力并非是长期的,大约在5—6个月后逐渐减弱。同时,本文对疫情后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单独分析后发现,由于中国及时采取稳健措施,此轮的影响较之前而言并不明显。对此,我国应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监测;合理引导和管控国际资本流动;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测、监控和应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爱俭 武常命
面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冲击,中国应加强外汇流入流出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流入中国热钱冲击目标、渠道和方式的分析及评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原本是拉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水平,然而就是在这两方面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开始以每月400亿美元规模购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此举标志着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效果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闾海琪
近期,为应对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和价格水平走低,美联储开始不断释放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会通过多个渠道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扩大出口,但也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产生诸多负面冲击,其中美元贬值和其他主要货币升值正引发各国竞相贬值的汇率战甚至贸易保护加剧,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后果十分严重。其对我国的负面冲击尤其巨大,需要统筹考虑,妥善应对。
关键词:
美国 货币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