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6)
2023(4125)
2022(3283)
2021(3444)
2020(2697)
2019(6255)
2018(6264)
2017(9903)
2016(6710)
2015(7599)
2014(7972)
2013(7006)
2012(6723)
2011(6420)
2010(6742)
2009(6056)
2008(6004)
2007(5330)
2006(4838)
2005(4811)
作者
(15805)
(13075)
(12861)
(12759)
(8478)
(6282)
(6232)
(5313)
(5097)
(4880)
(4480)
(4296)
(4278)
(4256)
(4227)
(4176)
(4079)
(3912)
(3896)
(3769)
(3646)
(3286)
(3134)
(3096)
(3091)
(2977)
(2969)
(2834)
(2652)
(2631)
学科
教育(19268)
(16463)
经济(16445)
中国(11562)
(10966)
管理(10424)
理论(8794)
(7404)
教学(6547)
(6373)
企业(6373)
方法(4938)
(4363)
研究(4073)
思想(4050)
经济学(3979)
发展(3962)
(3860)
(3839)
政治(3785)
(3522)
(3493)
数学(3377)
改革(3258)
数学方法(3251)
(3229)
金融(3229)
学法(3210)
教学法(3210)
高等(3204)
机构
大学(92249)
学院(83405)
研究(35880)
教育(28962)
(26206)
经济(25361)
(24496)
师范(24410)
管理(22199)
(22029)
师范大学(20560)
中国(20099)
科学(19874)
理学(18413)
(18084)
理学院(18033)
管理学(17517)
管理学院(17319)
研究所(16278)
北京(15433)
中心(14133)
(13898)
(13096)
(12512)
技术(12409)
职业(12154)
教育学(11130)
(10580)
财经(10078)
研究院(9757)
基金
项目(46352)
研究(42409)
科学(37351)
基金(29838)
教育(29008)
(24696)
国家(24317)
社会(23512)
社会科(21780)
社会科学(21774)
成果(21116)
编号(20502)
科学基金(19356)
(18151)
(17911)
课题(17375)
(15356)
基金项目(14248)
规划(12748)
(12669)
项目编号(12662)
(12375)
资助(12127)
重点(12124)
教育部(11759)
(11298)
研究成果(11247)
(10825)
(10784)
阶段(10758)
期刊
教育(49042)
研究(39917)
(32174)
经济(32174)
中国(27303)
学报(11932)
职业(11234)
大学(10298)
技术(10255)
(9898)
科学(9535)
管理(9024)
(7791)
图书(7459)
学学(7371)
技术教育(7361)
职业技术(7361)
职业技术教育(7361)
(6404)
论坛(6404)
高等(5639)
书馆(5612)
图书馆(5612)
农业(5602)
(5596)
金融(5596)
(5443)
财经(5308)
经济研究(5121)
高等教育(4960)
共检索到145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美国批判教育学之批判——吉鲁的批判教育观述评郑金洲批判教育理论是西方重要的教育理论派别。它自六十年代以来汇综了多种思潮在内,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众多的教育家卷入了这场思想运动,有的积极推进批判教育理论,有的抵制、批评批判教育理论,还有的对批判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批判教育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潮。国内对此已有不少的介绍,但是对于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思想却根本没有谈及。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话语具有特殊性。他们批评现行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服从与维系社会现状的道德教育。据此,批判教育学者强调培养学生的转化美德观,这是通过学校隐蔽课程批判来实现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该关注道德教育的批判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辛治洋  
批判教育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基本认识是“教育应该是政治的”,基本立场是站到弱势群体的一边,基本方法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批判教育学把实践理解为在民主授权的合法性前提下规范的政治活动。以上特征使它与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批判教育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发展的道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启进  
本文通过对贝瑞·康柏个人生活历程的考察,说明了其走上批判教育学的道路的原因。进而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内涵、务实的批判教育学对批评的回应以及通过探讨使中小学教师成为批判教育者的可能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致力于务实的批判教育学的思想。其思想中强调的把批判教育学思想从学院精英的话语转译为学校中教师和行政人员可理解的教育实践以及改变过去批判理论过于重视批判而忽视建构的做法等都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险峰  
批判教育学之批判既是一种关系性的分析方法,即将教育与对国家和社会的理解联系起来,以及与对这些关系的抗争联系起来,也是一种否定性的激进的态度倾向和言行风格,同时它还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澄明。批判教育学之批判作为一种关怀伦理,主要体现在民主自由的价值追求、基于受压迫者的立场以及回归教育生活等方面。基于民主左派立场的批判教育学之批判虽然有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其价值是有限的:其实践观有深层缺陷,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践观。作为一种教育学,因其始终局限于知识的社会建构观,致力于意识形态的揭露与批判而走向偏颇。正因为如此,在移植这种批判性的话语时,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这样,教育批判才更加理性与有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梦雨  陈倩娜  周钧  
应对商品化、市场化、私有化和标准化的挑战,美国批判取向的教师教育理论资源与行动方案尤为重要。本文追溯该取向的教师教育的学术脉络,并分析其基本主张与实践,包括批判政策对教师和教师教育的负面影响、培养教师和师范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关注教师教育中的种族问题、倡导通过赋权实现教师解放和通过行动研究促进社会正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戴伊克的批判话语研究综合社会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社会认知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话语之间的协调作用,通过心理模式、语境模式、事件模式研究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具体过程,并根据"意识形态方块"等方法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结构的各个层面。教育学批判话语的权力分析从话语/社会分析、批判语境分析和交际事件分析三个阶段阐释话语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交互状态。这种批判话语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教育问题,体现教育学研究的人文精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戎庭伟  
批判教育学的权力批判,沦为一种再生产与抵制话语的强迫重复现象。这种误区根源于他们试图从权力外部入手、寻求客观知识进行抵制的思路,没有正确识别当前教育权力的多元构成特点,以及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共构关系。福柯式微观权力分析发现,教育权力由国家、地方、教师、儿童等多元矛盾性主体偶然性构成,其目的在于生产儿童。这些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权力批判必须从权力关系内部入手、发挥批判者自身的觉悟意识,以自身主体性的分析为内容而展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大伟  
本文就赫鲁晓夫时期对斯大林时代创立的"苏维埃教育学"的批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梳理苏联教育学是如何摆脱斯大林的意识形态的控制,最后走上共产主义教育和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关心儿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弄清这样的问题对了解六十年代后至前苏联解体期间的苏联教育学的走向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也为思考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兴国  
本文对卡尔的批判教育理论的认识论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释与评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树培  
本文评述了书中的十个主题——学习与自我理解、战争心理学、房与家、他人、为人父母、动物与自然、广告、生存、性别、宗教。本文从整体上评析了《批判性课程》一书对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启发: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超越学科划割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超越教育视域的研究风格。还剖析了《批判性课程》一书的有待探讨之处,如所选主题的依据不明确、与我国的文化差异等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以米定斯基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的旧教育史观具有简化论、依附论、斗争论、规律论、线性论、工具论等特征,其核心是以简化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教条化为手段,以教育史研究目的的工具化为结果。这种教育史观的消极影响是阻碍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根本原因。批判旧教育史观的目的在于正本清源,科学确立教育史学科重建的出发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冉亚辉  易连云  
完美主义教育观认为学校教育能够把任何学生培养成为完美个体,使学生个体具备完美的知识和道德素养。完美主义教育观无视社会其他因素对教育的巨大制约作用,将教师能力理想化地拔高,给教育制定了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理想目标,同时把实现这个目标的全部责任和义务武断地压在教育和教师的头上,最终导致了教师的不堪重负。完美主义教育观在社会中的流行,造成了社会对教育理论简单化、教育实践理想化、教育评价功利化的判定倾向。教育完美主义论客观上引起了社会对教育的高度期待,但非理性的过高期待反而导致了现实中教育实践的无能印象。完美主义教育观导致教师严重的职业挫败感,导致学校整体持续紧张,并加深了社会对教育的浮躁心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凤云  于伟  
《学校生活——批判教育学导论》(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作为一部批判教育学名著,自从1989年第一版到2014年的第六版,25年间一共五次再版,不仅获得广泛的关注、赞誉和肯定,也迎来不断的批评和质疑。作者彼得·麦克拉伦(Peter McLaren)也不断地在后续的新版本中及其他的学术研究中充实、扩展其批判教育学思想并对相关的批判与质疑进行相应的回应。这部经典之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