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2)
- 2023(6109)
- 2022(5097)
- 2021(5249)
- 2020(4133)
- 2019(9926)
- 2018(9930)
- 2017(15437)
- 2016(9826)
- 2015(11370)
- 2014(11925)
- 2013(10696)
- 2012(10090)
- 2011(9378)
- 2010(9971)
- 2009(9069)
- 2008(8868)
- 2007(7858)
- 2006(7445)
- 2005(7350)
- 学科
- 济(26638)
- 经济(26594)
- 管理(21828)
- 教育(20812)
- 业(20204)
- 企(17180)
- 企业(17180)
- 中国(16081)
- 技术(12699)
- 制(10022)
- 教学(9901)
- 理论(9522)
- 农(8608)
- 学(8470)
- 方法(7903)
- 财(7768)
- 体(7219)
- 数学(6661)
- 数学方法(6470)
- 业经(6396)
- 银(6219)
- 银行(6208)
- 行(6044)
- 体制(6023)
- 技术管理(6023)
- 融(5919)
- 金融(5919)
- 发(5643)
- 农业(5440)
- 研究(5339)
- 机构
- 大学(127794)
- 学院(121605)
- 研究(53173)
- 济(43462)
- 经济(42182)
- 管理(36775)
- 中国(35666)
- 教育(33224)
- 京(30754)
- 理学(29392)
- 范(29250)
- 师范(29109)
- 科学(29033)
- 理学院(28904)
- 管理学(28286)
- 管理学院(27990)
- 所(27209)
- 师范大学(24238)
- 研究所(24156)
- 中心(23419)
- 财(23098)
- 江(22914)
- 北京(21404)
- 技术(19823)
- 院(18844)
- 职业(17928)
- 农(17745)
- 州(17685)
- 财经(15886)
- 省(15026)
- 基金
- 项目(69375)
- 研究(61818)
- 科学(54865)
- 基金(44244)
- 教育(37998)
- 家(37652)
- 国家(37145)
- 社会(34640)
- 社会科(32412)
- 社会科学(32406)
- 科学基金(29987)
- 编号(28797)
- 省(28207)
- 成果(27946)
- 划(26300)
- 课题(24332)
- 基金项目(21503)
- 年(21034)
- 重点(17802)
- 资助(17688)
- 部(17551)
- 规划(17449)
- 性(17161)
- 项目编号(17132)
- 发(16423)
- 自然(16069)
- 教育部(15786)
- 自然科(15675)
- 自然科学(15672)
- 创(15383)
共检索到232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向阳
通过追溯美国制度化技术教育的演进历程,初步厘清美国技术教育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即技术教育孕育期、探索期、转变期、发展期。每一阶段均呈现为不同的技术教育范式,即手工训练、手工艺教育、美工教育、工艺教育以及当代技术素养教育范式。文章分析了美国技术教育的起源和历史背景,阐述了技术教育的发展脉络,揭示了技术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获得合法性和社会认同的历史。
关键词:
技术教育 技术素养 历史考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玲 周仕德
关注课程对加强职业教育研究、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成果为来源文本,对文献考察发现,近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经历了零星散点、初步探究、崛起发展、提质扩容四个阶段,成果样态呈现如下特征:新时期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成果显著,渐增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问题探讨,形构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稳定群体,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视域多样,渐趋凸显课程研究实践影响。今后需要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研究、职业教育课程本土思想挖掘、职业教育课程育人关联研究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研究 发展轨迹 成果样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可平
技术课程是近年来国际课程研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上一些学者和研究者在对技术课程的目标、内容及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阐述这些方面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技术课程 技术素养 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张帅
好教师形象是教师研究中一个具有统领性的概念,只有纳入到这一概念框架之中,有关教师的研究才有生长的基点。基于课程价值观念变迁的视角对好教师形象展开研究,我们发现,随着课程概念从"一套规范和作为教材的教科书",到作为过程的课程观念日渐流行,再到对课程的"学程"的强调,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经历了从"教师教课程"到"教师研课程"再到"教师研课程"的深化和变迁;与之相呼应,好教师形象也发生了从"教书匠"到"研究者"再到"反映的实践者"的更迭。研究指出,为了保障"反映的实践者"这一新型好教师形象得以实现,首先,要从根本上动摇"教师教课程"的机制;其次,重视诱变事件的诱导力量;再次,重新审视学徒制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慷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职业教育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望百年,职业教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实现了依法办教;学科地位逐步确立,职业教育学走向成熟;从初创到系统,逐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展望未来,需要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建设、内外兼攻巩固职业教育学学科合法性地位、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使职业教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政
中国近现代技术教育经历了地主阶级洋务派下的技术教育——"器用制夷"、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左右下的技术教育——"制度突破"以及教育思潮与政治交互影响下的技术教育——"工具主义"和"劳动教育"四种形态。四种形态集中体现了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
中国 近现代 技术教育 百年发展历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政云 刘慧群
本文介绍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7-12年级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总体框架,指出该标准分为"基础标准"和"职业分支标准"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分为"标准"与"具体说明"两个层次。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标准 加利福尼亚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蒙成
当前电脑、网络等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工作的性质,传统的、以狭窄的工作技能为目标的职场培训已不能满足需要,而组织学习也具有自身的不足。进入21世纪以来,以员工为中心的学习代表了美国职场教育的发展方向。这种新的职场教育模式以普通员工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不以提高企业利润为直接目标,重视非正式学习的作用。它的推行无疑会遇到种种困难,其中参与各方权力的博弈是一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职场学习 组织学习 以员工为中心的学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英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30期中撰文,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百年发展历史,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了不同历史时期课程价值取向、课程设置结构以及不同课程知识选择与分等,揭示了其中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控制等规律。回顾百年发展历史,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经历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英
追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百年发展历史,基于社会学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时期课程价值取向、课程设置结构,以及不同课程知识选择与分等,表现为社会统治阶级对职业教育的规约从宏观课程体系逐步深入到微观课程内容,实用性、技术性的价值取向将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指向劳工阶层,相对稳定的课程结构及课程形态也进一步迎合并维护了社会权力结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权力结构 知识分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小桃 彭晓敬 肖化移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传统的职教课程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大变革和发展,以人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的贯彻实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比了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的区别和优缺点,分析了职校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征,论述了课程领导的适应性及其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课程质量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了课程领导的策略。
关键词:
课程领导 职业教育 课程质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岳刚德
本文通过对中国教师教育课程变革将近100年历史的回顾,考察了教师教育的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到前苏联模式,对存在和发生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评判,并试图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反思为当下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政策的制订提供可行性建议,恢复教师教育的专业属性,促进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教师教育质量。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变革 课程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崔新颖
在现代汉语百年发展历程中,成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分为新成语的出现和旧成语的变化。新成语的出现体现为产生的阶段性、来源的多样性和语义透明度的复杂性。旧成语的变化体现在语义和语法两个层面。语义层面的变化体现为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的变化。理性意义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语义的转移、语义的扩大和义项的增加,色彩意义的变化体现为“褒—贬—褒或中—贬—中”的曲折变化和贬义的中性化。语法层面的变化则体现为不及物谓词性成语的及物化。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成语 百年发展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