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1)
2023(15574)
2022(12944)
2021(12007)
2020(10048)
2019(23130)
2018(22462)
2017(42881)
2016(23581)
2015(26507)
2014(26276)
2013(26215)
2012(24885)
2011(22961)
2010(23014)
2009(21726)
2008(21553)
2007(19271)
2006(17107)
2005(15692)
作者
(71315)
(59724)
(59679)
(56841)
(38263)
(28669)
(27035)
(23433)
(22623)
(21259)
(20691)
(19607)
(19273)
(19022)
(19016)
(18526)
(17900)
(17789)
(17291)
(17182)
(15081)
(14926)
(14537)
(13759)
(13543)
(13343)
(13038)
(12985)
(12054)
(11976)
学科
(114135)
经济(114028)
管理(64587)
(60508)
(47180)
企业(47180)
方法(45632)
数学(41007)
数学方法(40652)
中国(29939)
(28223)
(25435)
地方(23471)
(23237)
贸易(23228)
(23131)
(22639)
业经(21539)
(19727)
农业(18648)
(17115)
银行(17063)
(16761)
金融(16759)
(16414)
环境(16113)
(14797)
(14659)
地方经济(14598)
(14422)
机构
大学(352201)
学院(349073)
(159543)
经济(156602)
研究(130562)
管理(128924)
理学(110371)
理学院(109087)
管理学(107374)
管理学院(106739)
中国(99316)
科学(78175)
(74677)
(70773)
(68140)
(64484)
研究所(61984)
中心(57817)
财经(56290)
业大(53360)
(51885)
(51202)
经济学(51104)
农业(51080)
北京(47863)
(46094)
经济学院(45998)
(45219)
师范(44730)
财经大学(41607)
基金
项目(227530)
科学(178578)
基金(167553)
研究(161160)
(148636)
国家(147440)
科学基金(123811)
社会(105530)
社会科(100141)
社会科学(100112)
基金项目(87324)
(85902)
自然(79594)
自然科(77777)
自然科学(77747)
自然科学基金(76439)
(74134)
教育(73132)
资助(69626)
编号(62123)
重点(51995)
(51587)
成果(51402)
(50213)
(46670)
国家社会(44749)
科研(44117)
课题(44036)
教育部(43936)
创新(43893)
期刊
(177763)
经济(177763)
研究(109483)
中国(66137)
学报(59212)
(58195)
科学(53580)
(53286)
管理(46713)
大学(44026)
学学(41778)
农业(39043)
(37129)
金融(37129)
教育(31046)
经济研究(30848)
财经(28996)
技术(27229)
业经(25967)
(25079)
问题(23577)
(22116)
(21463)
国际(20292)
世界(19378)
技术经济(18609)
统计(17291)
(16555)
商业(15802)
理论(15484)
共检索到531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晓莉  孙晓红  
本文主要研究美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特别是对中国物价和产出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含有块外生性的结构VAR模型,对比检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后的不同影响。脉冲响应结果表明,美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和物价均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对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美国实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以后,美国货币政策指标对中国产出和物价波动的贡献率显著上升。总体而言,通过金融市场渠道传导的货币政策效应强于国际贸易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升国  郭文璇  胡婧玮  
为了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货币数量论构建一个五变量的TVP-VAR模型,运用2007-2017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中国出现输入型通胀,这种溢出效应的持续性不强;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在不同滞后期波动幅度较大,从长期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利于中国同美国的出口贸易;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长期不利于中国产出水平的发展;中国的货币供应量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呈现较显著的反应。据此建议:加强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研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推动我国出口工业产业升级,以提升我国抵御国外货币政策变化冲击的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潘淦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QE3的冲击还未结束,QE4又再次推出,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引导经济上行预期、缓解财政悬崖、货币政策"去独立性"和全球流动性释放四个方面阐释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出口贸易冲击、资本流动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货膨胀、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外汇贷款波动、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元储备缩水八个方面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婕  朱欣乐  赵宣凯  
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通过多种传导路径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选择2000年1月至2013年2月的月度数据,以美国总准备金水平作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就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冲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单位美国总准备金的冲击,将以世界石油价格为传导路径,引致中国1年期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并将导致M2在短期内大幅波动,同时也将引致物价水平和零售商品总额表现为短期内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亚飞  石建勋  
自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美国已先后实施4次量化宽松(QE)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同影响。研究发现,美国QE实施会引发人民币升值、中国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上证指数升高、资金使用成本下降等,整体上会对中国GDP造成负向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在QE4政策力度和实施速度都空前的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受QE4的影响反而要小于QE3时期,甚至在某些领域的影响也小于QE2时期,充分表明我国已有能力摆脱美国QE政策的"裹挟",呈现更大的自主性与合理性。在当前中美货币政策"背离"情况下,我国需要合理搭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激发国内市场潜力,扩大开放合作,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以更加适当灵活的政策应对复杂国际经济形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众敏  
美国主要通过增加存款机构在美联储的存款,扩大货币基础,启动了数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却起到了紧缩的效果,对依靠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但依托数量宽松注入的流动性,增强了金融市场的信心,赢得了调整的时间。在考虑此政策的退出机制时,美联储必须考虑美国国债的需求,和它自己最终被迫购买美国国债的可能性。一旦美联储被动买入国债,美国短期国债将面临较大通胀风险。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短期国债通胀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减短持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胡家连  张玉娟  
本文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存在性检验和强度测算两个方面予以分析,运用虚拟变量刻画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引入Gumbel Copula上尾相依系数来检测其波动效应的存在。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也证明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负波动效应,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间的协同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波  
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资本经由贸易顺差和热钱两条途径进入中国,加剧了国内资产的泡沫程度;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推高货币价格,挤压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减弱人民币政策自主性;同时还致使中国市场流动性增强,抬高物价,增加了通货膨胀调控压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锐  
美元作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如此大规模的连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美国债权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为博弈的牺牲品,而中国的金融体制尚不完善,如何在保持自身稳定发展的同时又能抵抗强大的美国,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道难题。中国要应对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同时,加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金融结构,加强自主工业化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我国城乡城镇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夏炜  王婕  
论文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和通胀水平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QE2、扭转操作推出时和当前的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当前美国整体经济形势提升显著,虽然面临诸多下行风险,但温和复苏态势明朗。由于主要经济指标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恶化,且QE2对促进私人投资效果有限,下半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基调将是"稳定"。为了支持美国经济继续沿着复苏通道前进,并降低下行风险的影响,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但不大可能再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除非市场发生极端负面的事件。将扭转操作延长至"2012年年底",也较为明确地透露了美联储将观察期延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夏  
次贷危机后,美国持续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宏观金融风险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本文结合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和或有权益分析方法(CCA)试图对其影响进行量化研究。模型引入宏观金融风险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选用2007~2010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说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不同部门风险冲击不一,对公共部门冲击的时滞较短,其金融脆弱性明显升高,对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冲击的时滞较长,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宾建成  詹花秀  王凯  
在分析美国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展情况及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短期资本流入状况基础上,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利率的变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具有短期推动作用,但长期内趋于平衡;美国直接量化的货币政策会造成我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华  刘宁  刘志威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避免经济衰退,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事实表明,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对全球经济的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流动性超越实体经济的吸收能力时,必定为宏观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的"后遗症"。我国CPI同比增长自从2009年11月实现转正以来,已连续增长12月,截至2010年10月份,我国的CPI已达4.4%,创25个月以来的新高。在巨额投资计划和天量信贷的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陶士贵  姜智翔  
本文采用2008年10月—2021年10月的月度数据,探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方面,考虑到量化宽松政策在国际上传导的方式,本文将汇率和贸易作为主要渠道,并加入金融渠道作为补充,分别代入VAR和SVAR模型中进行验证,以更全面地反映中美间的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的确会受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美联储逐步扩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中国物价有上涨的趋势。而当美联储采取加息等措施时,中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但是这种压力并非是长期的,大约在5—6个月后逐渐减弱。同时,本文对疫情后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单独分析后发现,由于中国及时采取稳健措施,此轮的影响较之前而言并不明显。对此,我国应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监测;合理引导和管控国际资本流动;加强对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预测、监控和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