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857)
2022(3260)
2021(3567)
2020(2800)
2019(6996)
2018(7463)
2017(12069)
2016(8168)
2015(9397)
2014(9928)
2013(8751)
2012(8047)
2011(7346)
2010(7877)
2009(7134)
2008(7246)
2007(6402)
2006(6160)
2005(6089)
2004(5366)
作者
(18829)
(15367)
(15237)
(15184)
(9830)
(7411)
(7287)
(6184)
(5961)
(5810)
(5319)
(5188)
(5044)
(4977)
(4919)
(4909)
(4717)
(4575)
(4564)
(4542)
(4349)
(3844)
(3781)
(3747)
(3653)
(3633)
(3497)
(3270)
(3193)
(3127)
学科
教育(20438)
(17235)
经济(17191)
管理(13904)
中国(13148)
(11268)
教学(9447)
(9409)
企业(9409)
理论(9103)
(9018)
(7336)
(7005)
(6608)
(5819)
体制(5558)
学法(5323)
教学法(5323)
(5023)
(4974)
银行(4974)
研究(4924)
(4778)
税收(4740)
(4689)
(4677)
学理(4602)
学理论(4602)
业经(4457)
(4444)
机构
大学(99261)
学院(95614)
研究(40537)
教育(31324)
(30376)
经济(29269)
中国(26262)
(25727)
管理(25723)
师范(25661)
(24177)
科学(21229)
师范大学(21170)
(20915)
理学(19852)
理学院(19487)
(19099)
管理学(18938)
管理学院(18716)
(18384)
研究所(18211)
北京(17521)
职业(17339)
中心(16554)
技术(16110)
(14457)
(14334)
财经(12829)
教育学(12148)
(12068)
基金
项目(48200)
研究(47985)
科学(37903)
教育(32648)
基金(27877)
成果(24888)
社会(24681)
编号(24518)
社会科(22803)
社会科学(22798)
(22329)
国家(21902)
课题(21651)
(21002)
(19629)
(19124)
科学基金(17157)
规划(14761)
(14461)
项目编号(14082)
(13898)
研究成果(13305)
(13173)
(13130)
阶段(13098)
基金项目(13058)
重点(12831)
(12735)
阶段性(12145)
(11898)
期刊
教育(56760)
研究(48982)
(43288)
经济(43288)
中国(36114)
(15461)
职业(14802)
技术(13992)
(12222)
(11936)
金融(11936)
管理(10524)
技术教育(9736)
职业技术(9736)
职业技术教育(9736)
学报(9556)
大学(9101)
科学(8563)
农业(7798)
(7757)
论坛(7757)
财经(6780)
高等(6771)
业经(6388)
(6152)
学学(6075)
图书(5974)
(5957)
经济研究(5872)
成人(5845)
共检索到183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邓涛  孔凡琴  
美国的教育博(The Doctor of Education degree,Ed.D.)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其与教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ducation,Ph.D.)教育在培养目标、入学标准、培养模式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与学习方式、学位论文与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趋同性。围绕该问题的解决,美国近年来展开了一系列的论争,从而激发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对教育博士(Ed.D.)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健生  滕珺  
在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论证了我国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迫切性和可行性。认为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需要。而广大的生源基础、丰富的培养经验和积极的参与热情为此提供了可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云鹏  
概括并分析了国外对教育博士(Ed.D.)的研究和争论。探讨了国外对Ed.D.研究与争论的两个理论视角。概括了国外对Ed.D.的发展趋势的最新研究。阐述了国外对Ed.D.研究与争论给我国发展和研究Ed.D.的三点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坦   梁传杰  
在中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设置15周年之际,全面认识其改革的历史进程、内在机制与发展方向等问题,对促进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构建中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经历了酝酿奠基、试点实施和全面推广三个时期。在这过程中,它遵循着特定的改革机制。这种机制固然有其优势,但现阶段遇到了困境:三个主体的位置有待进一步理顺,强制力和诱导力的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路径依赖的窠臼有待进一步突破。展望未来,教育行政部门、教指委和培养单位三主体需各就其位,凝聚改革最大合力;既要增强强制性改革的强制力,又要提升诱致性改革的诱导力;坚持连续性渐进式改革,推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斌贤  文东茅  翟东升  
通过梳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过程和试点工作的进展,总结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铁英  
以教育博士项目为例,简要回顾了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总结提炼卡内基教育博士项目改革的动因与特征,剖析了改革依循的工作原则与核心概念的内涵,揭示了其目的,即为了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独立性与严谨性。认为美国的改革行动对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走出一条具有特色、内涵式、高水平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邓涛  
介绍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教育专业博士培养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探索提出相关建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钟尚科  张卫刚  姚训  蒋慧  
研究了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招生、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学位论文等有关环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飞  车丽娜  
美国教育硕士培养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将教育硕士培养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大背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形式多样的教育硕士专业和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开设灵活多样的教育硕士课程,建立优质师资队伍等。其对我国教育硕士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教育硕士培养应体现教师的专业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应充分尊重市场需要,为社会提供亟须人才;教育硕士培养应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智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博士招生力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振刚  
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无论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还是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施,都需要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来承担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这些人才的特征是: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知识转移能力、技术整合能力、市场推广和团队沟通能力,他们在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晓芳  
从2010年开始,北京大学等15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开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试点招生工作。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个新型的博士学位。在研究了15个试点高校的招生简章、相关招生政策、文件及结合招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中突出的几个问题:招生指标调控过紧、招生领域如何逐渐开放以及与教育硕士招生领域的衔接、招生对象和报考条件不明确、入学外语水平考试如何把握、招生宣传的重点、招生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认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招生需要结合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来进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伟  裴旭  张淑林  
伴随着社会对高层次实践性工程“精英”人才需求的进一步增强及学位类型日益多样化、学位体系日趋完善的新形势,在我国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已渐成熟。笔者结合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从社会客观需求、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教育的可行性,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英姿  李雪辉  
认为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发展有其独具的逻辑和目标,从其发展脉络中总结经验与规律,查找问题与不足,是鉴往知来的基础。通过梳理国外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历程,指出其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规模扩大,认知深化,专、学区分,模式转变及质量提升等特征,也存在命名不一致、学位内涵与定位模糊及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发展的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东芳  赵琦琪  
正确认识美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统计口径是进行比较和借鉴的前提。为何美国有些博士学位难以界定是研究型学位还是专业学位?FPD、PPD能否被视为美国的专业博士学位?NSF、NCES、CGS三大权威机构是如何界定和统计的?简要回顾了美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历史脉络,梳理其基本属性,对主要争议进行了澄清和探讨。研究显示,产生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学科领域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的知识特性,即知识层次的高与低以及研究贡献于行业实践还是学科理论。美国的经验提示我们,在建设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时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科的知识特性,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着眼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霜  罗英姿  
博士专业学位因独特的职业导向性特征而区别于传统的博士学术学位,这引发社会大众对其教育功能的质疑。基于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数据,从个体职业发展视角出发,通过实证分析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对毕业博士职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对博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功能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博士专业学位不仅具有显著的生产功能,还具备一定的信号功能,专业学位博士生教育通过促进毕业博士人力资本增值进而促进其职业发展,且专业博士文凭对毕业博士的职业发展与地位获得具有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