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5)
2023(11987)
2022(10490)
2021(10414)
2020(8514)
2019(20200)
2018(20724)
2017(37894)
2016(21824)
2015(24649)
2014(25153)
2013(23918)
2012(21951)
2011(19790)
2010(19980)
2009(18220)
2008(17848)
2007(15462)
2006(13829)
2005(12316)
作者
(59602)
(49302)
(49005)
(46929)
(31533)
(23732)
(22512)
(19392)
(18952)
(17838)
(17106)
(16429)
(15637)
(15547)
(15249)
(15118)
(14946)
(14688)
(14203)
(14010)
(12404)
(12241)
(11836)
(11303)
(11153)
(11070)
(10940)
(10864)
(9859)
(9722)
学科
(73776)
经济(73678)
管理(55742)
(50091)
(43353)
企业(43353)
方法(33864)
数学(28642)
数学方法(28163)
中国(24790)
教育(23679)
(19494)
(19490)
(19132)
理论(18003)
业经(16906)
(16359)
地方(14857)
教学(12924)
(12859)
技术(12689)
(12581)
贸易(12574)
农业(12485)
(12185)
(11848)
(11526)
银行(11490)
(11180)
(11170)
机构
大学(299056)
学院(291304)
管理(110613)
(104183)
研究(101941)
经济(101424)
理学(95354)
理学院(94124)
管理学(92232)
管理学院(91681)
中国(70495)
(66431)
科学(63782)
(51617)
(50243)
师范(49907)
(49716)
研究所(46956)
中心(44860)
(43805)
北京(43370)
(43336)
业大(41760)
教育(41642)
师范大学(41078)
财经(38940)
(36689)
(35572)
(35356)
技术(34997)
基金
项目(194652)
科学(153028)
研究(149665)
基金(136875)
(118194)
国家(117045)
科学基金(99467)
社会(89116)
社会科(83954)
社会科学(83931)
(76336)
教育(75783)
基金项目(72454)
(66584)
编号(64368)
自然(64056)
自然科(62535)
自然科学(62521)
自然科学基金(61352)
资助(56228)
成果(55926)
课题(47038)
重点(44432)
(44142)
(41480)
(40127)
项目编号(39799)
(38457)
教育部(38381)
大学(37670)
期刊
(117631)
经济(117631)
研究(97573)
教育(68473)
中国(66631)
学报(45265)
科学(41167)
管理(40706)
(39353)
(36721)
大学(35243)
学学(31145)
技术(28935)
农业(27686)
(22770)
金融(22770)
图书(18683)
财经(18462)
业经(18057)
经济研究(17426)
职业(15991)
(15715)
问题(14660)
理论(14641)
(14220)
(13894)
论坛(13894)
实践(13589)
(13589)
科技(13548)
共检索到443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婷  谭克平  刘坚  
在美国教育变革中,学习机会的内涵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学习机会从纯粹的时间量发展到时间与内容的相结合,"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成为学习机会内涵发展初期的核心要素;80年代基于标准的改革运动使学习机会上升至美国国家政策层面,且被视为保障学生达成学业标准规定内容而提供的各种支持性资源。学习机会内涵要素的工具性、丰富性、多维性等特点对于推动教育决策实施、丰富教育均衡发展指标、改进课堂教学实践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启光  
过去50多年,美国教师教育已经形成了多种价值取向、假设或理念,一些重要的思想、理念与课程方案,被许多国家或地区推崇并效仿。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概念取向与核心问题研究框架将有助于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德群  毛发生  
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于2010年3月发布了名为《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的学习》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该计划提出了一个技术推动的21世纪学习模式,其目标和行动建议集中在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和生产力五个重要领域。本文分析了此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内容和特点及计划提出的目标和行动建议,讨论了该计划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阚阅  
教育市场化是当代西方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公平与效率的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是有关教育市场化改革方面的一部力作。它客观而全面地阐述了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动力因素、实现途径和运行机制,揭示了这种改革的正负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姜宇  王旭冉  
促进教育公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公平的关注点由教育资源转为教育过程。学习机会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教育过程的本质,成为当前国际国内研究教育均衡的新视角。本文从学习机会的内涵和缘起入手,从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个层面总结分析了学习机会研究主要内容和框架,采用PISA2012的数据作为范例探讨我国学生学习机会的概况,并提出用学习机会反映教育过程,提升教育质量,评价教育均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捷  
美国教师教育项目的多样化影响到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其传统教师教育项目受到质疑,选择性教师教育项目客观上获得了政策性支持。但是实践和实证研究层面显示出截然不同的证据,教师教育项目的结构和路径并不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其有效性有依赖于是否具备鲜明的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康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大量西方学说的译介和研究,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科学革命学说"之"范式"、德国教育学家布列钦卡"元教育学说"之"元"的概念引入到我国的教育学,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和广泛使用,一批与教育学要素联结形成的多种形式的命题得到深入研究,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范式"的引入推动教育学发生了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的变革,促进了教育学研究内容的丰富与陈述体系的升级;"元"概念的引入开拓了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视界与研究方式,提升了教育学的理论自觉,澄清并革新了教育学的历史认知,构建了元教育学分支学科。凡此革新变化缩影式地展现了大概念的引入对教育学变革与进步的积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雅伦  
本文将从科技变革的视角出发,简要分析商贸流通领域的就业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构建就业人员终身学习机制的重要性,在剖析终身学习机制的同时,进一步阐述其对企业产出效应的影响,最后探析在商贸流通领域构建就业人员终身学习机制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终身学习机制在商贸流通领域的贯彻和落实,以此为商贸流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韵江  暴莹  
全球不确定加剧情境下,探索通过试错学习来解决变革复杂过程和风险应对问题,逐渐吸引了学术界的兴趣与关注。然而,试错学习作为实践观和过程观的重要变量在战略领域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其核心内涵、维度分析以及效应机制等方面还亟待深化。本研究基于“刺激—反应—结果”分析框架,探究风险情境下试错学习推动战略变革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1)风险情境下的企业战略变革是一种试错性的知识创造的活动,从变革启动到变革实现存在复杂的认知与行为链条,其中试错学习是改善战略变革的重要微观机制;(2)试错学习过程中,组织会针对不同的错误采取适配的解错试验。在战略变革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企业在“知识基—技能基—规则基”维度涌现出3种不同的错误组合类型(即“复合型”、“双元型”和“单一型”错误),并从容错、隔错、纠错试验组合中采取适配的解错策略;(3)试错学习是从处理错误的实践中实现知识创造的过程,组织在“错误识别”(认知)与“解错试验”(行为)的反馈、反思中形成知行相须、知行相长和知行相变的“知行合一”效应,并在选择、反思和迭代中推动了组织的知识创造。研究联结了战略变革的“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研究,解释了企业如何通过“微观”行动去化解“宏观”难题,并为现实中高速变化的动态情境下企业战略变革实践提供有效路径和理论指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建军  文剑冰  林凌  漆涛  
本次调查中,我们将学习机会的研究限于课堂教学层面,又根据学习的发生过程,从"目标""准备""意义""表达""方法""挑战""差异""巩固""评价"和"反馈"十个维度考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机会。调查显示,"方法"机会和"差异"机会,是初中生感受到的较为充分的学习机会;而"意义"机会和"挑战"机会,则是初中生感受到的较不充分的学习机会。初中生能感受到较多的"评价"机会,但这种评价机会仍以终结性评价的考试为主。能为学生提供较充分学习机会的学校,多数位于城区;在提供学习机会方面表现不佳的学校,多数位于乡镇。学习机会水平与考试成绩相关性较低;相较而言,学习机会与非学术性学习结果的相关性更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曾家延  丁巧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教育研究中,"学习机会"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主题,其内涵演变至今相对清晰和充实。学习机会是一种包括保障学生学业成就发展之外部支持的资源和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建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教师日志、教科书分析、课堂观察等方法被测量。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机会与学生成就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学习机会能预测学生成就。学习机会对于诊断教学问题、改进课堂教学、推动教育决策实施、促进教育公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追寻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开展学习机会研究,并建立本土化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指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英  
美国研究者对于教师质量的概念界定一般采取外延性描述的方式,倾向于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维度。基于历史的视角和文献的梳理发现,美国研究者关于教师质量概念界定的维度主要有"二维度说"、"三维度说"、"四维度说"、"五维度说"和"罗列说",实质上体现了美国研究者从教师资格、教师课堂实践、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支持系统等四个维度界定教师质量概念的基本取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斌贤  周梦圆  
通过比较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相继出现的各种新学校的异同,质疑杜威等美国学者对新学校共同特性的分析,认为新学校的基本原则在于以儿童为中心、以促进儿童发展为目的,儿童中心论是新学校的共同价值基础。儿童中心学校对20世纪美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洪明  
本文从确立优质教学的新标准、加强教师的职前和初任阶段的培养工作、激励和支持教师的持续专业化发展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近些年来教师教育领域的主要改革动向 ,展示了 2 0世纪至今的美国教师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主要趋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兴宇  
教师教育认证是对教师培养机构进行专业规范,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梳理美国教师教育认证机构的历史演变,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美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新近改革——两大认证机构的合并、新一代认证标准的修订,发现美国教师培养认证呈现出的注重学习结果评价,鼓励持续改进,坚持绩效本位等特点对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有参考和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