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9)
2023(12936)
2022(10604)
2021(9672)
2020(8066)
2019(18358)
2018(18259)
2017(36042)
2016(19302)
2015(21818)
2014(21781)
2013(22095)
2012(20844)
2011(18659)
2010(19462)
2009(18573)
2008(18793)
2007(17054)
2006(15696)
2005(14781)
作者
(56666)
(47040)
(46701)
(44004)
(30090)
(22071)
(21438)
(18055)
(17687)
(16987)
(15942)
(15611)
(15278)
(14971)
(14484)
(14110)
(13785)
(13751)
(13743)
(13435)
(11921)
(11572)
(11432)
(10708)
(10632)
(10611)
(10555)
(10303)
(9360)
(9249)
学科
(89867)
经济(89741)
(87369)
(78485)
企业(78485)
管理(72099)
方法(33689)
(31757)
业经(30021)
(28101)
中国(27003)
数学(25379)
数学方法(25253)
(23763)
财务(23742)
财务管理(23710)
企业财务(22615)
(22080)
地方(20847)
农业(20049)
技术(18386)
(16570)
贸易(16549)
(16407)
(16180)
银行(16162)
(16074)
(15856)
(15708)
(15493)
机构
学院(287731)
大学(284401)
(123836)
经济(121238)
管理(114180)
研究(95936)
理学(95845)
理学院(94845)
管理学(93891)
管理学院(93311)
中国(79716)
(63402)
(61291)
科学(54018)
(48991)
财经(48602)
(46004)
(43924)
(43887)
中心(43696)
研究所(43092)
北京(40025)
(37132)
(37068)
师范(36770)
经济学(36678)
业大(35989)
财经大学(35573)
(34288)
农业(33923)
基金
项目(172251)
科学(137129)
研究(132017)
基金(124527)
(105902)
国家(104845)
科学基金(91069)
社会(85152)
社会科(80726)
社会科学(80708)
(67594)
基金项目(65785)
教育(58801)
(55898)
自然(55885)
编号(54987)
自然科(54549)
自然科学(54537)
自然科学基金(53633)
资助(49971)
成果(46097)
(42158)
(38569)
(38451)
重点(38379)
(37619)
课题(37127)
创新(35048)
项目编号(34706)
发展(34697)
期刊
(151342)
经济(151342)
研究(93485)
中国(60116)
(52211)
管理(48545)
(41624)
科学(35761)
学报(35068)
(34695)
金融(34695)
教育(29636)
农业(28503)
大学(27917)
业经(27006)
学学(25782)
技术(25360)
财经(24578)
经济研究(23433)
(21147)
问题(19851)
(17476)
(17025)
技术经济(16019)
图书(15978)
国际(15827)
商业(15238)
现代(15215)
世界(15061)
财会(14454)
共检索到464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费禹铭  
个人资产业务由于其风险小,风险资本权重低,正成为银行界竞相争逐的主流业务。在发 达国家的银行业务中,个人资产业务占贷款总额的份额通常都在50%以上,个人资产业务的收 益占其利润总额的比例在30%-70%之间,利润来源已经由以公司业务为主转向公司业务和个 人业务并重。但在我国(除了香港地区)银行业,个人资产业务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虽然也已 起步,可发展却举步维艰。目前我国银行开办的个人银行业务主要是在住房按揭、汽车贷款、 助学贷款等消费信贷及以银行卡、信用卡为重点的个人金融业务领域。但到2003年末,全国使 用银行卡消费金额总和只有3380亿元,仅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2%。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志梁  
当前我国对个人征信业务需求日趋扩大,但由于征信业发展滞后、法律制度不完善、个人守信意识和维权意识较差,个人信用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借鉴美国分散立法、判例执法、个人信息"宽进严出"等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征信业发展过程中个人权益得到保护的建议,即依法治国为理念、公共权益为原则、信息征集为基础、信息应用为关键、救济制度为补充。
[期刊] 征信  [作者] 安瑞萍  
从美国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公司、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有效的信用行业监管等方面,揭示现代征信业的发展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征信体系发展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开放、透明和公平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鼓励市场化运作的征信企业的发展,强化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管理等。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欣彦  
南非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信用市场和征信体系,尤其是南非的小额信贷市场和小额信贷征信服务更具特色。总结南非征信体系在统一的法律与监管机构、消费者信用信息异议的非司法处理机制、消费者教育等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值得我国征信行业关注与借鉴的内容。
[期刊] 征信  [作者] 户兴磊  
以国际著名的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为例,从其创建到成熟并最终成为行业巨人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其主要产品和服务,深入分析邓白氏公司业务发展的特点和实践经验。建议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深耕于地方或行业征信、提高业务的专注性和专业性、支持有数据和技术基础的征信机构等方面,促进我国社会征信机构的培育和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武迪  武传利  
英国征信业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市场组织体系。对英国个人征信业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征信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一、英国个人征信立法及市场组织管理体系(一)个人信息的主要法律、法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兴祥  
兼并是美国征信业实现规模经济以获取规模效益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式,美国征信业出现兼并乃至形成自然垄断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是与征信业的特性分不开的。参照美国的成功经验,立足于现实国情,我国征信业应遵循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确定好自己的发展思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旅萍  
本文作者通过对英国征信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的学习考察,对英国征信机构信用信息采集内容和征信管理原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并提出了加快我国征信业发展的借鉴思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文娜  苏跃辉  刘晓燕  
美国征信机构历史悠久,无论是发展理念还是发展规模,都领先于中国,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征信机构的发展趋势、业务特征,为中国征信机构的发展提供经济学解释。研究发现:首先,征信机构的发展遵循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特点,征信产品具非竞争性的特点,因此成立资本雄厚的征信机构是必然趋势。其次,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演变的过程也为中国征信机构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黎平  邹巧宜  衷卫平  
美国是社会信用体系市场化运作的典型国家,借鉴美国个人征信业的监管经验,对于规范我国民营征信机构的市场化运行、完善我国征信业相关法律体系、保护公民隐私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可通过多举措合理引导民营征信业发展、完善征信业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方式来促进个人征信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孔婷  
以世界典型国家为例,分析比较国际征信业法律制度、征信市场模式、征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征信行业自律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为加强我国征信行业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征信市场监管机制,提出经验借鉴和启示:完善征信业法律框架体系,协调做好政府主导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与社会化征信机构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开展评级市场监管改革,加强征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搭建我国征信业自律组织。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娟  
我国征信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征信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征信专业化人才严重不足等。今后,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征信业的监管,加快培养征信业的专门人才,努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征信机构等,以促进我国征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怀筑   陈利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巴晶铝  
美国是世界上消费信用最发达的国家,这得益于其发达的金融业和完善的信用制度。美国个人征信市场的深度发展有效拉动了市场需求、促进了消费的提升,同时通过经济手段形成"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约束机制,对美国消费者的日常行为产生强大的制约。美国个人征信市场发展回顾19世纪下半叶开始起步19世纪下半叶,Sears and Roebtlck公司开始为农民购买农具提供信贷,带动多种信用形式兴起,刺激了个人征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巴晶铝  
美国是世界上消费信用最发达的国家,这得益于其发达的金融业和完善的信用制度。美国个人征信市场的深度发展有效拉动了市场需求、促进了消费的提升,同时通过经济手段形成"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约束机制,对美国消费者的日常行为产生强大的制约。美国个人征信市场发展回顾19世纪下半叶开始起步19世纪下半叶,Sears and Roebtlck公司开始为农民购买农具提供信贷,带动多种信用形式兴起,刺激了个人征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