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9)
- 2023(10254)
- 2022(8213)
- 2021(7116)
- 2020(5927)
- 2019(13663)
- 2018(13491)
- 2017(25780)
- 2016(14182)
- 2015(16446)
- 2014(17096)
- 2013(17078)
- 2012(16375)
- 2011(15257)
- 2010(15680)
- 2009(14719)
- 2008(14632)
- 2007(13594)
- 2006(12052)
- 2005(11096)
- 学科
- 济(85241)
- 经济(85176)
- 管理(39392)
- 业(35210)
- 方法(30050)
- 企(27727)
- 企业(27727)
- 数学(26564)
- 数学方法(26352)
- 地方(19734)
- 中国(18361)
- 业经(18169)
- 农(17732)
- 财(15746)
- 学(15570)
- 地方经济(13211)
- 制(12539)
- 贸(12167)
- 贸易(12161)
- 农业(11986)
- 易(11698)
- 产业(11640)
- 融(11218)
- 金融(11216)
- 银(11098)
- 银行(11075)
- 和(10787)
- 行(10585)
- 环境(10305)
- 理论(10191)
- 机构
- 大学(223469)
- 学院(222889)
- 济(100854)
- 经济(98713)
- 管理(80222)
- 研究(78898)
- 理学(67501)
- 理学院(66689)
- 管理学(65588)
- 管理学院(65142)
- 中国(59720)
- 京(47505)
- 科学(46653)
- 财(44894)
- 所(41192)
- 研究所(36906)
- 农(36674)
- 中心(36023)
- 江(35909)
- 财经(35287)
- 经济学(32638)
- 经(31638)
- 业大(30919)
- 北京(30581)
- 范(30272)
- 师范(30007)
- 经济学院(29285)
- 农业(28787)
- 州(28448)
- 院(27486)
- 基金
- 项目(135409)
- 科学(104676)
- 研究(101544)
- 基金(95399)
- 家(81981)
- 国家(81269)
- 科学基金(68389)
- 社会(64087)
- 社会科(60709)
- 社会科学(60690)
- 省(53418)
- 基金项目(49601)
- 教育(46595)
- 划(44284)
- 编号(42865)
- 自然(41084)
- 自然科(40036)
- 自然科学(40021)
- 资助(39441)
- 自然科学基金(39277)
- 成果(36114)
- 发(30979)
- 重点(30538)
- 部(29774)
- 课题(29641)
- 创(27457)
- 国家社会(26621)
- 大学(25823)
- 创新(25746)
- 性(25711)
- 期刊
- 济(120927)
- 经济(120927)
- 研究(71356)
- 中国(44497)
- 财(36395)
- 农(33214)
- 学报(32855)
- 科学(29009)
- 管理(28756)
- 教育(24698)
- 大学(24558)
- 学学(22613)
- 农业(21921)
- 融(21376)
- 金融(21376)
- 技术(21219)
- 经济研究(20152)
- 财经(18352)
- 业经(17855)
- 经(15959)
- 问题(15666)
- 技术经济(13406)
- 图书(13319)
- 贸(12539)
- 统计(12055)
- 业(11993)
- 世界(11407)
- 商业(11326)
- 理论(10973)
- 国际(10843)
共检索到348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俊江 何枭吟
自从1998年美国商务部公开采用“数字经济”来描述信息技术给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带来的社会变革以来,“数字经济”的提法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国内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考察国外学术界、官方和商业精英关于数字经济内涵论述的基础上,认为数字经济是由数字技术不断创新所推动的一场新经济革命,并进一步分析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产业 数字政府 数字鸿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宝森
美国经济今后前景如何,在美国显然有不同看法。乔治·绍罗什今年1月21日在纽约说:目前美国的经济状态和80年代后期的日本完全相同,世界下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将在美国资产泡沫破灭后发生。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今年1月20日在国会作证时对美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表示乐观。但他同时对纽约股市近期的持续攀升表示担心。美联储副主席艾丽斯·里夫林则认为:“除非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尽管在依靠庞大的对外举债以支撑国内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需求之路上美国已经走得很深很远,但这一全球头号债务大国并不会停止或者放慢在世界范围内超发债券的步伐。对于美国政府而言,能否在一次又一次调高国债发行上限的自我驱动中谋求对债务富有成效的管理,就成为其最终可否走出债务窠臼且避免伤及无辜的关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沛志
美国出口贸易及经济前景之探析南开大学国际经贸系刘沛志美国经济运行的宏观背景从总体看,仍处于近30年来的最佳组合状况之中。1.美国通胀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这一较低的范围内,说明美国宏观上对通胀的控制是比较成功的。这为经济的持续发创造了极好的前提条件。2...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倜龙 郭克莎
本文采用熵权法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以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比值为被解释变量,分析了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比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该比值之间呈现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在一定区间内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比重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而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超出该区间之外时,数字经济会降低制造业比重,且降低速度边际递增。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促进产业融合这条路径影响制造业比重。在数字经济发展前期,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而稳定制造业比重,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越高,制造业越倾向于服务化而降低制造业比重。本文的结论意味着,数字经济在短期内对制造业比重稳定是有利的,但长期而言,数字经济依然无法改变传统产业结构演变所遵循“库兹涅茨”规律。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比重 政府干预 产业政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碧云 杨峻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断攀登新的历史高度。在习近平新时代数字经济重要论述的指引下,中国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和统筹部署,使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改善,数字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在当前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的双重影响作用下,我国的数字经济正处在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数字经济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新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之中。
关键词:
新时代 数字经济 健康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莉 卞靖
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围绕数据自由安全流动进而实现价值释放所开展的数据治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我国在数据治理政策制定、机构设置和专项行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数据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有不少,主要体现为数据体量质量不清、开放共享不力、权属尚未明确、交易流通不畅、安全难以保障等。应通过建立数据资源目录摸清底数、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构建数据产权制度框架、建立合理评估定价规则、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等方式加以解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 数据治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康 胡承统
新经济还处在雏形阶段,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初步的,甚至是假设性的。但是新经济的实际生长过程已经表明,从根本上说,新经济的生长基础是各种性质和各种形式的创新,并且新经济是现代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国来说,在现有条件下发展新经济的关键是通过创新形成适合新经济生长的制度保证,
关键词:
新经济 创新 经济全球化 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锦辉 吴三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产生的前提条件。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我国现实经济问题,它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领导力量、奋斗目标、奋斗阶段、主要矛盾、总体布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发展理念、工作主线、指导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又是需要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张东旭 薛雯卓 张兼芳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引擎,数字化革命带来的服务业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数字服务正成为服务领域新的增长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存在的经济增加值不断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强、劳动生产率滞后的"服务业之谜"现象,进一步从数字经济、产品多样性、范围经济对"服务业之谜"进行解释。然后从微观层面行为转型-中观层面协同推进-宏观层面要素配置三个层次全方位解析了数字经济驱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最后提出数字经济驱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即微观上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作用,促进服务业生产、消费升级;中观上要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宏观上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业 服务业之谜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红 郭劲廷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发展数字经济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逻辑一致性。首先,共同富裕应依靠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以数字技术创新为起点,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方式的革新伴随着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价值链分工的深化进一步构筑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其次,数字化流通过程以数字平台为节点,推动生产组织方式从个别企业的断续生产演化到工业互联网产业网链的连续生产,在加速商品价值实现的同时降低了流通费用,有力推动经济迈向高水平循环,增益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但数字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平台垄断、数字鸿沟等新问题,对推进共同富裕带来不利影响,要因势利导,以最大化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整体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林忆 黄志高
在前后历史阶段的生产力质态转型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演进表现为,由新型生产要素及其关联要素对生产力系统结构的重塑所引发的生产活动全场域的变革,即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由新型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其他要素而形成的最新科技产业化的产物。从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总体趋势来判断,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以及数字技术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对生产力要素的质性改造效果显著,是引起主导技术体系变更,进而推动产业变革的覆盖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关键变量。目前,以数据要素为根本、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对生产力量态、质态等方面的解构和重构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充分条件和时代条件,以技术渗透、空间生产、生态增效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未来的行动框架上,需继续增强数字经济的技术驱动效应、发掘产业聚集融合的新经济空间、释放数字经济的生态效能,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字化根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晶 李慧玲
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流通产业降低成本、提升产业效率,对流通业产业链韧性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就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产业链韧性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流通产业链韧性提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行分位数回归检验后,发现数字经济对不同程度流通产业链韧性存在差异化影响。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资源配置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流通产业链韧性提高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提升流通产业链韧性打好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