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2)
- 2023(9023)
- 2022(7560)
- 2021(7387)
- 2020(6215)
- 2019(14631)
- 2018(14260)
- 2017(27753)
- 2016(14964)
- 2015(17274)
- 2014(16687)
- 2013(16791)
- 2012(15819)
- 2011(14532)
- 2010(14938)
- 2009(14278)
- 2008(13362)
- 2007(11550)
- 2006(10585)
- 2005(10026)
- 学科
- 济(61465)
- 经济(61379)
- 管理(44046)
- 业(42511)
- 企(36653)
- 企业(36653)
- 方法(27342)
- 数学(24104)
- 数学方法(23887)
- 财(20262)
- 中国(19616)
- 农(15448)
- 制(15050)
- 务(13959)
- 财务(13941)
- 财务管理(13910)
- 贸(13833)
- 贸易(13821)
- 易(13559)
- 企业财务(13368)
- 业经(12619)
- 学(12394)
- 体(11445)
- 融(10927)
- 金融(10926)
- 银(10732)
- 银行(10704)
- 行(10230)
- 体制(9597)
- 农业(9404)
- 机构
- 大学(219965)
- 学院(215160)
- 济(95297)
- 经济(93644)
- 研究(81890)
- 管理(78011)
- 理学(66301)
- 理学院(65556)
- 中国(64631)
- 管理学(64533)
- 管理学院(64157)
- 京(48785)
- 科学(46843)
- 财(45567)
- 所(42382)
- 研究所(38135)
- 财经(35927)
- 农(35201)
- 中心(35035)
- 经(33027)
- 北京(32092)
- 江(30985)
- 经济学(30943)
- 院(29360)
- 业大(29126)
- 范(28201)
- 农业(27868)
- 师范(27830)
- 经济学院(27734)
- 财经大学(27068)
- 基金
- 项目(136823)
- 科学(107580)
- 基金(101415)
- 研究(98835)
- 家(90148)
- 国家(89483)
- 科学基金(75083)
- 社会(64280)
- 社会科(60955)
- 社会科学(60934)
- 基金项目(51978)
- 省(48970)
- 自然(47886)
- 自然科(46805)
- 自然科学(46787)
- 教育(46519)
- 自然科学基金(46003)
- 划(43893)
- 资助(43469)
- 编号(37797)
- 成果(32988)
- 部(32721)
- 重点(31962)
- 发(29189)
- 教育部(28229)
- 创(28223)
- 中国(27817)
- 国家社会(27741)
- 课题(27405)
- 创新(26651)
共检索到337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美云
近来华尔街一系列造假案的爆出 ,引起了人们对作为全球公司治理标准的美国式公司治理模式的反思 ,严谨的公司治理模式下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造假事件 ?本文对美国式公司治理的缺陷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剖析 ,并针对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 ,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焦方义 张淑娟
一、诚信是市场经济正 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市场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契约经济、诚信经济。诚信在维系市场秩序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云宏 王从芳
公司治理在国际上有英美模式、日德模式 两种主要模式,但我国的公司治理不能照搬国外模式。我国有自己的公司治理环境,有自己特殊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环境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治理环境 治理模式 治理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卫军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委托人和代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各种表现,重点从公司治理结构缺陷角度透析了上市公司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法理上的先天不足、股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会严重弱化,无法有效发挥功能等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指出加强公司治理、加大处罚力度是降低道德风险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道德风险 上市公司 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冠军
本文以公司治理国际化趋同为逻辑起点,构建以公司治理目标为导向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概念模型,深入探讨了美国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治理模式缺陷,最后在建立公司治理过程运行框架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在国际趋同中如何建立公司治理纠偏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和平 江辉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小板苏南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实证发现: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越不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董事长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长政治背景、独立董事占比、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监事会持股比例、总经理学历等对内部控制缺陷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和平 江辉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小板苏南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实证发现:苏南中小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越不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董事长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容易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董事长政治背景、独立董事占比、实际控制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监事会持股比例、总经理学历等对内部控制缺陷不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缺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金燕华 陈冬至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公司治理的失败成为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本文以被特别处理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志,从纵向的角度动态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变化在财务危机发生过程中的累积影响,详细分析了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过程中,公司治理恶化所产生的作用。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和其他股东对控股股东制衡能力的减弱将使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增加;独立董事的频繁更替是公司趋于财务危机的征兆。从防范财务危机的角度出发,应该从多个方面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谷良 朱蕾
美国公司一系列会计欺诈的事件决不仅仅属于会计专业问题,公司治理与经营模式的缺陷是美国公司会计欺诈的最主要根源。这些事件是我们理性分析美国公司制度建设、经营模式、竞争策略、激励制度、会计模式等的难得案例,对于我们致力于完善市场监管、公司治理、会计制度诸多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会计欺诈 管理增长 价值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海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缺陷严重制约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究其深层次原因,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缺陷密不可分。为此,分析其危害,探讨其优化的举措是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证券优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沈亚军
我国ST公司治理的缺陷主要外化表现在关联交易的增加,公司业绩持续恶化,资产空心化状态不断加剧。董事问责机制的缺乏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缺陷。董事问责制缺乏与上市公司治理缺陷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非公允关联交易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恶化和资产空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董事问责制 缺陷 实证研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亚莉 马晓燕 胡志颖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视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表现的调查显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将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在控制了经营复杂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后发现,当年才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更频繁,重述报告的比例更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林冬元 时秀梅
公司管理层发起恶意收购的动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很多是与公司财富的增加和股东利益的改善相背离的。因此,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约束管理者行为,恶意收购将有可能导致公司财富与股东利益的损失。在我国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公司法》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恶意收购的鼓励可能是不适当的。
关键词:
恶意收购 公司法 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龙云
从理论上看,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冲突将导致道德风险;而从实践中分析,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却是道德风险形成的体制性因素。本文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信托的治理结构及其缺陷并对改进中国房地产信托的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房产地信托 治理结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平
目前我国大陆的证券投资基金均采取契约型结构,在基金的三方关系人中,管理人和托管人为受托人,投资人是委托人。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管理人拥有对基金资产的控制权,而不享有基金剩余索取权;投资人需承担基金运作过程中的所有风险,但不拥有对基金的控制权。这种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不匹配,必然导致基余治理面临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所以,作为受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