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5)
2023(9809)
2022(8070)
2021(7469)
2020(5871)
2019(13878)
2018(13683)
2017(24199)
2016(14307)
2015(16156)
2014(16483)
2013(15676)
2012(15146)
2011(14243)
2010(14687)
2009(13438)
2008(13233)
2007(12109)
2006(11183)
2005(10560)
作者
(42592)
(35194)
(35190)
(33307)
(22543)
(17240)
(16058)
(13888)
(13857)
(12957)
(11993)
(11923)
(11527)
(11445)
(11272)
(11135)
(10595)
(10553)
(10317)
(10285)
(9252)
(8948)
(8748)
(8250)
(8226)
(8027)
(7875)
(7792)
(7486)
(7212)
学科
(58279)
经济(58215)
管理(30874)
(29446)
中国(23943)
(22678)
企业(22678)
教育(20580)
地方(18743)
方法(18213)
(16103)
(15672)
数学(14675)
数学方法(14407)
业经(14115)
理论(13229)
(12523)
农业(11247)
(10631)
(10549)
金融(10549)
地方经济(10543)
(10109)
银行(10078)
(9870)
(9777)
发展(9753)
(9624)
技术(9606)
(9343)
机构
大学(205535)
学院(201347)
研究(82772)
(75263)
经济(73271)
管理(65694)
中国(56905)
理学(54513)
理学院(53672)
管理学(52532)
管理学院(52151)
科学(51353)
(48491)
(43932)
研究所(39778)
(38847)
师范(38494)
(36659)
教育(35443)
中心(34928)
(34854)
(34042)
北京(32518)
师范大学(31514)
(30094)
业大(29186)
农业(28723)
(27238)
技术(26583)
财经(26165)
基金
项目(124552)
科学(97404)
研究(96390)
基金(83486)
(73475)
国家(72664)
科学基金(59472)
社会(57000)
社会科(53585)
社会科学(53570)
(51753)
教育(50776)
(45648)
基金项目(42261)
编号(41261)
成果(37133)
自然(36478)
自然科(35554)
自然科学(35540)
自然科学基金(34865)
资助(34782)
(33833)
课题(33730)
重点(30484)
(28076)
(27360)
发展(26973)
(26454)
(25882)
规划(25095)
期刊
(94973)
经济(94973)
研究(74679)
教育(56909)
中国(56696)
(34522)
学报(32871)
科学(29839)
管理(26014)
大学(25397)
(25246)
农业(24186)
学学(22046)
技术(21042)
(19415)
金融(19415)
业经(15608)
经济研究(14767)
职业(13652)
(13314)
财经(13015)
问题(11734)
(11389)
(11280)
论坛(11280)
图书(11019)
(10665)
世界(9899)
科技(9403)
技术经济(9242)
共检索到33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钢  
美国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社会变革、教育测验运动、泰勒、稳定发展、兴盛和专业化六个时期、如果把三十年代“美国教育评价之父”拉尔夫·W·泰勒(Ralph.W.Tyler)首创教育评价这一术语和进行“八年研究”作为系统的教育评价开端的话,那么教育评价理论的产生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中,美国教育评价理论得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雅楠  杜屏  
在教师效能评价中,增值评价法产生的偏误和不稳定性的弊端已经引起了较多学者的关注,美国教师评价模式的发展趋势已经由单一的增值法转变为包括教师课堂观察法在内的多重方法并行。本文首先讨论了增值法评价教师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以教师课堂观察为基础的对教师效能评价方式的改进,其中以弗吉尼亚大学开发的课堂评估评分系统(简称CLASS)为例具体介绍课堂观察评估法的运用,最后总结出对我国教师评价方式改革的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如平  
“理论运动”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教育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事件。它以费格尔的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和西蒙的决策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起实证主义的教育管理理论,大力推动了美国教育管理研究和学科的发展,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管理研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萍  傅泽禄  
随着建构学业质量评价系统成为当前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在开展学业质量分析时,如何做到"问责与教学反馈两者兼得"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探索性研究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提出了中间性评价。中间性评价指的是介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间的评价。中间性评价的应用大致由三个环节组成:中间性评价测试的开发、基准评价试题库的建立和教师专业发展。中间性评价的突出优势表现在:中间性评价提供的诊断性信息有利于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中间性评价可用于评价各种课程和教学实践的有效性;中间性评价可以预测学生在年末州级考试的表现。分析中间性评价的产生、应用及发展,对推动我国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太年  
本文从基础性制度和发展战略两个方面对于美国教育的宏观架构进行了分析。在基础性制度方面,分权、公私立并驾齐驱、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学校/大学的相对独立性等制度使得美国教育较能及时响应时代发展需求、呈现多元化、注重创新等特点,同时也会导致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此过程中,美国教育的基础性制度也在积极求变。在教育发展战略方面,美国教育领域则经历了通过公平提升质量、促进21世纪能力的发展、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向度转变等。本文提出,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应识别基础性制度及其"自然"结果,并响应时代发展需求对于这种结果加以调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炳海  申继亮  
文章简要回顾了美国教师评价的发展历程,介绍和分析了教师特质模型、过程取向模型、基于职责的模型、问责模型、目标取向的模型、专业成长模型、混合模型等7种教师评价的模型,最后对美国教师评价改革的发展动力以及对如何选择或整合教师评价模型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晓英  
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为大多数学者所关注。面对国内教育转型期多元化问题,对美国教育市场的宏观运行模式以及具体操作表现进行深入探析,为国内教育发展探索提供一定借鉴与参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冬兰  容蕾蕾  
在知识已经成为新的战略资源的时代,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生源成为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随着生源市场竞争趋势的演变,营销行为逐渐被应用于高等教育中。本文主要对美国高等教育各个时期招生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其营销行为发展历程、表现形式以及对美国高等教育招生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瑞利  
第二代教学设计的发展是人们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概述了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梅瑞尔 (Merrill)在两篇文章中有关ID2的观点 ,分析、比较了这两代教学设计理论在内容上的差异 ,并探究了从ID1到ID2发展中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和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艳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面对我国教师队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高校要借鉴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改变教师队伍培养方案,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总体质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家存  辛治洋  
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伴随着问题的争论,这些争论涉及到两大根本问题:在培养目标上,话题已经由多元文化教师转到反思性教师的培养上;在课程设置上,"学科教学知识"的理念开始逐步取代学科中心主义的基本主张。在美国教师教育研究的争论中,课程设置之争也是学科地位之争和学科利益之争;这种争论建立在理性对话的基础上;有了理性对话,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就能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求妥善的安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敦  
文章在对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树立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优化网络信息环境,多途径进行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建伟  
教育技术学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在媒体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时推动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教育技术学在核心知识体系的发展上还存在局限,在实践层面也未能有效地推动教育的深层变革。本文对教育技术学在美国的发展予以反思,梳理这一学科的研究脉络、定位和趋势,综合分析了如何采用设计科学的视角拓展和深化教育技术研究,并围绕这一定位讨论了研究发展的具体趋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宇红  
研究发现,美国教育智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按需设置组织结构自由灵活;研究领域广阔,紧密服务于本国教育决策;运用科学合理的监督与评审评价机制。借鉴美国教育智库的发展经验,国内教育智库的发展可以尝试多元化发展,激发自身活力;以国家战略为主导,促进智库作用的发挥;突出内涵建设,完善国内智库评价机制等,来促进国内教育智库作用的充分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