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4)
- 2023(8471)
- 2022(7626)
- 2021(7249)
- 2020(6290)
- 2019(14705)
- 2018(14726)
- 2017(28130)
- 2016(15683)
- 2015(17903)
- 2014(18426)
- 2013(18156)
- 2012(17087)
- 2011(15563)
- 2010(16034)
- 2009(14965)
- 2008(15148)
- 2007(14027)
- 2006(12075)
- 2005(10866)
- 学科
- 济(64580)
- 经济(64513)
- 管理(44733)
- 业(44131)
- 企(36763)
- 企业(36763)
- 方法(29998)
- 数学(25879)
- 数学方法(25606)
- 农(18181)
- 财(16639)
- 中国(16298)
- 贸(14012)
- 贸易(14008)
- 业经(13686)
- 地方(13606)
- 易(13584)
- 学(13370)
- 制(12618)
- 农业(11899)
- 理论(11320)
- 务(10673)
- 财务(10643)
- 财务管理(10600)
- 和(10567)
- 银(10032)
- 银行(10005)
- 企业财务(9932)
- 行(9459)
- 融(9193)
- 机构
- 学院(229723)
- 大学(228820)
- 济(90439)
- 经济(88246)
- 管理(85670)
- 研究(77075)
- 理学(73036)
- 理学院(72132)
- 管理学(70796)
- 管理学院(70348)
- 中国(58397)
- 京(49195)
- 科学(47493)
- 财(42198)
- 所(40480)
- 农(38650)
- 江(36685)
- 研究所(36459)
- 中心(35319)
- 财经(33364)
- 业大(33295)
- 范(32368)
- 师范(32090)
- 北京(31505)
- 农业(30478)
- 经(29939)
- 州(29524)
- 院(27538)
- 经济学(26817)
- 师范大学(25580)
- 基金
- 项目(142697)
- 科学(110487)
- 研究(106408)
- 基金(100072)
- 家(86427)
- 国家(85638)
- 科学基金(72185)
- 社会(63936)
- 社会科(60386)
- 社会科学(60365)
- 省(56710)
- 基金项目(53025)
- 教育(51145)
- 划(47913)
- 自然(46653)
- 编号(46230)
- 自然科(45510)
- 自然科学(45495)
- 自然科学基金(44704)
- 资助(41610)
- 成果(38461)
- 重点(32413)
- 课题(32297)
- 部(31680)
- 发(31162)
- 创(29434)
- 项目编号(27640)
- 创新(27322)
- 科研(27247)
- 性(27218)
共检索到347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缉思 贾庆国 唐永胜 倪峰 朱锋 谢韬 达巍 李巍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但又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角力和博弈的背后有四套相互重叠、互为因果的逻辑,即两国实力消长、意识形态差异、国际环境变化以及国内政治影响。当前,美国以中国为战略竞争的重心、以长期竞争为主要基调的对华全面竞争战略已基本成型。中美战略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把国内建设与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实和更好,科技竞争将是两国战略竞争的关键“战役”。政治极化阻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破坏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一致性。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尚未形成共识,新的主张仍在激烈博弈,这使得美国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很难形成可持续的长期稳定。从短期看,2023年以来的中美官方和民间接触,使得双边关系的发展上限和冲突底线趋向清晰。展望2024年,美国大选等因素仍然会给中美关系制造新的不确定性,但中美关系总体稳定的局面不会出现根本变化。从中长期看,保持大国关系基本稳定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全球性安全挑战日趋增加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中美关系比过去传统的零和博弈更加具有开放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浦启华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国 ,两国在现实的国际战略中有许多利益交汇点 ,因而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战略取向等许多方面又都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抱有极大的戒心 ,因此中美关系又是当今世界最为动荡不定的双边关系之一。正是中美两国战略上的这些异同决定了中美之间既合作又斗争的现实。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利益交汇点 战略差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灿荣 刘宣佑 黄达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江
美国亚太经济新战略与中美关系走向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俊江美国90年代的亚太经济新战略是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处于动荡不定的形势下逐步形成的。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浪潮中已经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美、中两国在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苏萍 朱新光 洪媛媛
本文通过对"9·11"后美国出台三次《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梳理,全面介绍美国反恐战略调整的经过及其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调整后的美国反恐战略的特点,即反恐认知从主观判断向客观理性转变,反恐重心从海外转向国内,反恐方式从单一型向多元型拓展,反恐路径由遏制对抗回归多边合作。同时,详尽分析美国反恐战略调整的原因:经济上,美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能力减弱,持续反恐的动能不足;政治上,美国小布什与奥巴马的权力更迭,造成反恐理念发生改变;美欧关系上,美国与欧洲国家的反恐分歧扩大,双方的战略反恐同盟出现裂隙;美伊关系上,美国和伊斯兰国家存在严重的反恐隔阂与不信任感。本文认为,美国反恐战略调整对中美关系...
关键词:
“9·11” 美国反恐战略 中美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时殷弘
中美之间在总体上处于一种"不对称竞赛"状态,中国正在其中逐渐取得两者相权总的相对领先趋势,尽管这一趋势并非全无逆转的可能。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已开始倾向于以中国持续和平发展为前提,逐渐迁就并接受这一事实,并正在系统地增加和拓宽对华协商和协调的政策选择。然而与此同时,中美间的中长期结构性矛盾也正在变得更为深刻。在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短期图景中,负面色彩比2005年秋季往后的任何时候都更为浓重,并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向下波动。然而,从较长期来看,中美"权势转移"的趋向很可能愈益发展,并且最终导致和平或基本和平的"格局转换",中国可以对这一前景抱有较大的信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保兴
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跨上了正常化的发展道路。但众所周知,80年代中期以后,中美关系出现了一些令人失望的现象。较为明显的是,里根出任总统后,为了改变美国外交上软弱被动的地位,改行了全球性进攻的战略。拉中国以牵制苏联,但又与台湾保持不清不楚的关系,对华政策蕴含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布什上台后,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中美70年代以来的战略关系急剧降温、冷淡,甚至发生争执。中美关系究竟会演化至何种地步?以及如何改善两国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成德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经济竞争时代,国家的命运与繁荣取决于经济,各国的外交政策焦点也越来越围绕着经济运转。本文就近期美国对华经贸政策新变化及中美经贸关系前景做一些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关 王寅通
中美关系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以李登辉访美事件为标志,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发生了性质的转变,中美关系的原则基础被严重削弱以至动摇。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美国对华政策正在由“全面接触”向“预防性遏制”转变;这种转变的特征是渐进式的,同时是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相一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走向越来越受到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内各自的内部因素制约;这将使双边以至三边关系的互动可能出现失控以至恶性循环;一旦出现中美全面对抗,可能造成对我稳定外部环境的持续性破坏。因此,我们的战略和策略应当是软硬两手兼备,利用各种矛盾,化解危机,防止对抗的出现,同时做好形势对我不利的各种准备,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苗迎春
冷战结束以后 ,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对抗接触战略伙伴建设性合作关系”的特殊时期 ,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并不顺利 ,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在冷战后时代一直未能找到合作的战略新基础。作者认为 ,努力寻找中美合作的战略新基础是中美双方 2 1世纪共同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能否尽快完成这一课题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当前构成中美关系中轴线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三大领域中 ,经贸关系最有可能成为中美双方合作的战略新基础。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战略合作 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时殷弘
中美关系的根本形势蕴含了一项根本的战略"秘密":中国崛起压倒性地依靠和平的经济力、外贸力、外交力等等广义的"软权势",就此而言美国压倒性地侧重于军力部署、军力增进、军事同盟构建和强化的对华防范战略很不合时宜,或者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自1996年克林顿政府与日本制订"美日安保新指针"以来,哪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陶坚 张运成
构建中美关系的战略经济基础陶坚张运成(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和贸易关系是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相互靠近的战略利益纽带。在世纪之交,随着两国政治关系基本上回到正常和健康发展的轨道,把双边经贸联系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建立符合两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万文
本文在分阶段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历史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 ,指出了中美关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分歧及其根源 ,并从中美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出发 ,论述了双边关系战略基础的构成要素以及重新构建这种战略基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指出了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可供借鉴的选择
关键词:
中美关系 战略基础 重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卫华 孔靖平
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不是比较成本的差异,而是技术实力上的差距。在技术实力差距基础上建立的贸易关系中,贸易利益的分配对技术实力较弱的一方明显不利。随着中美技术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也将由互补型为主逐步转变为竞争型为主。我国应该通过加速技术进步、改善国内收入分配状况、优化经济增长模式等以改善自己的贸易条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琪英
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取决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美关系的基础在于贸易,没有WTO机制,中美贸易面临的许多困难无法解决,中美贸易的稳健发展就没有保障,而中美两国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也需要两国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加入WTO的态度是积极的,基础是深厚的,中国加入WTO顺应了经齐全球化趋势,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