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6)
- 2023(9631)
- 2022(8139)
- 2021(7542)
- 2020(6161)
- 2019(13833)
- 2018(13297)
- 2017(26098)
- 2016(14287)
- 2015(15292)
- 2014(14819)
- 2013(14405)
- 2012(13160)
- 2011(11965)
- 2010(11954)
- 2009(10951)
- 2008(10984)
- 2007(9524)
- 2006(8613)
- 2005(7542)
- 学科
- 济(47356)
- 经济(47295)
- 管理(40842)
- 业(40242)
- 企(30241)
- 企业(30241)
- 税(21994)
- 税收(20537)
- 收(20367)
- 方法(19885)
- 农(19847)
- 财(18376)
- 数学(17986)
- 数学方法(17764)
- 贸(14558)
- 贸易(14554)
- 易(14261)
- 中国(12900)
- 农业(11491)
- 业经(10972)
- 学(10962)
- 制(10128)
- 务(9816)
- 财务(9804)
- 财务管理(9793)
- 策(9606)
- 企业财务(9319)
- 地方(8702)
- 银(8441)
- 银行(8406)
- 机构
- 学院(195151)
- 大学(193175)
- 济(80927)
- 经济(79399)
- 管理(73910)
- 研究(69117)
- 理学(64274)
- 理学院(63560)
- 管理学(62540)
- 管理学院(62193)
- 中国(52233)
- 科学(43705)
- 财(42301)
- 农(40465)
- 京(39821)
- 所(36068)
- 研究所(32779)
- 业大(32616)
- 农业(32300)
- 财经(32002)
- 中心(31456)
- 江(29642)
- 经(29116)
- 北京(25042)
- 院(24996)
- 范(24399)
- 经济学(24302)
- 师范(24037)
- 财经大学(23541)
- 州(22961)
- 基金
- 项目(133512)
- 科学(104897)
- 基金(98295)
- 研究(92914)
- 家(88555)
- 国家(87825)
- 科学基金(73880)
- 社会(59692)
- 社会科(56799)
- 社会科学(56784)
- 基金项目(51743)
- 省(51119)
- 自然(49484)
- 自然科(48367)
- 自然科学(48351)
- 自然科学基金(47525)
- 划(44604)
- 教育(41353)
- 资助(39716)
- 编号(36788)
- 重点(30442)
- 成果(29363)
- 部(29268)
- 发(28891)
- 创(28107)
- 创新(26364)
- 科研(26350)
- 计划(25871)
- 国家社会(25102)
- 课题(24985)
共检索到289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婉君 陈伟强 汤林彬 熊慧 刘刚 石磊
2018年初,美国发布了对8种进口铝产品征收10%的从价税的公告,给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的铝工业带来诸多潜在影响。本文以该公告中涉及的铝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美国铝产品的贸易格局,考察了美国征收铝关税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中国的若干应对策略。研究显示:①造成美国铝贸易逆差的关键产品是能耗和环境负荷高但附加值低的未锻轧铝(铝锭),而在其他7种附加值较高的铝产品中,美国的合计贸易额处于顺差状态,这是由美国自身的产业结构造成的。将造成美国铝产品贸易逆差的责任推给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做法是荒谬和不负责任的;②美国征收铝产品关税的真正目的可能是通过缩减进口量来加强国内高附加值铝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存在贸易逆差的铝箔、铝丝和其他铝产品,以及贸易量较大的铝板带对美出口难度将会越来越大;③短期看,中国生产铝箔、铝丝、其他铝产品和铝板带的企业将面临较大困难;长期看,铝关税可能仅仅是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开始,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近期,中国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贸易报复措施,联合其他国家和在此次关税变化中可能受到较大负面影响的美国国内相关产业共同对特朗普政府施压。长期,中国要继续加强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弥补产业链和技术短板,提高应对国际形势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能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新平
今年6月份,美国众议院连续通过了两份法案:《限量及交易法案》与《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其中,根据《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有关条款的规定:从2020年开始,美国将对达不到其标准要求的国家征收"碳关税",即对美国进口的高能耗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莹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敏
美国碳关税的征收无疑是对我国出口产品经济利益的损害,如果我国先行在国内对高耗能产品征收碳税,美国将不能再在其进口环节对我国高耗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对此,文章通过建立模型对碳税和碳关税两种政策的价格效应、出口效应、消费效应、生产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碳税会提高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而碳关税则相反;征收碳关税比碳税使出口减少得更多,而征收碳税比碳关税使我国生产数量下降得更多,碳关税的保护主义性质明显而碳税的减排效果明显;当不考虑外部性时,碳税可能给我国社会福利带来净收益而碳关税的社会福利效应
关键词:
碳税 碳关税 税收政策 低碳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栾昊 杨军 黄季焜
美国制定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计划在2020年对未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高排放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本文基于全球贸易分析-能源模型(GTAP-E),利用递归动态方法,在考虑短期工资刚性,经济处在非完全均衡状态(即存在失业)下,分析预测美国在2020年实施碳关税对中国碳排放与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研究普遍采用的充分就业假设,在工资刚性条件下,美国征收碳关税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导致较严重的失业问题。隐含碳含量较高的部门及其上属关联部门的产出下降幅度更显著,而隐含碳含量较低的部门产出增幅减缓,贸易平衡将显著低于充分就业闭合下的情景;此外,美国征收碳关税的减排效果也将进一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栾昊 杨军
本文基于全球贸易分析-能源模型(GTAP-E),采用递归动态方法,全面分析美国在2020年针对中国和印度等未实施减排限额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碳关税对中国碳减排与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宏观经济将造成较显著冲击,将导致中国产品贸易流向、贸易结构和生产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其中,化学橡胶及塑料制品、机器设备制造、金属冶炼加工产品等隐含碳含量高且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高的部门出口将较大幅度下降,生产遭受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与这些产业部门紧密相关的上游资源产品等部门因需求降低也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其他产业部门则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出口和产出将有所增长。虽然美国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红莲 赵越
碳关税是发达国家提出的针对高能耗的进口产品征税的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一旦征收,我国出口贸易将受到强烈冲击。文章首先对美国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利用中美贸易与关税数据得出关税—出口效应,并以隐含碳排放较高的工业部门为例,定量分析了美国征收碳关税所导致的我国出口贸易的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碳关税的征收,不仅会降低我国产品的出口价格,同时会降低出口贸易量;出口损失率最大的前五个部门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金属制品
关键词:
碳关税 出口贸易 损失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李星
美国众议院在2009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其进口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征收碳关税。针对此政策,本文利用GTAP模型对我国经济可能会受到的冲击与影响进行实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碳关税政策将会使我国经济状况恶化,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量急剧下降,产品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增加,国际竞争力减弱,GDP和社会福利减少。
关键词:
碳关税 GTAP模型 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鲍勤 汤铃 杨列勋
美国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政策的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本文基于2007年数据,使用包含37个生产部门和4个国外账户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了美国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针对10种碳关税税率情景的测算结果表明:碳关税将直接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巨额财富损失,进一步对我国整个经济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尽管碳关税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碳排放,但其环境改善的效果相对有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金明
清代粤海关的设置与关税征收李金明康熙二十三年(168)清政府开放海禁后测分别于广东、福建、浙江、江南四省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目的是管理海上贸易与征收进出口关税,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正式设立海关的开始。本文拟就粤海关的设置、关税的征收以及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黎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由单纯的环境问题上升为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科技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40%-45%的目标。碳税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工具,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带来不利影响。经测算发现,只要推行10元/吨的碳税,就能顺利完成减排任务。因此,我国可以结合国情制定征收方案,择机开征碳税。
关键词:
碳税征收 减排目标 利弊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友国 郑世林 周黎安 石光
本文采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不同征税标准下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和碳排放的影响。当征税标准由隐含碳系数改为直接碳系数、由中国碳系数改为美国或欧盟的碳系数,或者当碳系数因技术进步而降低时,碳关税的影响将显著减弱。只有美国和欧盟征收碳关税时,中国各部门对这两地区的出口会大幅下降,但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则显著上升。碳减排量相同时,中国经济受本国碳税的影响远低于碳关税的影响。不过,如果中国通过征收碳税在2020年将本国碳系数降至美国水平,其影响将超过所有贸易伙伴都征收碳关税的影响。因此,中国既要抵制碳关税,也应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渐进的低碳发展战略和优化贸易结构来应对其潜在不利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瑞华 焦媛媛
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美国家纷纷提出了"碳关税"的征收计划,随之而来的是全世界范围内关于其合理性的争论。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碳关税"的概念及征收方法,而后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碳足迹等理论详细论述了"碳关税"征收的不合理性。最后,文章分析了"碳关税"对我国贸易以及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碳关税” 不合理性 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王成璋
无关税的3×2李嘉图模型中,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对其他两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而且其交易效率低,那么有可能被排除在贸易之外。对征收关税的3×2李嘉图模型进行超边际分析表明,生产两种商品的国家与完全专业化的国家间进行的是非自由化贸易,而两个完全专业化国家间倾向于自由贸易,这是征收关税的3×2李嘉图模型的一般均衡的特点。
关键词:
关税 李嘉图模型 超边际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