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9)
- 2023(6722)
- 2022(5392)
- 2021(4971)
- 2020(4178)
- 2019(9049)
- 2018(8491)
- 2017(16313)
- 2016(8400)
- 2015(9318)
- 2014(8654)
- 2013(8593)
- 2012(7970)
- 2011(7164)
- 2010(7738)
- 2009(7651)
- 2008(6561)
- 2007(5821)
- 2006(5264)
- 2005(4904)
- 学科
- 济(29619)
- 经济(29581)
- 业(28571)
- 管理(26577)
- 融(25719)
- 金融(25719)
- 企(25439)
- 企业(25439)
- 银(22505)
- 银行(22487)
- 行(21930)
- 中国(16985)
- 技术(11553)
- 财(11013)
- 中国金融(10978)
- 制(10302)
- 方法(10199)
- 技术管理(8998)
- 地方(8820)
- 业经(8556)
- 数学(8510)
- 数学方法(8409)
- 农(7538)
- 务(7451)
- 财务(7437)
- 财务管理(7426)
- 企业财务(7169)
- 贸(6426)
- 贸易(6416)
- 理论(6295)
- 机构
- 大学(113100)
- 学院(111394)
- 济(50104)
- 经济(49086)
- 管理(41350)
- 研究(39599)
- 中国(37193)
- 理学(34676)
- 理学院(34278)
- 管理学(33873)
- 管理学院(33634)
- 财(25134)
- 京(23443)
- 中心(20216)
- 科学(20183)
- 财经(19415)
- 所(19040)
- 经(17616)
- 银(17415)
- 融(17227)
- 研究所(17016)
- 金融(16903)
- 经济学(16831)
- 银行(16809)
- 江(16790)
- 行(15759)
- 北京(15397)
- 经济学院(15228)
- 范(14860)
- 师范(14727)
- 基金
- 项目(70623)
- 科学(56264)
- 研究(55431)
- 基金(50796)
- 家(43272)
- 国家(42863)
- 科学基金(36857)
- 社会(36692)
- 社会科(35007)
- 社会科学(34999)
- 省(27825)
- 基金项目(25918)
- 教育(24789)
- 划(23081)
- 编号(21785)
- 自然(20901)
- 自然科(20496)
- 自然科学(20492)
- 资助(20180)
- 自然科学基金(20126)
- 成果(19004)
- 创(18649)
- 创新(17671)
- 发(16618)
- 重点(16211)
- 部(15716)
- 国家社会(15713)
- 课题(15710)
- 性(14894)
- 制(14610)
共检索到184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郑联盛
2008年9月以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AIG被国有化,高盛和摩根转型银行控股公司。美国金融市场跌宕起伏,次贷危机全面升级,演绎了全球金融历史的一次重大"金融海啸"。实际上,次贷危机已经演化为新一轮金融危机,格林斯潘甚至认为美国已经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是一次流动性危机,也是一场信用危机。大萧条是一次严重的银行危机和偿付危机,更是一次破坏性极大的经济危机。比较之下,两者都是系统性危机,但到目前新一轮金融危机尚未对实体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发展还存在重大变数,是否会演化为经济危机,现在还不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苗永旺
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破坏力和影响力都与美国1929~1933年的大萧条有着极其相似的特性。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政策,其效果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摆脱衰退的步伐。由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反危机政策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经验与教训,出于借鉴的目的,本文将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机构的救助及金融制度的改革等角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本文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机构的救助及金融制度的改革等角度对美国大萧条和新金融危机时期政府的救助方案进行了系统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两次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各种救助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简要评价。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谈儒勇 李猛
本文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与检讨中美两国政府在应对当前由次贷风暴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的得与失。历史是一面镜子,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大萧条与今日美国金融危机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以史为鉴,在百年一遇的危机面前,各国政府应携手并进,同舟共济,避免陷入更深的困境。当前的局势为中国充分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
大萧条 国际合作 金融监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亮亮 苗永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悄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重蹈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世界性贸易战的覆辙?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和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的国际贸易保护进行比较研究,作者认为由于在危机爆发后可供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国际贸易的约束规则、国际生产体系、国际协调机制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等方面与大萧条时期存在着不同,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国际贸易保护的趋势,但由此引发1929-1933年大萧条那样的世界性贸易战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国际经济界仍要防微杜渐,采取有利措施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贸易保护 大萧条 比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姜子叶
本文以世界经济史中两次最重大的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以主要经济体的宏观应对政策为视角,比较研究两次金融危机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效应的异同,进一步总结政策经验,旨在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大萧条 宏观政策 比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蔡琛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财税政策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在政策取向上具有较多的相同点,但在治理经验与理论支撑、减税政策运用、举债空间、支出投向以及传导机制等方面又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我国政府可以从加强政策稳定性、防范财政风险、提升高收入群体税收贡献、强化立法监督和动态监控等方面,完善推进中的积极财政政策。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大萧条 经济危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慧
大萧条与次贷危机都源自于金融体系最为发达的美国,并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在两次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都非均衡发展;危机的爆发,都是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痛苦纠偏;危机的扩散过程中,政府的救市举措及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危机持续的时间和后果。通过对危机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对金融危机演进历程的认识。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潜伏 爆发 扩散 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弗拉基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 王哲
与1929—1933年那场经济危机的数据相比,发端于2007年秋季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严重。在回顾了本次金融危机主要原因及其表现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当前的经济萧条根本不"严重",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情况也不必引起过多的忧虑。随着发达国家资金的注入,美国和西欧在随后几个月里恢复经济增长是可能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 比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寂沫
本文通过对美国20世纪以来主要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力图阐明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来自于市场经济自身所蕴含的一种矛盾,即由需求推动的市场内在扩张力与抑制这种扩张力的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美国的经济发展史说明,市场自身的调节力量不仅无助于化解这种矛盾,反而可能使之加剧。从大萧条到次贷危机,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也是最成熟的市场化国家,也仍然没有能力去避免危机的发生,这足以说明这种矛盾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和内在的,只要一个国家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其经济发展,那么他就始终不能摆脱这种矛盾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经济 大萧条 次贷危机 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兰日旭
:大萧条与次贷危机虽然在表象上都源起于美国的股市,并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社会各行各业,但两者的传导路径、爆发原因与应对措施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大萧条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完成工业化、出现产业结构同化的条件下,由以农业为核心的生存型向工业为核心的生产型经济结构转化之后,出现的一次产能过剩与全球市场容量萎缩之间的危机;而次贷危机则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一般制造业的国外转移,由生产型向以服务业为核心的财富型经济结构转化以来,出现的一次财富性收入与实体性收入之间不对称条件下引发的长期透支消费崩溃的危机。
关键词:
大萧条 次贷危机 财富型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克里斯·哈曼 王少国 苏东旭
文章对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详细介绍了各经济学派对当时危机的理论解释。通过比较1930年代大萧条和当前经济危机,文章发现这两次危机虽然存在巨大差异,但是都出现了利润率下降的现象。此次经济危机并不简单是由于金融系统内部缺乏监管造成的,反映的是整个系统的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而这会对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1930年代 大萧条 经济危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梅家周 靳卫萍
在货币经济中,信用货币的生产方式、价值实现方式与商品货币存在的本质差异,使得金融市场不可避免地主宰商品市场。货币信用化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企业难以避免负债高位运行的困局,从而使得信贷危机对经济萧条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信用货币在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中的宏观运行,试图找出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内在联系,并且为经济萧条转向复苏过程中货币经济的运行寻找稳定途径。
关键词:
信贷危机 货币信用化 经济萧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这场风波更可能的作用是延长美欧萧条(即复苏疲弱)的时间,但造成新的经济大幅度衰退的风险并不高从当地时间8月5日宣布降低美国国债信用评级,到8日下调数千笔与美国联邦政府相关的市政债券3A评级,全球金融市场对标准普尔降低美国债务信用评级作出了强烈的反应,以至于此举是否将引爆全球经济二次危机迅速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由于美国财政和债务状况恶化的长期趋势难以扭转,美国政治体制和国内社会意识的缺陷又使得上述问题更加积重难返,国际市场参与者对美国经济、政治的信心显著削弱,标准普尔降低美国信用评级是有道理的,此举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资中筠
金融泡沫和经济危机历史悠久,美国建国之前就有金融危机。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美国政府干预经济视实际需要而定,更多是实际问题而非理论问题。此次金融危机与历史上的危机有同有异,美国要在世界上维持一家独霸的局面有困难,但并不是说美国本身将从此衰落。此次危机给中国诸多启示,但不能以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掩盖中国经济本身的结构性问题,关键一点是一定要反腐败,而反腐败需要全社会的监督,否则一切设想和政策规划等都将会在实践中付诸东流。
关键词:
美国历史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