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2)
2023(12080)
2022(10300)
2021(9511)
2020(8060)
2019(18545)
2018(18117)
2017(35393)
2016(19901)
2015(22084)
2014(22130)
2013(21867)
2012(20447)
2011(18777)
2010(18945)
2009(17738)
2008(17950)
2007(16208)
2006(14174)
2005(12588)
作者
(60585)
(50922)
(50856)
(48280)
(32598)
(24503)
(23204)
(19896)
(19109)
(18282)
(17331)
(16781)
(16423)
(16131)
(16012)
(16009)
(15722)
(15079)
(14777)
(14777)
(12988)
(12587)
(12504)
(11767)
(11575)
(11385)
(11320)
(11228)
(10329)
(10285)
学科
(77765)
经济(77673)
管理(54859)
(53381)
(42086)
企业(42086)
方法(36706)
数学(32760)
数学方法(32383)
(23881)
(21512)
中国(19806)
(18404)
贸易(18401)
(17948)
(17936)
业经(16504)
农业(15487)
(15197)
地方(14791)
(13080)
银行(13019)
(12985)
财务(12958)
财务管理(12926)
(12486)
金融(12483)
(12326)
企业财务(12227)
(12059)
机构
大学(291679)
学院(289714)
(118912)
经济(116440)
管理(108149)
研究(102822)
理学(93452)
理学院(92352)
管理学(90611)
管理学院(90092)
中国(76613)
科学(65633)
(61056)
(59450)
(55104)
(54650)
研究所(50031)
业大(48361)
农业(47603)
中心(46826)
(44089)
财经(43754)
(39650)
(38430)
北京(38125)
师范(37933)
经济学(36733)
(36059)
(34687)
经济学院(33483)
基金
项目(193619)
科学(150694)
基金(140456)
研究(135210)
(125182)
国家(124130)
科学基金(103849)
社会(85056)
社会科(80622)
社会科学(80595)
(75769)
基金项目(74275)
自然(69203)
自然科(67618)
自然科学(67587)
自然科学基金(66422)
(65416)
教育(62332)
资助(57886)
编号(53954)
成果(44545)
重点(44236)
(43026)
(41912)
(40124)
科研(38049)
课题(37788)
计划(37785)
创新(37623)
教育部(35996)
期刊
(127183)
经济(127183)
研究(83096)
(53525)
学报(53142)
中国(52163)
科学(46113)
(41710)
大学(38552)
管理(36558)
学学(36557)
农业(35934)
(29954)
金融(29954)
教育(27978)
技术(22140)
经济研究(21315)
财经(21272)
业经(21071)
(19239)
(18195)
问题(17146)
(15636)
(15595)
技术经济(14081)
国际(14024)
商业(13641)
业大(13596)
理论(13532)
科技(13411)
共检索到423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段军山  李刚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在美国纵深发展并波及全世界,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货币当局的反应,美联储迅速采取全方位、创新式、深层次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援助,分别采用了TAF、TSLF、PDCF、AMLF、CPFF、MMIFF等新型政策工具,有针对性地增加市场流动性,借助未来的通货膨胀来转移美国的债务负担,在全球树立了统一行动和政策协调的典范。借鉴美国经验,未来中国要以新视角和创新工具来应对金融的不稳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若伊  
利率政策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是我国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理论认为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逆向影响股价,但自2004年以来,中国股市面临了历史上最大的牛熊市更迭,在这段期间内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股价的关系却与传统理论迥异,系统考察这一现象并分析其内在原因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机理的认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文理  梁楚亨  王曦  
本文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中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发现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债券收益率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熊市行情下对债券市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牛市行情下对债券市场不存在显著影响;而且中国债券市场在牛市区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1个月,在熊市区制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7个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晶晶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0年以来美国以宽松为主的货币政策,剖析了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国际贸易、资本流动、汇率、利率和流动性的传导渠道;分析了其对中国经济金融状况的影响,贸易顺差快速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压力加大、投机趋利性资金流入增加、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投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白金辉  
特朗普总统上任后,美国未来财政政策的取向再次成为政策讨论的焦点。本文讨论了美国财政政策转型背后的主要因素,以及财政政策转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自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20日宣誓就职以来,美国政府出现白宫与参众两院均由共和党控制的局面。在由共和党主导的政治背景与特朗普总统倾向自由化的经济理念下,美国未来财政政策的取向再次成为政策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学彬  
货币政策可信度的决定及其影响分析陈学彬货币政策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其调节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其政策措施的实施对公众的引导来实现的。因此,其政策效应如何直接取决于该政策的可信度如何。政策可信性(Credibility)是指中...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伯南克已于2006年2月1日接替格林斯潘担任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本文分析伯南克的货币政策主张特征,比较这些主张与格林斯潘和其任内联储货币政策主张、决策风格的异同,并据此预期伯南克货币政策主张及其对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陈飞  高铁梅  
本文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品价格指数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导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及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动特点。从而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革  
我国中央银行目前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现行的这些货币政策工具各有特点, 也各有长短。本文对它们的运用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 对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何建勇  
近年来,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着力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逐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本文基于银行业经营视角,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特点出发,阐述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六大传导机制,并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实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飞  赵昕东  高铁梅  
本文利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 )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模型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导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上下波动。同时利用方差分解技术 ,考察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及其贡献率的大小。从而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 ,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意珍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上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给人民银行履职带来了挑战,对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货币政策框架中重要的起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引入、创新及组合也就成为当局迫切需要探索的方面。本文通过回顾我国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历史沿革,深入比较分析其内在联系和不同之处,从而认识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并非彼此孤立,应充分利用每种工具优势形成组合,才能使货币政策最高效且富有弹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喆  时昱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经济体中央银行纷纷引入了一套新的政策干预措施,以应对此次危机和受之影响的经济环境的挑战。这些措施被统称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UMPT),承担着为经济提供进一步货币刺激和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问题两项任务。从某些方面看,这些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传统工具并无二致,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工具的使用范围和运用规模,这也成为区分政策是否常规的重要标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我们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分为四类,即超低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延伟  李少伟  曲平  吕慧珍  
为应对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自2013年初,央行陆续推出SLO、SLF、MLF、PSL等多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对冲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收缩、优化了资产负债表结构、提升了央行资产质量,应通过丰富资产负债表科目、完善抵押品管理框架、完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退出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旭  金成晓  
本文从融资约束和企业发展角度实证研究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效应,并重点考察了流动性溢出、定向信贷支持、政策信号作用等渠道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当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定向信贷支持渠道发挥作用,而流动性溢出及政策信号,渠道的作用相对较弱;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小微企业的作用仍存在支持方式较为被动、促进作用有待提升、调控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等局限,但相较于总量货币政策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建议,未来应围绕控风险、降成本、提效率、可持续等方面,拓宽正规融资渠道对中小微企业的覆盖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新型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常态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