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6)
- 2023(3516)
- 2022(3129)
- 2021(3293)
- 2020(2761)
- 2019(6362)
- 2018(6509)
- 2017(11499)
- 2016(7044)
- 2015(8363)
- 2014(8332)
- 2013(7803)
- 2012(7368)
- 2011(6662)
- 2010(6814)
- 2009(6032)
- 2008(5717)
- 2007(4983)
- 2006(4279)
- 2005(3763)
- 学科
- 济(16126)
- 经济(16091)
- 管理(11977)
- 教育(10408)
- 业(9587)
- 农(7144)
- 中国(6653)
- 研究(6398)
- 地方(6299)
- 企(6295)
- 企业(6295)
- 教学(5243)
- 理论(5078)
- 制(4981)
- 农业(4954)
- 生(4581)
- 方法(4457)
- 业经(3978)
- 研究生(3888)
- 学(3717)
- 数学(3692)
- 数学方法(3609)
- 度(3512)
- 制度(3510)
- 工作(3492)
- 和(3411)
- 财(3338)
- 融(3174)
- 金融(3172)
- 贸(3025)
- 机构
- 大学(89532)
- 学院(82425)
- 研究(33041)
- 管理(26374)
- 济(25620)
- 经济(24453)
- 理学(21885)
- 中国(21826)
- 理学院(21415)
- 京(21381)
- 管理学(20837)
- 管理学院(20648)
- 科学(19625)
- 范(18227)
- 师范(18148)
- 所(16028)
- 教育(15946)
- 师范大学(14908)
- 中心(14633)
- 研究所(14440)
- 江(14326)
- 北京(14106)
- 农(13430)
- 院(12639)
- 财(11995)
- 业大(11888)
- 州(11545)
- 农业(10477)
- 技术(10373)
- 财经(8925)
- 基金
- 项目(52922)
- 研究(45063)
- 科学(40681)
- 基金(33956)
- 家(28282)
- 国家(27925)
- 社会(24475)
- 教育(24003)
- 科学基金(23090)
- 社会科(22773)
- 社会科学(22766)
- 省(22328)
- 编号(21141)
- 成果(19610)
- 划(19429)
- 基金项目(18423)
- 课题(16298)
- 年(14097)
- 自然(13920)
- 自然科(13506)
- 自然科学(13501)
- 自然科学基金(13223)
- 资助(13128)
- 大学(12784)
- 重点(12097)
- 项目编号(12048)
- 部(11887)
- 规划(11857)
- 发(11845)
- 性(11375)
共检索到140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萍
博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以美国为研究对象,以博士生培养最成功的大学之一——哈佛大学为样本,通过分析哈佛大学博士生教育科研训练的具体培养环节,得出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导师指导、论文写作、学习评价、学术支持七个方面的核心理念及特色,并针对上述方面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
美国 文科博士生 科研训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尔东 罗英姿
在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张且毕业博士向非学术领域快速溢出的背景下,博士生教育面临学术培养范式与职业路径不匹配的问题,有必要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强化相关的职业发展支持,以促使其在更广泛的社会生产领域发挥知识领导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的以促进生物医学博士职业发展多元化为主旨的博士生教育实践——科研训练经历拓展计划,其特点在于将博士培养与职业支持手段相融合。本文通过分析该案例的实施路径与特征,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产教研相贯通的博士培养方式、博士生培养实验等方面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包水梅 魏玉梅
系统研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Ph.D、Ed.L.D项目后发现:跨学科授予学位、跨学科设置专业方向、跨学科配置师资、跨学科设置和修读课程等是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培养具有跨学科素质、能解决复杂教育问题的卓越的学术领袖,促成学科之间正式的合作关系,促进新的协同效应和资源的产生,是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根本宗旨;问题导向性是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特征。美国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路径及其特征对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尚处于"探寻期"的我国不乏启发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磊 赵文华
认为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介绍了美国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情况,重点分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并给出了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美国 学科交叉 研究生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亮
面向本科生教育的美国文科博士学位赵亮美国的博士学位有90多种(Bartsche,1991),可分为两大类,即研究博士学位和专业博士学位。前者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后者主要在某一行业中从事实践工作。文科博士(DoctorofArts,D.A.)属于专业博士...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云鹏
2010年秋季,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首创"教育领导博士"学位,其目的是为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的教育领导者。"教育领导博士"学位在培养目标、过程设计、课程组合和评价考核等方面都有创新之举,这对我国如何实施教育博士培养有所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泳
美国一流大学的博士培养制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典范,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探析其筛选与录取制度、资格考试制度、课程设置、团队指导制度、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讨论为主的导修制和多元的资助体系,以期对我国目前的博士培养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博士生培养 普林斯顿大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娄枝
世界一流大学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大学。以哈佛大学为例,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表征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乃至世界政治进步的助推器,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头羊,是人类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世界一流大学贡献经验在于,定位高远,追求真理,服务人类福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尊重人才,任人为"能",提升大学学术影响力;注重选拔,培养精英,发挥知名校友作用。借鉴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双一流"建设,厘清贡献理念并付出实际贡献行动。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哈佛大学 社会贡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勇 张家智
2002年10月,哈佛大学启动了新一轮本科生课程改革。两年多来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经过艰苦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核心课程、科学与技术教育、教育国际化、课程教学法等方面都形成了初步构想。本次课程改革在组织设计、分工协调、鼓励参与和民主决策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凡 刘少雪
分析博士生训练中心的特色,发现通过学术界内外机构的高度合作,博士生训练中心构建了研究与技能训练相平衡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提供兼顾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多方位可迁移训练,并给予博士生基于自我反思的职业发展支持。
关键词:
博士生训练中心 可迁移技能 英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长林 董泉增
本文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背景出发 ,通过分析哈佛大学发展历程中四次课程改革的特点 ,试图揭示哈佛大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规律 ,以对我国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哈佛大学 课程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致隆
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启示沈致隆主持人介绍我是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兼艺术教研室主任时,我听到一片惊叹之声,同学们感到诧异。我在化工系开设《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等课程的同时,还面向全校和校外开设《交响音乐欣赏》、《欧洲近代美术史》两门艺术课程,一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谷志远
基于美国教育统计中心高校学生资助调查(NPSAS)的结果,对美国各类博士生所获资助的比例、额度、类型、来源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博士生资助体系改革的建议:建立博士生资助需求的动态监控机制;优化博士生资助结构,建立奖励与资助相结合的资助体系;进一步发挥国家助学贷款在博士生资助中的作用。
关键词:
美国 博士生 资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成平
在分析我国文科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设文科科研方法课程、加强科研实践环节三个方面对文科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的教育与训练,以提高其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