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9)
2023(5422)
2022(3749)
2021(3421)
2020(2726)
2019(6067)
2018(6290)
2017(11214)
2016(6945)
2015(8037)
2014(8269)
2013(7279)
2012(6272)
2011(5688)
2010(5855)
2009(5302)
2008(5138)
2007(4754)
2006(4173)
2005(3986)
作者
(18585)
(15420)
(15300)
(14636)
(9763)
(7181)
(7153)
(5996)
(5948)
(5605)
(5189)
(5116)
(5042)
(4929)
(4796)
(4780)
(4752)
(4600)
(4557)
(4363)
(3944)
(3892)
(3862)
(3687)
(3466)
(3456)
(3422)
(3420)
(3264)
(3119)
学科
(20362)
经济(20337)
管理(12699)
(12367)
中国(9245)
(8694)
企业(8694)
(8363)
教育(6847)
教学(6702)
业经(6353)
理论(6340)
农业(5592)
(5267)
方法(5183)
地方(5037)
发展(4701)
(4684)
(4625)
数学(4227)
学法(4143)
教学法(4143)
数学方法(4111)
(4042)
产业(3880)
(3762)
学理(3608)
学理论(3608)
研究(3597)
信息(3470)
机构
大学(88759)
学院(88069)
研究(33363)
(29589)
经济(28692)
管理(27462)
理学(22629)
理学院(22300)
中国(22093)
管理学(21667)
管理学院(21512)
科学(20516)
(20424)
(17990)
师范(17835)
(17171)
(15904)
教育(15877)
研究所(15596)
(15082)
中心(14493)
师范大学(14372)
(13426)
北京(13399)
技术(13295)
业大(13045)
农业(12404)
(12215)
(11997)
职业(10999)
基金
项目(56775)
研究(46061)
科学(43905)
基金(36946)
(31983)
国家(31641)
科学基金(26167)
社会(26143)
教育(25017)
社会科(24524)
社会科学(24516)
(24022)
编号(21090)
(20699)
成果(18851)
基金项目(18798)
课题(16626)
自然(15451)
自然科(15108)
自然科学(15104)
自然科学基金(14813)
资助(14375)
(14173)
重点(13981)
(13205)
(12460)
项目编号(12234)
规划(12165)
(11908)
(11728)
期刊
(37182)
经济(37182)
研究(30480)
教育(29181)
中国(25399)
(16173)
学报(14293)
科学(12314)
农业(11385)
大学(11306)
管理(10604)
(10312)
技术(10218)
学学(9822)
职业(8034)
(7534)
金融(7534)
(6672)
业经(5958)
图书(5598)
(5513)
论坛(5513)
经济研究(5464)
技术教育(5182)
职业技术(5182)
职业技术教育(5182)
财经(5002)
问题(4871)
(4692)
国际(4449)
共检索到143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靓  杨汉麟  
为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美国教师职前培养项目被赋予了多元化的功能,包括提高教师质量、缓解教师紧缺、解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以及增进教师群体多样性等。相比之下,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虽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宗旨,但功能单一,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我国应完善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强部分学科的师资培养以及增进培养对象的多样性等,以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的多元化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健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在教师职前培养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政",引发了教师教育领域里的许多"激变"和"动荡"。许多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填补了亟待明确的政策空白,解决了悬而未决的政策难题,总体来说,"亮点"频现,充满"正能量",然而有些政策假设或指导思想不明确,方向出现了偏差,或指导思想虽无不当,但"想当然"意味太浓,无法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或指导思想模糊,似是而非,经不起检验。本文拟对我国现阶段教师职前培养几个出了偏差的政策假设进行拷问、分析,以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完善设计,促进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萍  何孔潮  
美国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自由与规范是其150余年发展历程的两大价值取向;标准本位的培养目标、基于认证的培养机构、多元取向的培养计划构成了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现实图景;基于社会正义的高质量诉求是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未来走向。我们可从中汲取精华并合理借鉴,以推动我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进一步变革与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亦华  
以大学的教师职前培养行为评价为研究之聚焦,系大学地位或使命变迁、大学行为缺失、大学评价现状综合考量的结果。从主体及其责任之属性出发,理想视阈的大学,应以教师职前培养的事业成就为学校目标;凸显思维的中国意识、学校意识、整体意识和教育学科引领意识;坚持以"成事"与"成人"的双向互动为方法选择;强调过程设计的时代意义以及前后递进关系。以此为观照,现实中的大学呈现明显的缺位、越位二元并存现象,全面、客观剖析这些现象,有助于实现大学由现实形态向理想形态的转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雅静  王雁  
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为教师素养和职前培养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美国将普通教师和特殊教师培养完全融合的"双证式"培养项目成为了目前美国主要推行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本文即以田纳西大学的早期教育教师培养项目为例,分析其基本理念和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需要提出了思考和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丹  
为了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满足残疾儿童发展的需要,美国越来越重视融合型教师的培养。美国要求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必须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必须拥有较好的合作技能,才能成为合格的融合型教师。在融合型教师的职前培训中举办培训合作技能的研讨会,以培养即将入职的融合型教师的合作技能,为入职后实施合作教学策略提供了参考结构和框架,为今后的合作教学提供方法和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邢克超  
国外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邢克超一在欧洲──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发祥地,随着教会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加强,教师自生自长、自由执业、一人一校的身份等现象逐步发生变化,或先后,或同时,或分别受制于宗教和政治权力,成为神职或公职人员,或同时具有双重身份。文艺复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菊  陈时见  
加拿大的教师培养非常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不仅是教师培养的核心内容,而且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重要前提。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加拿大的教育实习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评价多元,呈现出实践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大学教育课程和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有效整合。当前,加拿大的教育实习更加强调教育理论和学校实践的深度融合,特别注重大学与中小学及社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拓展,呈现出互惠合作的新趋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新涛  
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大学英语预备教师反思能力的行动研究表明,预备教师普遍缺乏具有学科特色的职前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改进措施是:帮助预备教师理解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大学英语"学科知识"的特殊性,提升"外语教师评价素养",提高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健  
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须立足优选生源这个前提,吸引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建立遴选乐教适教学生的标准和机制;须着眼过程,着眼师范生潜质、后劲,定位于"卓越培养"而非"培养卓越",造就合格教师;须突破核心素养,追寻本真价值,迈入首重情怀的正确轨道;须经得起公平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考验,面向大多数,建设新常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夏正江  
就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而言,主张师范院校大幅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数量与课时比例不切实际、论据不足。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关键要看能否满足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需求,即学会教学、学会设计与开发校本课程、学会育人和做班主任、学会评价、学会探究,以及是否体现了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的合理分工与一体化。职前教师教育应努力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教育知识、获得教育知识与应用教育知识、提升专业知能与培养职业信念之间取得平衡。以教师工作需求为导向,调整核心学习领域,优化课程模块,是当前改进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教育类课程的关键与重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侯德东  李天凤  陈广云  
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不仅承担着为当地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而且还承担着振兴当地基础教育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教师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从局部改进提高到全面系统创新的跨越,从而培养锻炼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各级各类的教师队伍。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多元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师教育应当着力思考、研究并在实践中回答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冰  郑晓梅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业院校、企业三方共育的共享空间构建,通过主体的交往理性与制度化参与,可克服现有三方伙伴关系流于形式、合作不深入等困境。三方主体通过真实、真诚、正确的对话,对共享空间的构建规则、运行规范、共同理念形成共识,落实了制度的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的关键要素。实现共享空间中的制度化参与,需要三方在协商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之上,缔结激励性与监督性的规则合约、构建具有市场与道德张力的培养标准、形成权利与义务共存的共同信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明  
美国经过多次师范教育改革,形成了多样化、系统化的职前教师素养培养模式,在诸多方面为国家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较大的支持。首先介绍了美国对职前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迁变历程,之后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美国培养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与途径,最后从加强师范生教育价值观与职业精神、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等角度出发,探索了美国职前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经验,并提出对我国职前教师专业素养教育的相关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五好  
当前对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存在技能化倾向,使得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趋于低狭;职前教育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开端,对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具有奠基作用,然而,当前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却存在职后化倾向。本文结合运城学院5年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经验,提出一些研究型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