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04.10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7)
2023(5480)
2022(4451)
2021(4437)
2020(3448)
2019(8078)
2018(7935)
2017(14734)
2016(8109)
2015(8784)
2014(8219)
2013(7678)
2012(7104)
2011(6169)
2010(6257)
2009(5438)
2008(5280)
2007(4493)
2006(3771)
2005(3512)
作者
(18837)
(15711)
(15202)
(14776)
(10122)
(7386)
(7241)
(6111)
(5908)
(5546)
(5380)
(5195)
(4836)
(4768)
(4751)
(4652)
(4514)
(4506)
(4496)
(4492)
(3772)
(3765)
(3678)
(3626)
(3527)
(3454)
(3448)
(3368)
(3128)
(3073)
学科
(23930)
经济(23879)
管理(19385)
(18120)
(14402)
企业(14402)
方法(10290)
数学(9022)
(9016)
数学方法(8934)
中国(8470)
(8388)
(7933)
金融(7933)
(7788)
银行(7784)
(7516)
(7214)
业经(6534)
(5741)
(5370)
贸易(5365)
(5354)
财务(5348)
财务管理(5329)
(5289)
农业(5222)
企业财务(5154)
体制(4975)
理论(4881)
机构
大学(97584)
学院(94666)
(38974)
经济(38109)
管理(34464)
研究(33114)
理学(28978)
理学院(28623)
管理学(28216)
管理学院(27998)
中国(27745)
(20944)
(20776)
科学(16720)
中心(16651)
财经(16253)
(15489)
(15070)
(14504)
(14444)
师范(14388)
研究所(13796)
北京(13404)
经济学(13053)
财经大学(12400)
(12315)
师范大学(12101)
经济学院(11917)
(11721)
(11508)
基金
项目(63766)
研究(52376)
科学(50306)
基金(45929)
(39141)
国家(38763)
科学基金(33121)
社会(32967)
社会科(31253)
社会科学(31249)
教育(25747)
基金项目(23560)
(22801)
编号(22562)
(20055)
成果(20037)
自然(18723)
自然科(18325)
自然科学(18322)
资助(18153)
自然科学基金(18003)
(15542)
课题(15181)
项目编号(14506)
国家社会(14496)
重点(14488)
教育部(14129)
(13964)
(13754)
(13746)
期刊
(40823)
经济(40823)
研究(32259)
中国(21963)
教育(18422)
(16238)
(14418)
金融(14418)
管理(13186)
学报(11544)
(11282)
科学(10216)
大学(10103)
学学(8759)
技术(8512)
农业(8091)
财经(8048)
图书(7202)
经济研究(6939)
(6930)
世界(6819)
国际(6298)
(5842)
业经(5507)
(5437)
职业(5382)
问题(5313)
书馆(5295)
图书馆(5295)
(5033)
共检索到15174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余萍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跨境流动在助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安全、商业机密、民众隐私保护带来极大威胁。如何在数据跨境流动的安全性和成长性中找到平衡点,是中国政府管理部门及隐私保护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美国在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方面先后经历"初步规制"、"安全港"、"隐私护盾"三个阶段,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监管体系。由此,中国应积极借鉴美国经验,从细化法律要素、建立分类跨境数据管理体系、打造政企数据共享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坚持较高强度的本地化约束、建构"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持续深化推进跨境数据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鹂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愈发频繁,对其监管也逐渐成为各国个人信息保护管理的重点领域。澳大利亚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通过对澳大利亚联邦和州层面的数据保护立法和个人数据跨境流动制度情况进行梳理研究,为我国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侯志茹  侯钦翰  王凯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的金融市场监管模式已经成功实现了"双峰监管"模式的转变。除了微观和行为监督("双峰")之外,引入特定的宏观审慎监督并取得良好成效。我国经济改革一直把改革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力度不大,造成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扭曲现象比较严重。总结英国金融改革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可以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英国"双峰监管"协调机制分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伟杰  
本文通过对巴西、智利等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背景、措施及效果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的监管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伟杰  
本文通过对巴西、智利等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背景、措施及效果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的监管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他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迎新  
美国长臂管辖在反造假反欺诈、保护投资者利益、保护知识产权、反腐败反贿赂、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防范金融风险等跨境金融监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美国长臂管辖是一种新式霸权,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经济战、金融战和法律战维护美国利益的利器。我国应学习美国长臂管辖的有益经验,摒弃不好的做法,在开展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境外延伸监管,不断完善我国跨境金融监管机制和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薇  
认真践行"五个转变",坚持以业务创新促跨境资金监管与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目标深圳市毗邻港澳,外向型经济发达,2014年对外贸易依存度达187%。与之对应,深圳市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占全国的近十分之一。面对近年来复杂的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深圳外汇局认真践行"五个转变",坚持以业务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贺小琳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成为跨境贸易中重要的参与方。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跨境电子支付领域,美国、欧盟在电子支付、市场准入和消费者保护等方面,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予以支持;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更加注重资金安全和反洗钱领域的监管;《国际贷记划拨示范法》等国际规则对支付相关方的责任义务、适用法律进行约定。国外的监管经验以及国际贸易相关规则对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监管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婧  刘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面临显著的跨境资本流动负面冲击。中国管控资本流动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隐藏着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传统的资本管制工具有效性下降。运用托宾税(Tobin tax)管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是可行选项,巴西、智利、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托宾税实践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托宾税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宏观审慎政策的工具之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东  邢博洋  
STO继ICO之后兴起2017年,全球ICO(Initial Cryptotoken Offering)融资快速兴起,同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视为"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予以严厉禁止。2018年以来,全球ICO活跃度逐渐下降,市场趋向于冷静。这是由于ICO的实践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反而带来了许多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蓉晖  
美国强制车险费率监管了几十年,各州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其中监管的灵活性和公开性的做法值得深入研究。这两大特色都建立在由独立的第三方提供客观的保险市场数据库的基础上。我国交强险实施一年后,暴露出一些制度上的缺陷,亟须找到改进的具体方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乃毅  姚顺波  
通过对美国水务行业监管体制、监管内容及工具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提出中国应当通过明晰水权、依法治水、健全体制、明确职责、采用有效的技术工具和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等措施,加强水务行业监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莫小龙  李湘昀  韩婧  冯超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ESG责任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的过程中,除了考虑传统的财务信息之外,还需要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下称ESG)等非财务因素纳入决策依据中去。大量研究表明,ESG责任投资作为一种长期风险评估机制,可筛选非财务风险、改善投资结构、提高长期收益、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日益成为国际机构投资者实现长期价值投资的新兴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宁  余露  
保护地役权作为一项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工具,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中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实践探索不断出现。美国的保护地役权实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其经验与得失可以为中国保护地役权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通过对保护地役权与地役权的区别,保护地役权与发展权、生态补偿等其他制度工具的比较,厘清保护地役权在产权属性、实施目的、参与主体等方面的特征。同时,本文对美国保护地役权的法律基础、价值评估机制、相关利益主体的角色与关系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美国保护地役权已经有了完善的配套立法,明确了保护地役权转移前后土地产权束的变化,与发展权转移、生态补偿等手段做出了严格的区分;并且基于公平市场价格建立了保护地役权估价方法,用税收优惠来鼓励土地所有者捐赠保护地役权。此外,美国的保护地役权仍面临着公众参与不足、公平与激励难平衡等问题。美国保护地役权的案例与经验可以为中国保护地役权改革与实践中的制度、组织建设与政策工具等提供参考与经验。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