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5)
- 2023(9937)
- 2022(8949)
- 2021(8570)
- 2020(7207)
- 2019(16822)
- 2018(16924)
- 2017(32743)
- 2016(17795)
- 2015(20041)
- 2014(20152)
- 2013(19851)
- 2012(18067)
- 2011(16182)
- 2010(16057)
- 2009(14718)
- 2008(14167)
- 2007(11996)
- 2006(10644)
- 2005(9035)
- 学科
- 济(67055)
- 经济(66982)
- 管理(51078)
- 业(47511)
- 企(40222)
- 企业(40222)
- 方法(33097)
- 数学(27602)
- 数学方法(27273)
- 农(17284)
- 财(16566)
- 学(16541)
- 业经(15847)
- 中国(15765)
- 地方(13937)
- 理论(13104)
- 农业(11915)
- 和(11712)
- 务(11546)
- 财务(11484)
- 财务管理(11466)
- 贸(11271)
- 贸易(11267)
- 企业财务(10915)
- 易(10895)
- 环境(10855)
- 技术(10667)
- 制(10146)
- 教育(9345)
- 划(9344)
- 机构
- 大学(252586)
- 学院(249504)
- 管理(104575)
- 理学(90696)
- 济(90335)
- 理学院(89670)
- 管理学(88211)
- 经济(88175)
- 管理学院(87736)
- 研究(80514)
- 中国(57893)
- 京(54571)
- 科学(52466)
- 财(40865)
- 所(39832)
- 业大(38030)
- 农(37876)
- 中心(36660)
- 研究所(36654)
- 范(36138)
- 师范(35849)
- 北京(34764)
- 江(34705)
- 财经(33594)
- 经(30489)
- 农业(29779)
- 院(29411)
- 师范大学(29370)
- 州(29311)
- 商学(26117)
- 基金
- 项目(175885)
- 科学(137811)
- 研究(129098)
- 基金(127233)
- 家(110534)
- 国家(109616)
- 科学基金(94332)
- 社会(79004)
- 社会科(74725)
- 社会科学(74704)
- 基金项目(69191)
- 省(68266)
- 自然(62881)
- 自然科(61355)
- 自然科学(61343)
- 自然科学基金(60246)
- 教育(58759)
- 划(57815)
- 编号(54118)
- 资助(52274)
- 成果(43764)
- 重点(38447)
- 部(38059)
- 发(36853)
- 创(36063)
- 课题(35952)
- 项目编号(33793)
- 科研(33586)
- 创新(33506)
- 大学(32839)
共检索到351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林涛
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旅游地游客信息中心提供的各类免费信息 ,根据出版者和版权属性将他们区分为官方与非官方信息 ,根据内容将他们区分为地图信息和图文信息。作者深入分析了这些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阐述了这些旅游信息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美国 旅游地 游客信息中心 免费信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涛
作者在实地走访上海市20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对这些咨询中心的运营情况进行了分析,着重指出了咨询中心存在的问题,对中心提供的免费信息进行了分类处理和详细讨论。研究表明,咨询中心的设置、运营以及免费信息的提供多出自政府单方面的意愿,没有充分依据游客的行为方式(包括空间行为、信息阅读方式和信息搜索习惯等),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
旅游咨询 游客中心 免费信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文首文 魏东平
为有计划性、引导性的倡导使用者付费的理念,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全国12个省12个旅游景区的中国游客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分析游客对教育服务项目的支付意愿。基于2 800份有效问卷数据,获得了受访者支付意愿的分布形态和规律,构建了游客支付意愿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模型。结果显示:49.40%的游客愿意支付教育服务费用,平均支付额度为28.6元;游客的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业、收入与其教育服务支付意愿之间存在显著性关系,旅游地游客教育水平也直接影响游客的支付意愿,而性别与其支付意愿没有显著的差异。同时,游客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对支付方式的影响较大,64.1%的游客想通过门票支付,27.5%的游客想通过小费支付。
关键词:
游客教育 支付意愿 条件价值评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华成钢 白长虹
旅游业是生产愉悦和幸福体验的产业,信息技术放大了这种"人本关怀"的效果,但它的效用绝非单向度的,在旅游活动中也有负面的表现。首先,信息技术加剧了传统体验的分极化表现,如旅游者在互动与独处、趋同与个性、普惠与特质等具有相对效果的体验价值诉求上,信息技术都起到了辅助塑造和加强个性化的作用。其次,技术引导着旅游群体在既定的场所汇聚,体验信息以特定的方式交换,这种互动形式完全围绕信息组成,形成了集中化与边缘化并存的现象,进而引发了旅游空间和网络空间相互间难以区分的渗入或侵入的动态矛盾。虽然有学者提出,创新和开发新型旅游体验,需要探索信息技术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效果的最大化。然而,在信息技术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大潮中,我们应秉持旅游学科的人本责任,冷静地反思技术的"反面"作用,关注技术未能惠及的个体诉求,构建旅游业的信息技术责任,这是信息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代课题。本文采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结合科技伦理与责任方面的思考,讨论了旅游信息技术应该如何精细化地关照不同的需求、为旅游者提供个人化的优质体验,以及旅游信息技术开发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从而呼吁旅游学者关注信息社会中旅游者的新型体验、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心理边界 旅游体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永波 李同升
基于对西安市民的问卷调查,本文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角度入手,分析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物和乡村旅游地服务质量的评价,得出乡村旅游地开发的优选方案。样本抽样采用随机抽样中不放回抽样方法;问卷调查方法采用消费前问卷(pre-test)与消费后问卷(post-test)的方法;问卷设计采用了田野调查(fieldinvestigation)方法和景观评价中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研究发现:(1)游客对乡村旅游吸引物喜好评价有明显的"回归自然"情结;(2)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硬件设施服务能力评价较低。最后,总结得出如下优化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春林 石高俊
在讨论旅游信息与旅游决策、旅游消费关系的基础上,对游客关心的旅游信息进行分类,提出基于游客的旅游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和基于因特网的旅游信息系统方案,指出目前构建旅游信息系统有待研究和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
游客 旅游信息 旅游信息系统 网络方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旸 张捷 赵宁曦
游客的重游对成熟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重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旅游流与微观游客行为两个层面上研究重游现象。通过滞后变量回归,发现旅游流增长存在显著滞后影响效应;通过比较宜兴重游游客和首游游客的差异,发现他们在年龄、职业、旅游地花费、旅游地停留时间、出游动机和出游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文章比较了不同二值响应模型对重游意愿建模的效果,并使用Logit模型参数估计值进行解释,认为导游满意度、停留时间和入游交通方式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并推导出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重游
关键词:
重游 Logit模型 宜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阁芝 周国林 刘博
游客是旅游地环境保护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引导游客在旅游地实施环境责任行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从社会支持视角探讨驱动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旅游地情境要素,构建包括旅游地支持、自我效能、地方认同、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综合模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两项研究进行实证探索和检验。研究一明确了制度支持、工具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4个旅游地支持维度,形成旅游地支持的测量量表;研究二分析旅游地支持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旅游地支持既直接促进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也能通过自我效能、地方认同,经由个体认知和人地情感双重路径间接促进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在管理实践中,旅游地应注重社会支持系统构建,为游客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提供相应的制度、工具、信息支持,使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客感受到旅游地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关注、重视和价值认可,营造有利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硬环境”和“软氛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钢华 黄远水
本文以厦门这一典型的城市旅游地为例,在文献回顾、网络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纵向比较的视角,通过实地的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对城市旅游地游客的重游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将厦门城市旅游地游客的重游动机归纳为7项动机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基于动机的差异将重游游客划分为怀旧型、外界驱动型、猎奇补缺型和分享型4个类型。文章最后针对厦门城市旅游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重游动机 城市旅游地 纵向比较 厦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沈涵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旅游地和旅游产品的信息接受、感知、选择和决策这一过程中。本文构筑了一个游客对旅游地选择和购买决策的模型,并且分析了这个模型中对游客消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通过对这个模型的理解和重要因素的控制,旅游市场营销工作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游客的消费行为,制订出合理有效的营销计划
关键词:
旅游地选择 旅游者决策 旅游消费者行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忠军,唐晓云
文章以龙胜国内游客行为研究为例对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文案调研和问卷调研,重点分析了龙胜国内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需求与消费行为、游客的时空分布。在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同时,探讨了游客行为研究在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旅游行为 旅游产品 龙胜 民族旅游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璟 张春晖
积极情绪是自然旅游中最基础的心理健康效益,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还缺乏有深度的科学解释。文章将积极情绪视作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互动的系列积极心理反应的结果,基于亲生物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以感知环境美学质量为自变量,引入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为中介变量,探究游客积极情绪的产生机制。该研究依托陕西省翠华山景区的499份问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Bootstrap法进行了多重中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感知环境美学质量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受到了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的完全中介;(2)在感知环境美学质量和积极情绪之间,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发挥“简单+链式”的复杂中介作用;(3)研究所揭示的自然旅游地环境美学质量影响游客积极情绪的心理过程机制,与旅游审美体验的层次逻辑相契合。研究结论揭示了自然旅游地环境美学质量影响游客积极情绪的具体路径与机制,是从游客与自然旅游地环境互动的角度对积极情绪产生过程的新解释,为自然旅游心理健康效益产生机制的理论模型发展提供了实证基础;证明了亲生物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在解释“环境品质-健康效益”关系中的互补式协同作用,为支持两理论融合的观点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先文
忠诚游客的重游与口碑宣传是旅游地重要的价值资源和竞争优势,游客忠诚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游客忠诚形成的路径,为构筑游客忠诚战略提供帮助。文章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获取游客忠诚影响因子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安徽省休闲度假旅游地作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依恋在模型中拥有显著的核心影响力,游客的感知价值和满意体验通过地方依恋对游客忠诚产生影响,满意体验对游客忠诚具有直接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地实际,提出了构筑安徽省休闲度假旅游地游客忠诚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游客忠诚 地方依恋 休闲度假旅游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金伟 杨佳旭 郑春晖 王琛琛
黑色旅游已逐渐成为广义休闲旅游谱系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组成部分,但关于黑色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形象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以北川地震遗址区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色旅游地游客动机和目的地形象的结构特征及其内部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色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娱乐与自我发展"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公益与教育启迪"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而"见证与灾区探寻"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并显著负向影响整体形象。同时,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由此可知,"情感"是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内部演化的关键内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君轶 杨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旅游业重要的营销和电子交易工具,网络也成为游客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旅游网络营销和游客网络行为的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对游客实证调查,研究了国内游客的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特征与偏好,并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游客对旅游网站内容的关注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国内游客登录旅游网站的时间短、频率低;游客使用网络获取旅游信息在信息获取渠道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信息搜索时主要使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游客十分喜爱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表现形式。而对于网络信息的关注程度则是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依次为"行"、"吃"、"住"、"购"、"娱"和"游"。
关键词:
国内游客 旅游网络 信息搜索 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