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4)
- 2023(13061)
- 2022(11444)
- 2021(11160)
- 2020(9308)
- 2019(21648)
- 2018(21655)
- 2017(39930)
- 2016(23177)
- 2015(26087)
- 2014(26642)
- 2013(25687)
- 2012(23718)
- 2011(21532)
- 2010(21789)
- 2009(19446)
- 2008(18988)
- 2007(16818)
- 2006(14722)
- 2005(13188)
- 学科
- 济(78039)
- 经济(77947)
- 管理(58343)
- 业(55007)
- 企(45915)
- 企业(45915)
- 方法(36273)
- 数学(30632)
- 数学方法(30223)
- 中国(26360)
- 教育(24260)
- 学(22261)
- 农(21048)
- 财(20217)
- 理论(19852)
- 业经(17411)
- 制(15913)
- 地方(15399)
- 技术(14197)
- 贸(14082)
- 贸易(14076)
- 农业(13918)
- 易(13649)
- 和(13638)
- 务(12845)
- 财务(12776)
- 财务管理(12753)
- 教学(12647)
- 银(12277)
- 银行(12233)
- 机构
- 大学(325844)
- 学院(318656)
- 管理(118114)
- 济(113172)
- 研究(111126)
- 经济(110128)
- 理学(101578)
- 理学院(100275)
- 管理学(98344)
- 管理学院(97720)
- 中国(75245)
- 京(71645)
- 科学(70377)
- 所(57203)
- 范(53453)
- 财(53327)
- 师范(53044)
- 研究所(52367)
- 农(51069)
- 江(48381)
- 中心(48378)
- 业大(47327)
- 北京(46279)
- 师范大学(43320)
- 教育(43163)
- 财经(42915)
- 农业(39985)
- 院(39813)
- 州(39391)
- 经(39028)
- 基金
- 项目(213985)
- 科学(167193)
- 研究(162330)
- 基金(150005)
- 家(130643)
- 国家(129375)
- 科学基金(109029)
- 社会(96630)
- 社会科(91077)
- 社会科学(91054)
- 省(85227)
- 教育(81873)
- 基金项目(79288)
- 划(73863)
- 自然(70590)
- 编号(68970)
- 自然科(68905)
- 自然科学(68884)
- 自然科学基金(67634)
- 资助(61755)
- 成果(59704)
- 课题(50913)
- 重点(49254)
- 部(48532)
- 发(45894)
- 创(44261)
- 项目编号(42439)
- 教育部(41734)
- 年(41346)
- 创新(40945)
共检索到476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兴德 王翠娥 王晟
分析了美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发现其历程充满着学术性倾向与专业性倾向之间的较量。究其根源,工业的需要以及市场的力量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学术性与专业性两者之间并非不可调和,决然对立。通过社会、企业与学生的选择与参与功能的发挥,搭建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之间的桥梁是突出工程硕士特色的关键。
关键词:
美国 工程硕士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惠琴 沈岩 张文修
改革与创新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两大主题,本文从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中,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深化内涵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阐述了转变观念与改革创新的辩证关系,指出树立新理念,探索新途径,采取新举措,办出新特色是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工程硕士 研究生 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荣 姬红兵 张文修
回顾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说明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效果,如:初步建立起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调节机制,增强了培养单位的自律意识、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等,指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古瑶 杨秋波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为目标, 其探索性、分散性、专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要求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本文着眼于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与特色,运用内控机制的理论及方法,阐述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内控机制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并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内控机制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内控机制 建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包艳华 于苗苗 马永红 雷庆
通过自编问卷对全国102所高校的2015届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展了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研究表明:75.6%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可当前的教育服务质量。学习过程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对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导师指导、合作培养单位、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均显著影响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且相关性较强。工程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满意度低,对实习实践场所的不满突出,"双导师制"存在三分之二缺口,合作培养单位较少参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学习结果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提升较小,专
关键词:
工程硕士研究生 教育服务质量 满意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国栋 徐鹏 康妮
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选拔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改革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选拔方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程硕士 研究生 选拔方式 问卷调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跃
认为深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深入思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学术性与师范性,即需要清晰认知教学专业的知识基础,准确把握教学专业的实践特性及深刻认同教学专业的学术旨趣,并在此基础上厘清改革重心、探寻改革突破、坚定改革志趣,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古继宝 吴蔚 彭莉君
以275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目标对实习效果和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目标对其实习效果和就业能力提升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内部职业目标的作用更为显著;实习效果对内部职业目标与就业能力间的正向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外部职业目标与就业能力间的正向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阐述了工程论理教育及其时代性,回顾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认为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价值: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养成工程伦理道德提供平台、为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为其道德品质培养提供精神指引。指出具体的融入路径包括:制定工程伦理规范、优化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关键词:
工程伦理 工程硕士研究生 伦理道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春杰 赵会茹 王青霞
结合"高层次、应用型"的目标定位,探讨了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类课程的特点,主张加强这类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加学生们实际操作过程的训练,并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实践教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国华
指出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学术性和职业性的高度统一、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指导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并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过程讨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指导方法。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学位论文 论文指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小林 齐昌政 文永红 石卫林
从工程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的逻辑出发,对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知识系统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逻辑追本溯源。认为工程知识是工程实践活动的知识基础,它区别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中工程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工程实践才能获得。工程实践具有情境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层次性等内在逻辑。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以工程知识为关键构建知识体系,要遵循工程实践的内在逻辑,科学合理地组织工程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工程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惠琴 沈岩 雍翠菊
阐述了构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性,系统介绍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原则、架构及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几点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福莹 肖宏 王加春 漆汉宏
简要介绍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析CDIO理念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CDIO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纬明 卢发周
借鉴和运用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河海大学的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水利及相关行业组织,大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地联系、完善"奖助贷"体系等必要措施,确保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