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384)
2022(2113)
2021(2267)
2020(1978)
2019(4474)
2018(4574)
2017(8816)
2016(5205)
2015(6202)
2014(6380)
2013(6126)
2012(6139)
2011(5462)
2010(5919)
2009(5779)
2008(6136)
2007(5763)
2006(5276)
2005(5193)
2004(4618)
作者
(15680)
(12974)
(12881)
(12495)
(8255)
(6350)
(5967)
(5040)
(4975)
(4905)
(4462)
(4367)
(4196)
(4115)
(4099)
(3915)
(3871)
(3870)
(3791)
(3779)
(3357)
(3221)
(3133)
(3077)
(2949)
(2922)
(2911)
(2792)
(2775)
(2631)
学科
(17761)
经济(17712)
管理(14828)
(13100)
(11163)
企业(11163)
(6273)
(5975)
中国(5812)
方法(5806)
(5704)
(5396)
教育(4920)
数学(4362)
理论(4243)
数学方法(4122)
(4067)
银行(4061)
(3976)
贸易(3961)
业经(3938)
(3851)
(3818)
(3675)
(3658)
财务(3637)
(3635)
金融(3635)
财务管理(3617)
农业(3547)
机构
大学(78300)
学院(75842)
研究(28645)
(27328)
经济(26483)
管理(24189)
中国(23686)
理学(19176)
理学院(18895)
管理学(18319)
(18261)
管理学院(18170)
科学(17342)
(16023)
(15844)
研究所(13810)
中心(13345)
(13267)
(12728)
(12657)
北京(12616)
师范(12565)
财经(11292)
(10926)
师范大学(10136)
(9996)
农业(9797)
业大(9738)
(9686)
(9533)
基金
项目(38834)
研究(30101)
科学(29097)
基金(26172)
(22336)
国家(22094)
科学基金(17681)
社会(17237)
社会科(16011)
社会科学(16004)
教育(14993)
(14708)
成果(13892)
编号(13408)
(12850)
基金项目(12790)
资助(12062)
自然(10802)
自然科(10553)
自然科学(10550)
自然科学基金(10336)
课题(9973)
重点(8838)
(8811)
(8698)
(8677)
项目编号(8318)
大学(7898)
(7777)
(7531)
期刊
(39664)
经济(39664)
研究(28551)
中国(19592)
教育(15411)
(13489)
(13473)
学报(12569)
管理(10668)
科学(10536)
(10153)
金融(10153)
大学(9927)
农业(8964)
学学(8739)
技术(6484)
财经(6162)
图书(5626)
业经(5531)
(5423)
(5270)
经济研究(5249)
国际(5230)
问题(5222)
世界(4879)
(4392)
书馆(4263)
图书馆(4263)
(4187)
(4168)
共检索到137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祝灵君  郭玥  
在一些学者眼中,仿佛只有马克思主义政党才重视"党的建设",其实不然。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文章研究发现以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美国为例,其执政党也重视党的建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共和党比民主党更重视党的建设,民主党在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也开始重视党的建设。两党对党的建设的重视程度取决于选举的压力,当然也会对选举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文章认为,当前,美国政党政治正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抓党建不失为共和党、民主党应对这些挑战的一个正确选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会欣  
本文从大众传媒的一般逻辑入手 ,分析大众传媒对美国政党政治所造成的冲击。在传媒的冲击下 ,美国政党政治走向衰落 ,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下降 ,而大众传媒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欲控制美国政党政治的衰势 ,政党必须适应媒体时代的要求 ,协调好自身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鲁慧  宋国华  
就推动韩国政治转型的直接因素来说,韩国政党无疑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然而国内的韩国学研究当中,长期以来,人们却忽视乃至刻意回避了韩国政党在民主政治转型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尝试着对韩国政治转型过程中政党这一"隐形的力量"所具有的民主化功能进行了初步地考察和分析,并将这种研究视角推及到了整个东亚地区,以期表明这种研究成果的地区规律性,及其地区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国伟  
贸易问题是美国政党斗争的焦点之一。随着两党所代表利益的变化,美国两大政党对贸易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本文拟揭示美国两大政党贸易立场的变化及其根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日共作为一个反对党,一直保持活跃状态,将政党政治体制内的议会斗争和体制外的社会大众运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扩大自己的力量与影响,从而有力地影响了自民党的统治。日共凭借合法地位和权力,在日本政党政治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中屏  
韩国政党政治具有限定动态多变的特征,“六共”前属非制度性,其后步入轨道,对其研究需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韩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强烈的排斥性,基本为保守主义政党独占,各政党名称及人员结构无论如何变更,均在其左右间转移,能否取得政权,全在于是否通过“统合”克服危机、压制对手。进入21世纪韩国进步势力有所上升,但“新右派”崛起引人注意;作为民正党直系的“国民力量”是保守阵营右翼,尹锡悦政府运行一年多后已呈“朝小野大”的执政格局。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彦敏  
以色列多党制的政治制度缘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之后经历了从工党主导到工党和利库德集团竞争对峙,再到政党政治碎裂化的发展历程。政党政治在以色列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促进了其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以色列的多党制受移民社会、单一比例代表制、总理直选法案和经济结构变迁四个因素的影响。以色列当前多元性的移民社会、复杂性的族群矛盾、紧张的地缘环境、犹太民族的特殊宗教属性和以色列国家的犹太民族属性,使以色列的政党政治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和社会的党派林立、分化组合频繁、碎裂化格局日益明显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剑  
中间选民现象在台湾的政治选举中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台湾“中间选民”一词的使用相当混乱 ,经过对台湾“中间选民”的语义和语境的分析 ,可以看出台湾的选民分布在主要议题的坐标上 ,呈中间凹陷双峰状。形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台湾族群政治的兴起与发展。这一状况可从台湾“中间政党”立足失败得到旁证。台湾族群政治是一个历史过程 ,其中间选民将会经历分离和逐渐回聚的过程。但这一回聚已经不会回到原先的“中间点”。随着泛蓝阵营的自我修正和民进党对台独立场的坚持和宣导 ,台独在台湾已经不再被选民视为极端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洁  殷悦  
本文针对日本长期以来坚持的高米价政策,分析了日本大米保护政策的发展过程,探讨了日本农协、政党选举在大米保护政策上的利益链,指出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压力下,安倍政府试图对农协垄断地位进行改革,但这种不触及农协垄断地位与体制的改革,只是为了加入TPP的一种表面妥协,改革的前景尚不明朗。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璡  
在苏丹政坛上出现过的政党大致可以分为宗派政党、左翼政党、政治伊斯兰政党、地区政党和政权党五种类型。从政党体系的角度看,苏丹经历过多党制、一党制和政权党主导下的多党制三种政党体系。多党制是殖民时代延续下来的政党体系,体系中的主导政党是宗派政党。后两种政党体系是军队干政后建立的,这一过程涉及政党与军队的“共谋”。政党在军队干政中扮演了积极角色,主动引入军队的力量以打击政治对手或追求自己的政治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党之间非制度化竞争的表现。从长期来看,军队的介入削弱了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制度化功能。自巴希尔执政以来,政党的社会基础逐渐流失,政治代表与表达功能弱化。与此同时,各类社会组织开始发挥本应由政党行使的代表和表达功能。这些组织通过非制度化方式参与政治,它们的兴起是苏丹社会泛政治化的表现。在泛政治化社会中,政党作为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的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谢志恒  张经纬  
埃及政党政治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发展。埃及是一个青年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青年在埃及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埃及固有的历史、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尤其是纳赛尔以来新型威权主义主导的政治传统和代际矛盾,制约着埃及青年的政治参与。政党作为埃及青年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不仅未能使埃及青年实现政治理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政治参与。青年政治参与问题正日益成为影响埃及民主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万胜  
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演变历程的最大特点就是联合政党时代的到来和新一党优位制的初创,并体现出政党政治的世代交替性。在政治改革潮流中,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国家主义思潮在抬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守刚  郝煜华  
本文将当今世界主要政党的财政类型概括为捐赠型、党费型、党产型、国家补贴型和混合型等,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捐赠型、国家补贴型、混合型三种不同政党财政的资金来源与制度缺陷,最终引出有关政治文明和政党建设的一些有益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玉波  刘勇恒  
俄/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了多党联合政权,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向了一党统制。但这条路终究没有走通。苏共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而走到其历史的尽头,俄共则随着俄罗斯多党制的确立而浴火重生———虽然处境艰难,却也不失为俄罗斯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苏/俄政党政治的演变说明,只有基于合法竞争的适应政治民主潮流的政党政治,才有生命力;政治权力的垄断不仅会侵犯作为权力所有者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对权力的垄断者也是绞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春满  
文章对中西政党政治的实践、研究范式和方法进行了理论反思。中国与西方的政党政治实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实践层面,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是西方政党政治是一种竞争性的体制,而中国是合作性、非竞争性的政党体制。因为实践层面的差异,国内学者和西方学者在政党政治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上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的"竞争"范式促使学者不断挖掘政党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主要依赖定量的方法来把这种紧张关系具体化。中国的"合作"范式鼓励学者努力探索政党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主要利用质性的方法对这种和谐关系进行抽象概括。文章指出,中国与西方的政党政治都是被竞争与合作共同裹挟的政治实践,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中国是典型的全时竞合关系体制,而西方是典型的分时竞合关系体制。这个理论反思为我们构建一个广义的政党理论提供了新的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