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2)
- 2023(4592)
- 2022(3696)
- 2021(3524)
- 2020(3007)
- 2019(6890)
- 2018(6798)
- 2017(12946)
- 2016(6680)
- 2015(7266)
- 2014(7170)
- 2013(6718)
- 2012(6099)
- 2011(5517)
- 2010(6100)
- 2009(6212)
- 2008(5058)
- 2007(4169)
- 2006(4047)
- 2005(3969)
- 学科
- 融(25195)
- 金融(25195)
- 银(21956)
- 银行(21956)
- 济(21534)
- 经济(21497)
- 行(21433)
- 业(16508)
- 管理(15745)
- 中国(15330)
- 企(15019)
- 企业(15019)
- 制(11818)
- 中国金融(10906)
- 财(10220)
- 体(7804)
- 体制(7015)
- 业经(6620)
- 地方(6463)
- 务(6362)
- 财务(6348)
- 财务管理(6336)
- 企业财务(6149)
- 方法(6117)
- 农(5902)
- 数学(5447)
- 度(5423)
- 制度(5422)
- 数学方法(5394)
- 理论(5127)
- 机构
- 大学(81838)
- 学院(81038)
- 济(37142)
- 经济(36343)
- 中国(31404)
- 研究(30612)
- 管理(27072)
- 理学(21918)
- 财(21865)
- 理学院(21700)
- 管理学(21425)
- 管理学院(21251)
- 京(17264)
- 银(16684)
- 银行(16118)
- 财经(15882)
- 中心(15859)
- 融(15592)
- 金融(15312)
- 行(15145)
- 所(14809)
- 经(14444)
- 科学(14284)
- 人民(13624)
- 研究所(12992)
- 经济学(12989)
- 江(12607)
- 国人(12302)
- 中国人(12228)
- 中国人民(12124)
- 基金
- 项目(46693)
- 研究(39018)
- 科学(36381)
- 基金(32838)
- 家(27046)
- 国家(26757)
- 社会(25079)
- 社会科(23839)
- 社会科学(23833)
- 科学基金(22788)
- 教育(18614)
- 省(17905)
- 编号(16578)
- 基金项目(16460)
- 成果(15407)
- 划(14879)
- 资助(13569)
- 课题(11996)
- 自然(11869)
- 性(11734)
- 自然科(11599)
- 自然科学(11596)
- 自然科学基金(11391)
- 部(10909)
- 重点(10902)
- 融(10894)
- 发(10753)
- 项目编号(10683)
- 制(10559)
- 国家社会(10497)
共检索到146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一、美国政治的三十年轮回已故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在1986年出版的《美国历史的轮回》一书中,描绘了美国政治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循环,指出美国政治总是在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大政府和小政府的两端之间徘徊,其周期是大约三十年的一个代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红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克文 周朔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澳大利亚《月刊》(Monthly)杂志2009年2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长篇论文,系统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经济理论根源,认为过去主宰西方世界30余年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至此宣告破产。西方国家应借此契机强化政府职能,增加市场干预,强化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勇
对经济学者来说,当下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极富挑战的时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更多是防过热、防通胀,重点是抑制蓬勃的增长动力不至失控,增长几乎不用担心。危机过后,可谓新旧问题交织,长期短期矛盾杂陈,国际国内互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概括来说,这几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对危机传导链条的逆推式探究表明,在泡沫破裂、泡沫形成这两个关键阶段的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根源,即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美国政治的右转,新自由主义开始盛行,从而导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朝着不利于前者的方向大大倾斜。在住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泡沫逐渐成形。然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供给只是暂时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了支付手段,却无法解决实际收入与真实购买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正是由于缺乏实际收入的支撑,泡沫最终破裂,引发了本次金融危机。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决之道在于,平衡收入分配、提高社会保障力度、使经济增长的果实能够惠及广大中低收入阶层。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泡沫 过度消费 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元 程家瑜 王革 张俊祥 许晔 韦东远 李振兴 孟弘
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革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至今已近40年。近一段时期出现的几次金融危机特别是今年的金融危机是否预示着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报告分析了5次技术变革的一般性特征,技术变革过程中所伴随的金融危机,尤其是当前金融危机的成因,对信息、生物、纳米、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判断,绘制了未来主要技术发展路线图。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技术变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 徐琛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虚拟化两方面讨论了公允价值产生的必然性,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逻辑基础,讨论了公允价值的问题,从披露层面、会计层面、监管层面和从业人员层面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安毅
自1929—193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至今,国际上不断发生金融危机。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使全世界再次感受到大型危机的破坏力。对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并且迅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受到本次危机的冲击更加明显。历史表明,每次危机都紧随着一场广泛的社会经济变革,我国应深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的复杂形成机制,并根据本国国情,积极调整发展思路,稳步推动金融乃至全社会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改革 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绵茂 欧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前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金融监管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2007年由美国引起的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导致美国通过立法对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机制的变革,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变革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及其监管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
金融监管模式 目标导向 金融风险 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龙 许明朝
在过去数十年里,数量金融革命产生的模型在为金融机构提供衡量和控制风险工具的同时,也使许多国家的监管者将防控金融风险之重任托付给金融机构的模型,新巴塞尔协议还将规制资本的确定以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实行"外包"。这场金融危机宣告了这些风险模型的失败。究其原因,这些模型存在着设计缺陷和实施缺陷。风险模型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作为模型基础的假设存在缺陷,风险模型在进行预测时做出了不切合实际的假设。此外,人们在实施这些模型时也存在误差,如输入风险模型的信息有误等。故对风险模型做出的预测宜作为风险管理的参考,而不宜作为圭臬,金融监管机关更不宜以此推脱监管责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仿强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对其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资助政策体系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的复苏,值得我国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加以借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苗迎春 周茂荣 杨继梅
2007年,一场由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系列华尔街银行危机拉开了世纪金融风暴的序幕。面对战后空前的大危机,各国政府联手应对,几乎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培训班全体学员 李虹 赵宗华 赵宗滨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各国迅速、有力的措施阻止了金融危机的深化,避免了经济步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发端于次贷,但本质是美国实体经济扭曲的增长方式"低储蓄、过度负债"所致。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缺陷。应对全球的经济动荡,中国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需要运用税收、信贷政策维系市场的稳定,银行需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也要坚守审慎的原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增长方式 住房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