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3)
2023(10501)
2022(9104)
2021(8357)
2020(7027)
2019(16635)
2018(16306)
2017(31700)
2016(17416)
2015(19781)
2014(20088)
2013(20303)
2012(19522)
2011(17952)
2010(18326)
2009(17195)
2008(17306)
2007(15940)
2006(14236)
2005(13387)
作者
(52690)
(44025)
(43940)
(41839)
(28021)
(21151)
(20338)
(17203)
(16647)
(15857)
(15066)
(14592)
(14149)
(14137)
(13937)
(13674)
(13315)
(13006)
(12773)
(12688)
(11126)
(10960)
(10816)
(10043)
(10037)
(10003)
(9929)
(9828)
(8994)
(8886)
学科
(81079)
经济(81001)
(44782)
管理(42998)
(33684)
企业(33684)
方法(31745)
数学(27903)
数学方法(27699)
中国(24050)
(24014)
地方(22605)
(20201)
贸易(20189)
(19939)
银行(19910)
(19637)
(19081)
(18879)
(18368)
业经(17452)
农业(16092)
(15906)
金融(15904)
(14888)
(13097)
地方经济(12461)
(12062)
(11612)
制度(11607)
机构
大学(255632)
学院(255072)
(111097)
经济(108733)
研究(93637)
管理(93041)
理学(77581)
理学院(76619)
中国(76027)
管理学(75454)
管理学院(74958)
(56217)
科学(55750)
(51752)
(49349)
(48812)
研究所(44290)
中心(43278)
(41763)
财经(39824)
农业(38320)
业大(37258)
北京(36427)
(35949)
(35508)
师范(35178)
经济学(34926)
(33544)
(32850)
经济学院(31651)
基金
项目(157294)
科学(122272)
研究(116955)
基金(111437)
(96462)
国家(95593)
科学基金(80132)
社会(73459)
社会科(69703)
社会科学(69680)
(62371)
基金项目(58379)
教育(53375)
(52488)
自然(49380)
编号(48417)
自然科(48166)
自然科学(48150)
自然科学基金(47269)
资助(46466)
成果(40691)
(39896)
重点(35851)
(35225)
课题(34160)
(32386)
发展(32315)
(31766)
创新(30392)
国家社会(30052)
期刊
(131355)
经济(131355)
研究(83867)
中国(56730)
(46475)
(39707)
学报(39023)
(37844)
金融(37844)
科学(35736)
管理(33779)
农业(30126)
教育(29956)
大学(29287)
学学(27152)
业经(22299)
技术(22254)
经济研究(20849)
财经(20131)
问题(18198)
(17251)
(16684)
(16540)
国际(15210)
技术经济(13697)
世界(13650)
理论(13036)
商业(12766)
图书(12761)
统计(11714)
共检索到414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成十  
本文从美国投资银行巨头经营、管理模式出发,分析它们崩溃的原因,揭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特点。文章集中分析了美林、雷曼等华尔街投行巨头崩溃的原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投行巨头崩溃的原因在于它们的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金融市场的巨大变化。本文认为,传统的独立投资银行经营方式受到现代金融市场的很大挑战,已经不能适应全球化中的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市场的变化,必须进行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成十  
本文从美国投资银行巨头的崩溃出发,来揭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特点。文章集中分析了贝尔斯登、雷曼等华尔街投行巨头的崩溃过程以及政府的危机对策。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投行巨头全面崩溃。为了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不同的投行巨头采取了不同的对策。本文分析了美国政府危机对策目标、相互关系和缺陷以及应该吸取的教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危机对策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有效地阻止危机蔓延,稳定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亮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在美国从事商业活动发展极为迅速。以西海岸的大城市洛杉矶为例,据中国银行洛杉矶分行统计,到目前为止,在该市的中资企业已有120多家。中资企业发展海外投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生产社会化发展到国际化的必然产物。一、影响投资方式的重要因素根据美国公司法、合伙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现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分述如下: 1.商业因素。企业从事海外投资的出发点是比较成本理论。到外国投资,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利用当地的比较优势,从而获得比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彬村  
中国第一个纸币周期开始于11世纪初期,结束于15世纪前期。与宋、金、元三朝的纸币在王朝末期崩溃的情形迥异,明朝纸币在王朝财政健全国力兴盛的时候崩溃掉。明朝纸币的崩溃肇因于两个错误的政策:不兑换(inconvertible)纸币政策,与保守退缩的纸币发行政策。不兑换纸币政策让人民对大明宝钞信心不足,注定它要走向贬值。保守退缩的发行政策加速宝钞的贬值,最后完全给白银取代。明朝纸币的崩溃开启此后四百多年的银铜双元金属货币制(bimetallism)的时代,给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庄乾志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持续近两年,大批的金融机构纷纷倒下。长期以来美国引以为豪的华尔街五大投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两家——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昔日的华尔街投行神话由此破灭,独立投行模式彻底崩溃。由于华尔街经常作为美国投资银行业的代名词,我们将美国投资银行业崩溃的现象称之为华尔街危机。在这场巨大危机的背后有着众多原因,专家学者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欢丽  李石凯  
中国概念股是美国证券市场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证券市场业绩表现突出,投资人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2 0 1 1年以来,一部分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受到美国做空机构的狙击并波及整个中国概念股。本文认为中国崩溃论是解释中国概念股普遍受到狙击的重要变量,理由有三:其一,中国崩溃论的高潮与美国做空机构对中国概念股的狙击几乎同时出现,并不是巧合;其二,如果没有中国崩溃论作为基础,一小部分在美国并不具备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做空机构无法影响整个中国概念股的运行;其三,有数据显示,一部分中国崩溃论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狙击中国概念股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国崩溃论的影响并不只为做空机构狙击中国概念股...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唯  
日本“气泡经济”崩溃后的资本输出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李唯进入90年代,支撑日本经济的“气泡”终于破灭了,日本经济因之陷入了低谷,作为日本对外经济关系支点的资本输出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一、“气泡”崩溃后资本输出的新变化进入90年代,日本资本输出一反80年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伟  
班级崩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小学教育中新出现的一种病理现象,其事态越来越严重。本文就班级崩溃问题的表征及其成因、解决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期望借此引起人们对建构小学教育的理想形态的思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轩  
国内学者对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及其崩溃问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实际上,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往往伴随着房地产价格高涨甚至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未必导致泡沫经济,也不必然发生崩溃,而是可能通过有效释放或挤出加以消融。日本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房地产泡沫,源于没有刚性需求的房地产炒作,其最终"崩溃"并不是泡沫爆裂后房地产价格的断崖式下跌,而是在日本政府直接干预下的逐渐挤出,并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缓慢下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司徒文  
世界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各种基本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和形态。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否,取决于世界舞台上的各种基本力量及相互关系这两个基本要素的状况改变与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之所以被称为两极格局,就在于诸多强国在战争或被彻底摧毁而在国际舞台上销声匿迹,或受重创而无可奈何地依赖别人。美国和苏联成为战后世界绝无仅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两个大国,并且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与对立,各自构筑并领导着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集团相对峙,它们之间的紧张或缓和直接左右着战后的世界局势。尽管这一基本格局也不断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而削弱,但是战后40多年来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明伟  
面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是目前较现实的选择。什么是农业经营方式?以前仅有的一些研究都没有和农业生产方式相联系来探讨,从而忽略了农业经营方式的丰富内涵。其实,生产方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农业经营方式具有农业经营技术条件、农业经营权力结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三层含义的必然性,并且层次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特征鲜明的完整系统,为目前农业经营方式的灵活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阎敏  
中国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已10年有余,但其效果从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很不明显。笔者试图对近10多年来中国 FDI 的经营方式变化情况及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求解问题的答案,并据之为中国今后合理发展 FDI 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关静怡  朱恒  刘娥平  
东方财富股吧等股票论坛日渐活跃,反映了投资者对获得上市公司真实、完整、及时信息的强烈需求。尽管股吧有助于促进信息传播,但仍是非正式的信息发布平台,股吧评论本质上是一种模糊信息。为探明股吧评论的信息含量,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股吧评论对股价崩溃风险的影响,以及同样属于模糊信息的分析师跟踪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股吧评论分歧越小,股价崩溃风险越大,并且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在上述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股吧评论影响股价崩溃风险的路径和机理,既丰富了股价崩溃风险成因的研究,也揭示了股吧评论、分析师跟踪等模糊信息的信息含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皓文  赵晓磊  王煜  
从西方发达国家泛起并向全球蔓延的逆全球化浪潮,表面原因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试图通过一系列逆全球化操作达到维持和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的目的,然而其本质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而导致的。由资本逻辑驱动的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并激化,从而内生出了与其相伴相生的"逆全球化"现象,从自身内部不断地"否定"自己。当前逆全球化现象的本质是对由资本逻辑驱动的经济全球化的否定,这恰恰证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中国所开启的新型经济全球化秉持平等、合作、共赢的原则,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并凸显了政府对资本的有效规制和引导,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全球化的扬弃和超越,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它必将随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在世界范围内的此消彼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全球化,并走向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全球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磊  倪旸  
文章在均值-方差二维视角下加入时间维度(即股价崩溃风险),筛选了适合中国股市的崩溃风险衡量指标,构造出包含市场收益率、崩溃风险、市值因素、市净率因素的四因素模型。通过对A股市场2011—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股价崩溃风险显著地影响了股票的超额收益率,两者之间是强烈的负相关关系。在股市崩溃期间,投资者对个股崩溃风险偏好的变化造成恐慌式的抛售行为,最终因流动性不足导致股市崩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