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0)
- 2023(6857)
- 2022(6125)
- 2021(5785)
- 2020(5015)
- 2019(11703)
- 2018(11811)
- 2017(22546)
- 2016(12611)
- 2015(14515)
- 2014(15052)
- 2013(14839)
- 2012(13989)
- 2011(12722)
- 2010(13145)
- 2009(12203)
- 2008(12379)
- 2007(11503)
- 2006(9742)
- 2005(8831)
- 学科
- 济(50342)
- 经济(50289)
- 管理(32999)
- 业(31367)
- 企(24735)
- 企业(24735)
- 方法(24207)
- 数学(21328)
- 数学方法(21113)
- 农(15223)
- 财(13576)
- 中国(12831)
- 学(11109)
- 贸(10876)
- 贸易(10872)
- 易(10543)
- 地方(10353)
- 业经(10302)
- 制(9956)
- 农业(9892)
- 理论(8747)
- 务(8561)
- 财务(8538)
- 财务管理(8501)
- 和(8147)
- 银(8046)
- 银行(8023)
- 企业财务(7913)
- 行(7567)
- 融(7467)
- 机构
- 学院(183864)
- 大学(183055)
- 济(71706)
- 经济(69918)
- 管理(66133)
- 研究(61498)
- 理学(55835)
- 理学院(55163)
- 管理学(54101)
- 管理学院(53749)
- 中国(46817)
- 京(39547)
- 科学(38669)
- 财(34006)
- 农(33147)
- 所(32688)
- 江(29934)
- 研究所(29382)
- 中心(29040)
- 业大(28025)
- 财经(26610)
- 农业(26241)
- 范(26078)
- 师范(25825)
- 北京(25376)
- 州(23967)
- 经(23845)
- 经济学(21944)
- 院(21784)
- 技术(21202)
- 基金
- 项目(113676)
- 科学(86699)
- 研究(85239)
- 基金(78232)
- 家(67593)
- 国家(66974)
- 科学基金(55708)
- 社会(50090)
- 社会科(47247)
- 社会科学(47229)
- 省(46010)
- 基金项目(41516)
- 教育(40921)
- 划(38642)
- 编号(37623)
- 自然(35518)
- 自然科(34587)
- 自然科学(34572)
- 自然科学基金(33931)
- 资助(32688)
- 成果(31428)
- 课题(26212)
- 重点(25929)
- 部(25050)
- 发(25018)
- 创(23225)
- 项目编号(22168)
- 性(21981)
- 科研(21958)
- 大学(21923)
共检索到278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梁云祥
美国大选,执政八年的共和党政府结束了其历史使命,民主党奥巴马新政府建立。根据其上台前后的言行来看,美国奥巴马新政权的基本政策主要在于重振经济、结束伊战以及坚持反恐。在外交政策上,美国新政权将改变其前任布什政府初期的单边主义武力政策,更多地采取多边或双边的协调与合作政策。在朝鲜核问题以及六方会谈机制方面,虽然美国和朝鲜同为当事国,以及中国在其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美国仍然握有相当的主动权。美国新政权的基本政策同样会延续布什政府后期利用六方会谈框架与朝鲜接触和谈判的政策,甚至会采取一些更积极的政策,因为奥巴马政权要解决其面临的内外难题,需要其盟国的协助,也需要中国等国家的协助,对朝鲜这样的国家也希望能够在国际压力下促使其和平地放弃核开发。当然,半岛无核化及防止核扩散仍然是美国的根本利益,要求朝鲜放弃核开发的目标不会有丝毫的改变,甚至从原则上来说美国新政权仍然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此外,美国新政权或者还仍然存在同中国和朝鲜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但是,除非发生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美国在朝核问题上使用武力的可能性极小,在意识形态上的某些不同也不会影响奥巴马政权务实灵活的现实主义政策。总之,美国新政权的基本政策有利于朝核问题的缓和,同样也有利于六方会谈持续发挥作用。虽然美国新政权有可能同朝鲜之间有更多的双边直接接触和谈判,但是不可能脱离六方会谈的框架,即或者两国的双边谈判在六方会谈框架范围内加以实现,或者彼此都需要六方会谈框架作为自己外交回旋的余地。作为美国新政权,虽然为了能够使朝核问题有所突破而有可能更加重视双边谈判,但考虑到同中俄的战略性关系以及同其盟国日韩的伙伴关系,也不可能弃六方会谈框架而不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国
缔造和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迁就和适应不同的目标及其轻重缓急次序的过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也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遵循法的规范、发挥高超的谈判技巧、提出创造性的方案、保持良好的谈判势头。六方会谈旨在调停美朝冲突、推动多边会谈、遵循协商原则来和平解决朝核危机。它法理上的作用和其政治上的作用一样,都是国际争端解决的关键,都是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六方会谈 调停 多边谈判 协商一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源华
朝鲜核试爆是美朝新一轮较量的产物。朝鲜核危机的发展仍取决于美朝关系能否发生变化。重开六方会谈是相关各方的共同愿望,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能很小。朝鲜将实际成为“拥核”国家,朝核危机长期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六方会谈并不因为朝鲜核试爆而减弱其历史作用,它依然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佳形式,也是各方为应对和消除朝鲜“拥核”而进行对话、沟通、协商的理想平台,并有可能进而成为实现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和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合理载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充,刘卫东
“六方会谈”是由中国政府发起为解决朝核问题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的政治行为,它是一个维护地区政治安全与稳定的多边协调机制,它不仅从发展走势上影响着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而且还影响着东北亚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在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区域化背景下,中国政府应把这一解决地区争端的多边协调机制作为与东北亚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基础,制定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
六方会谈 东北亚经济合作 多边协调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禹守根 汪伟民
朝核六方会谈对韩国的国家利益利害关系重大,韩国的应对策略也最为复杂和微妙。韩国既要顾及短期安全利益与长远民族利益之间的平衡,又要弥合国内政治力量之间的政策分歧,并竭力避免其对北政策与对美政策之间出现零和局面,同时还需兼顾联盟政策及其东北亚地缘战略之间的平衡,因此六方会谈事实上成为韩国实施多重平衡外交的一个重要契机。目前来看,这种复杂的平衡外交方针基本是成功的,然而其最终政策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蔡建
朝核危机的爆发使得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再次成为各国关注的课题。为了解决朝核危机,相关各国先后举行了六轮六方会谈。六方会谈取得了一些进展,也推动了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建设,但是作为一个问题机制而存在的六方会谈,不仅受限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还深深受限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即使最终能够成功地解决朝核问题,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还将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文吉
美朝核风波再起的实质是美国霸权与朝鲜生存权的又一次政治博弈,美朝核风波的实质看成是生存权与霸权的政治博弈。进而为此展开的六方会谈框架又成为一组多方政治博弈平台。在美朝核风波愈演愈烈、几近战争临界值之际,中国从维护地区安全出发,积极出面斡旋,经三方会谈而达成了六方会谈框架。六方会谈的达成意义重大,舒解了“战争临界”;彰显了“中国作用”;取得了可视化成果。不应否认,六方会谈框架存在某种不足,却仍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现实、最可行的方式。
关键词:
美朝核风波 六方会谈 补偿换弃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弛
随着2018年以来朝鲜半岛形势的转圜,构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正面临着有利的历史机遇。尽管关于和平机制的构建路径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但只有中国提倡的"双轨并进"才是实现朝鲜半岛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其接受度也在日渐增高。因此,半岛南北双方和周边大国应同时推动建立解决停和机制转换的四方会谈和解决核问题的六方会谈,通过两个会谈的"并进"来建设半岛和平机制。另外,为了保证两个会谈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在借鉴制度互动理论的基础上,努力促使两"轨"的同向而行、协同增效,从而妥善平衡各方的利益关切,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同时,构筑起维护地区和平的新制度安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毕颖达
韩国一直积极探寻建立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然而韩国认为,多边安全合作应在坚持韩美同盟基础上进行,这种认识暴露了韩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局限性。尽管如此,卢武铉政府却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未将对朝交流合作与核问题挂钩,使得六方会谈得以持续召开,并取得了一系列实际成果。而李明博政府立足同盟,坚持"以压促变"的基调,破坏了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原则,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无核化进程。之后的"战略忍耐"等于"放任"了朝鲜的核行动,使朝核问题再次经历了一个"失去的十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宝森
美国经济今后前景如何,在美国显然有不同看法。乔治·绍罗什今年1月21日在纽约说:目前美国的经济状态和80年代后期的日本完全相同,世界下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将在美国资产泡沫破灭后发生。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今年1月20日在国会作证时对美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表示乐观。但他同时对纽约股市近期的持续攀升表示担心。美联储副主席艾丽斯·里夫林则认为:“除非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贾庆国 唐永胜 倪峰 朱锋 谢韬 达巍 李巍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但又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角力和博弈的背后有四套相互重叠、互为因果的逻辑,即两国实力消长、意识形态差异、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国内政治影响。当前,美国以中国为战略竞争的重心、以长期竞争为主要基调的对华全面竞争战略已基本成型。中美战略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把国内建设与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实和更好,科技竞争将是两国战略竞争的关键“战役”。政治极化阻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破坏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一致性。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尚未形成共识,新的主张仍在激烈博弈,这使得美国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很难形成可持续的长期稳定。从短期看,2023年以来的中美官方和民间接触,使得双边关系的发展上限和冲突底线趋向清晰。展望2024年,美国大选等因素仍然会给中美关系制造新的不确定性,但中美关系总体稳定的局面不会出现根本变化。从中长期看,保持大国关系基本稳定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全球性安全挑战日趋增加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中美关系比过去传统的零和博弈更加具有开放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沛志
美国出口贸易及经济前景之探析南开大学国际经贸系刘沛志美国经济运行的宏观背景从总体看,仍处于近30年来的最佳组合状况之中。1.美国通胀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这一较低的范围内,说明美国宏观上对通胀的控制是比较成功的。这为经济的持续发创造了极好的前提条件。2...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鸣 刘华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及其前景探析张鸣刘华在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激励管理层实现企业目标方面,现代管理会计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所依持的是:六十年代前期的变动成本法(VariableCosting)和贡献报告(ContributionReporting),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自“9.11”广之后,美国经济面临综合性的危机凸起,归纳后主要表现在六大危机隐患: “9.11”事件的政治危机。“9.11”事件之后,伴随美国经济决策的不匹配与不恰当,其政治体制层面的矛盾表露愈加明显,而中期选举的临近,使得美国政治危机愈加凸起与尖锐。主要体现在国内外两个层面:从国内状况看,心理恐慌隐忧一直是干扰经济和制约金融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美玲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前景探析●顾美玲“民办高等教育”这一术语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国家投资和非国营企事业单位投资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通称。其办学主体呈现多样化,包括有公民个人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民主党派办学;社会组织、团体办学;非国营企事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