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0)
- 2023(9645)
- 2022(8221)
- 2021(7835)
- 2020(6664)
- 2019(15430)
- 2018(15525)
- 2017(28323)
- 2016(16445)
- 2015(18934)
- 2014(18816)
- 2013(18120)
- 2012(17030)
- 2011(15559)
- 2010(16043)
- 2009(14865)
- 2008(14981)
- 2007(13978)
- 2006(12176)
- 2005(10785)
- 学科
- 济(59401)
- 经济(59246)
- 管理(43275)
- 业(40539)
- 企(34440)
- 企业(34440)
- 方法(28323)
- 数学(23150)
- 数学方法(22907)
- 中国(22422)
- 教育(21127)
- 农(17339)
- 财(16152)
- 学(15509)
- 技术(15258)
- 理论(15231)
- 业经(13797)
- 制(11563)
- 地方(11501)
- 和(11477)
- 农业(10783)
- 贸(10519)
- 贸易(10516)
- 易(10188)
- 技术管理(9835)
- 银(9072)
- 银行(9044)
- 行(8624)
- 融(8601)
- 金融(8597)
- 机构
- 大学(233651)
- 学院(226927)
- 济(87642)
- 经济(85531)
- 管理(81699)
- 研究(80798)
- 理学(69914)
- 理学院(69022)
- 管理学(67759)
- 管理学院(67283)
- 中国(54587)
- 京(50514)
- 科学(48062)
- 财(41637)
- 所(40874)
- 范(40266)
- 师范(40014)
- 研究所(37017)
- 江(36278)
- 中心(36127)
- 农(36076)
- 教育(35510)
- 北京(32809)
- 师范大学(32728)
- 财经(32496)
- 业大(31638)
- 经(29317)
- 州(28467)
- 院(28402)
- 农业(28323)
- 基金
- 项目(144251)
- 科学(114363)
- 研究(113374)
- 基金(100494)
- 家(86101)
- 国家(85221)
- 科学基金(71888)
- 社会(71222)
- 社会科(66112)
- 社会科学(66090)
- 教育(59112)
- 省(57964)
- 基金项目(52482)
- 划(50394)
- 编号(49141)
- 成果(43798)
- 自然(42987)
- 自然科(41996)
- 自然科学(41982)
- 自然科学基金(41250)
- 资助(39759)
- 课题(36273)
- 部(33803)
- 重点(33728)
- 创(32422)
- 发(32204)
- 创新(30187)
- 项目编号(29854)
- 年(29756)
- 教育部(29612)
共检索到350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露茜
满足社会需求是实现社会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教育政策的生产也是如此。只有产生了社会需求与政治需求,才有教育政策生产的充分性与必要性。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三大社会运动——黑人权利运动、人本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效能运动,为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的复兴及其教育议程的形成铺垫了必要的社会需求,形成了新保守主义的公共教育议程,即构建以"核心知识"与"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全国课程";实现公共学校中的权力制衡;恢复公共学校中的祈祷制度。这赋予美国公共教育全新的品性——"常识"领域的集权与"制度"领域的放权,对美国教育产生了自公共学校运动以来最为重要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昊远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类型的重要代表之一,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同类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有利于整合各项社会要素力量,带动城市建设中的相关事业发展,对社会意识形态能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意识形态的建设情况则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能够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制度解释服务,在群众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支持。由此,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其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秀华
价值秩序是社会健康发展的软实力。如何面对由于社会利益分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以及西方社会思潮影响而带来的社会价值秩序重塑的风险,是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大文化价值难题。本文试图论述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对新时代社会价值秩序重塑的功能,并由此出发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价值秩序重塑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凝聚中国人心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来源。
关键词:
社会意识形态 新时代 价值秩序 重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綦彦臣
1、在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许多经济学家观察到意识形态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只不过由于它难于计量,经济学家在设计与激励机制有关的模型时常常将它忽略不计。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经济学诸多流派中,除了比较经济学家如莫里斯·伯恩斯坦等以外,也很少有人关注这一问题。这似乎可从80年代以来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轨迹中找到佐证(茅于斌,汤敏,1989,p13)。 难以计量,并不意味着它对经济制度变迁没有影响。很明显,制度变迁中意识形态多元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覃胜勇
本文的目的是批判新保守主义是主导当代美国外交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流行观点;事实上,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影响甚微。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本文首先在美外交政策的背景下定义当代的新保守主义,然后探讨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发现美国的外交政策更多是由保守民族主义动机而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新保守主义所驱动。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由新保守主义主导不仅夸大了这个独特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且低估了自“9·11”以来决定美国外交政策的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新保守主义 民族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正正 高伟
当代美国保守主义始兴于20世纪初,至70年代末壮大为包含古典自由主义、传统主义、新保守主义和社会保守主义四个思想流派的联盟。联盟各派以反对自由主义为整体标识,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思想脉络和特征,因此,各派既相互联合又通过不同途径推动了美国教育不同层面的保守主义转向,具体表现为教育管理自由化、教育价值一元化、教育评价高标准化以及道德教育严格化四个方面。从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影响来看,保守主义是近代以来美国教育思想的底色,它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反全球化、反多元化、精英主义等问题,联盟内部矛盾、联合的实质是利益博弈和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
美国保守主义 联盟 思想特征 教育 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车丽娜
随着师范教育体制的建立,教师职业逐步向专业化的方向迈进,教师以"体制中"人的身份出现,教师职业价值取向也从纯粹的精神追求中抽身,工具理性意识日益增强,社会意识以及终极关怀精神日益消减。随着当今社会学校责任的扩展,教师不应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代言人,而更应该是人生价值的引领者。
关键词:
教师 社会身份 价值取向 社会意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殿森 靳玉乐
课程知识的社会性是指由于社会意识的融入而赋予课程以鲜明的社会特质。社会心理为社会意识形式提供情感资源和心理动力,而为人类文明提供理性精神成就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课程知识社会成分的主要方面。社会心理成分和社会意识形式铸就了课程知识的社会文化力量,对社会意识形式作用方式的正确把握是实现课程的社会效能和理智价值的基本前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莉莉
与强调能力、高水平技能培养的方法取向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家不同,强调内容取向的教育新保守主义者赫什认为,只有以传递文化素养为使命的核心知识课程,才能解决美国教育中的质量问题、平等问题和共同体感危机的问题,才能抵制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消极影响,重塑美国国民的国家意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的自由(通识)教育面临着来自右翼或新保守主义的无情抨击,同时也引起主流的自由派和左派的强烈反弹,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自由教育的"文化战争"。虽然新保守主义在美国知识界绝非主流,但在美国目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有明显新保守主义倾向的小布什政府在教育领域施加的影响亦不可小视,美国大学中尚处主流的自由(通识)教育精神恐难以始终不为所动。
关键词:
大学 自由教育 新保守主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迈克尔·阿普尔 罗燕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美国教育走向保守主义的趋势及其所引发的冲突和斗争。美国教育政策的保守趋势运动是多元的,存在着不同的取向,主要有四种力量构成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威权民粹主义和正处在上升阶段的由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所构成的新中产阶级。本文侧重探讨了保守主义在改造美国教育的运动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前两支力量,并认为在教育和社会政策领域,这些力量成功地构建成一个联盟,该联盟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对常识的改造,作者将之称为“保守主义的现代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晓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因此在新时代背景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要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面临新意识形态的问题时,也要积极开展新的意识形态教育。以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三个过程:从目标到实践,再由实践到检验。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意识形态 开展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思玉
经济的全球发展带来文化的全球发展,文化和教育逐步开放导致我国社会中多元文化共存、复杂思潮泛起,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思变的内部环境。高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实际紧密结合,从而促进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自觉形成、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凯 曹挹芬 杨竞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中极端重要的工作,也属于国家治理系统中的意识形态治理,它对国家治理有定向导航、凝魂聚气、评判调节等功能。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忠虎
新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对英国教育改革的影响马忠虎一新保守主义是二十世纪政治保守主义的统称,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它一直是西方世界最有政治影响的主要思潮之一,也是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占统治地位的、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意识形态。由于新保守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