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0)
2023(2833)
2022(2356)
2021(2325)
2020(2076)
2019(4716)
2018(4662)
2017(8670)
2016(4961)
2015(5825)
2014(5993)
2013(5836)
2012(5458)
2011(4799)
2010(5094)
2009(5131)
2008(5931)
2007(5253)
2006(4534)
2005(4219)
作者
(14430)
(11853)
(11765)
(11421)
(7673)
(5748)
(5572)
(4668)
(4573)
(4531)
(4143)
(3897)
(3806)
(3735)
(3671)
(3646)
(3624)
(3461)
(3385)
(3384)
(3114)
(3082)
(2946)
(2865)
(2674)
(2659)
(2650)
(2545)
(2537)
(2412)
学科
管理(17512)
(15568)
(15113)
经济(15084)
(14937)
企业(14937)
(9045)
(7821)
财务(7813)
财务管理(7796)
企业财务(7205)
方法(6685)
(5881)
数学(4932)
数学方法(4780)
理论(4159)
会计(3774)
(3765)
中国(3679)
业经(3623)
(3325)
贸易(3320)
(3244)
教育(3230)
(3183)
(2984)
银行(2978)
(2851)
教学(2616)
(2590)
机构
大学(73473)
学院(72380)
管理(24654)
(23933)
经济(23232)
研究(22894)
理学(20598)
理学院(20348)
管理学(19875)
管理学院(19738)
中国(18741)
(16984)
(16457)
科学(14112)
(12815)
(12172)
财经(11994)
(10929)
师范(10828)
研究所(10741)
北京(10711)
中心(10606)
(10582)
(10216)
会计(9736)
(9631)
业大(9084)
师范大学(8750)
财经大学(8450)
技术(8082)
基金
项目(39418)
科学(29926)
研究(29781)
基金(27422)
(23502)
国家(23249)
科学基金(19431)
社会(17549)
社会科(16438)
社会科学(16433)
(14935)
教育(14811)
基金项目(13985)
编号(13128)
(12875)
成果(12749)
自然(12495)
自然科(12197)
自然科学(12193)
自然科学基金(11981)
资助(11840)
课题(9131)
重点(8985)
(8984)
(8834)
项目编号(8825)
大学(7954)
(7841)
教育部(7710)
(7630)
期刊
(30065)
经济(30065)
研究(23856)
(19415)
中国(17139)
教育(12119)
学报(11852)
会计(11335)
科学(9494)
(9378)
管理(9356)
大学(9230)
学学(8272)
财会(8174)
农业(6481)
财经(6361)
(6204)
金融(6204)
技术(5605)
通讯(5554)
会通(5541)
(5395)
(5002)
(4624)
图书(4593)
经济研究(4470)
(4116)
业经(4085)
(4065)
国际(3981)
共检索到120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永生  卢桂荣  
2008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备受关注。分析美国救市法案的公允价值议题和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的责难,发现前者本欲减轻金融机构某些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压力,却将矛头指向仅提供计量和披露方法的SFAS157,后者则将确认巨额次贷减值损失的原因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论文认为这些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存在明显的谬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合成谬误不是一个新词,却是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常用的高频词。2021年我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甚至一度出现缺煤、缺电的情况,一些人用合成谬误来检视政策选择。所谓合成谬误,是指仅仅对局部而言是对的,便认为对总体也必然是对的。事实上,有很多东西,微观上看是对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莱谢克·巴塞罗维奇  王燕燕  
人们在分析和评价中东欧国家经济转轨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时,常常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本文指出了这些谬误、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正确观点,并以波兰为例证,对“渐进式改革”的支持者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是当前国际会计的热点问题。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30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本文对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准则应用的拓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历史,分析其应用现状,为我国会计准则中进一步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邢精平  
公允价值会计能更好地反映经济环境,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然而,在有限理性的金融市场中,公允价值的广泛使用使会计信息已成为市场趋势的追随者,其独特的顺周期效应可能加剧市场趋势,使会计信息的负面作用愈加明显,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并且正在改变金融机构的行为。在当前价格波动率上升的背景下,公允价值预测价值的功能正在减弱,而复杂定价模型的广泛使用使会计远离了可靠性原则。未来应进一步关注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为降低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一些例外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世驰  陈炳辉  
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客观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在资产计价究竟是价值还是价格的问题上 ,价值计量与价格反映并不矛盾。从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以来 ,资产计价就是价值计量 ,而价值计量的结果是价格。对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的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会计的真正创意有两点 :一是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 ,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客观价值 ;二是资产计价必须立足于现在时点 ,坚持动态的反映观。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反映从静止观点向运动观点转变的开始 ,是科学的会计反映观的开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理智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阐述的"乘数原理"含义谬误,需要推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殿超  
长期居统治地位的自由贸易理论建立在比较优势论之上。比较优势论缺少一个关于分工过程的理论 ,由于没有正确定义比较利益 ,贸易理论误认为 ,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也能实现分工。从决定分工的因素和贸易均衡看 ,起决定作用的是绝对优势和绝对价格 ,而非比较优势和相对价格。由于有绝对优势 ,就有比较优势 ,许多分工表面上看是比较优势决定的 ,实则是其背后的绝对优势决定的。正是这些错觉才产生了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不过是经济学中流行了近 2 0 0年的一个误会 ,自由贸易理论必须退回到绝对优势论。这样 ,那些只有比较优势而无绝对优势的贸易就应该实行贸易保护 ,并非比较优势下的所有自由贸易都对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仁君  
长期以来,“斯密教条”被作为一种谬误而受到批判,主要的批判理由是,斯密没有区分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丢掉了年产品中的不变价值部分;以及斯密通过“总收入”和“纯收入”的概念,把丢掉的商品的不变价值部分又从后门悄悄地塞了进来。本文的分析表明,在“斯密教条”中斯密并没有丢掉年产品中不变价值部分,而在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中,社会总产品却包含了重复计算的部分;斯密划分“总收入”和“纯收入’的分析也不存在漏洞。“斯密教条”对后人的影响很大,斯密以后又有不少经济学家重新探讨了“斯密教条”的问题,“斯密教条”已成为当代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斯密教条”不是谬误,而是科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张文中  
本文通过对理论之局限和实证之谬误的讨论发现:(1)借助于代表性代理人假说、完全信息假说、同质性假说等,宏观经济学把建立理性基础上的个体需求方程、供给方程当作总需求方程和总供给方程,金融资产定价理论把个体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当作市场定价模型,回避了异质经济人行为的加总问题,失去了解释现实的功能。(2)引进异质经济人假说后,宏观总供给函数并不能从微观供给函数的加总推导出来,资本资产的市场定价模型也不能从异质个体的定价模型推导出来,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3)由于异质性、模糊性和非线性混沌现象的存在,建立在概率意义下的大量理论模型具有不可实证性。本文认为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需要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明锋  
本文在对公允价值概念、运用范围和社会叙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涉及公允价值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德宏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一直是计量的主要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急剧波动,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使按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个体经济资源账面价值已严重偏离了其市场价值,影响了经济决策者的正确决策。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一种抛弃了成本计量观,更能反映会计个体经济资源价值的计量属性应运而生,这就是公允价值。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一)公允价值的基本概念。从字面上讲,"公允"二字是道德上的范畴。但会计当中涉及很多估计,使用"正确"一词太过呆板,它给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旺军  
在资本市场占据资源配置主导地位的时代,会计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事实证明了以历史成本为主的会计计量模式不能满足会计的本质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会计所处的环境和会计本质,证明了公允价值作为现代会计计量属性的必然性,并依据公允价值的抽象性,对公允价值应用中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传棋  
为了研究出现谬误回归时回归方程中相关参数及统计量的极限分布与样本特征,文章在泛函中心极限定理的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两个独立的随机游走序列进行了大样本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出现谬误回归时,R2、DW统计量、α、t(α)、β、t(β)的极限分布不再满足正态性,样本特征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R2的极限分布呈现低峰、薄尾、右偏的特征。随着样本容量得增加,DW统计量依概率收敛于0,α、t(α)、t(β)并不会收敛于某一个常数,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发散的,而β却是收敛的,样本的扩展使得R2>0.5的频数不断的增加,所以增加样本容量不能有效解决或者弱化谬误回归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