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8)
- 2023(8278)
- 2022(6872)
- 2021(6569)
- 2020(5751)
- 2019(13015)
- 2018(13154)
- 2017(25727)
- 2016(14075)
- 2015(16834)
- 2014(17165)
- 2013(16713)
- 2012(15962)
- 2011(14540)
- 2010(15052)
- 2009(13785)
- 2008(14006)
- 2007(13172)
- 2006(11566)
- 2005(10080)
- 学科
- 济(58009)
- 经济(57941)
- 管理(40416)
- 业(38581)
- 方法(29772)
- 企(29443)
- 企业(29443)
- 数学(27305)
- 数学方法(27054)
- 中国(19515)
- 农(16463)
- 财(14965)
- 技术(14651)
- 贸(11855)
- 贸易(11849)
- 制(11701)
- 易(11579)
- 农业(11152)
- 业经(10928)
- 教育(10790)
- 银(10749)
- 银行(10735)
- 理论(10454)
- 行(10241)
- 融(10135)
- 金融(10134)
- 地方(9679)
- 教学(9388)
- 务(8700)
- 财务(8660)
- 机构
- 大学(209350)
- 学院(204304)
- 济(85014)
- 经济(83051)
- 管理(76440)
- 研究(66395)
- 理学(64365)
- 理学院(63670)
- 管理学(62639)
- 管理学院(62224)
- 中国(51571)
- 京(45273)
- 财(42814)
- 科学(35804)
- 财经(33324)
- 所(32251)
- 江(31841)
- 中心(30679)
- 经(30257)
- 北京(29808)
- 范(29559)
- 师范(29350)
- 研究所(28354)
- 农(27862)
- 经济学(27024)
- 业大(25999)
- 州(25757)
- 经济学院(24704)
- 财经大学(24561)
- 院(24384)
- 基金
- 项目(123169)
- 研究(98883)
- 科学(95968)
- 基金(85531)
- 家(71704)
- 国家(71047)
- 社会(60569)
- 科学基金(60522)
- 社会科(57338)
- 社会科学(57328)
- 教育(50206)
- 省(48531)
- 基金项目(44203)
- 编号(42621)
- 划(40752)
- 成果(37465)
- 资助(36566)
- 自然(35494)
- 自然科(34628)
- 自然科学(34619)
- 自然科学基金(33996)
- 课题(31016)
- 部(29606)
- 重点(27878)
- 大学(26450)
- 发(26432)
- 创(26291)
- 教育部(26134)
- 年(26032)
- 项目编号(25930)
共检索到326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若凡 何倩
尽管我国已于2013年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开始参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国际性互认,但到目前我国仍未针对技术本科专业开展评估认证。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作为美国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最具国际性权威的认证机构,其从20世纪40年代就专门针对工程技术类专业制定了认证标准,分析该标准的制定主体、内容及其要求对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颇具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
工程技术教育 评估 认证 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倩
本文通过解读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制定的工程技术类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可以为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开展工程技术类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我国工程技术类专业应该找准学校和院系定位,科学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制定毕业要求,明确其在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制度化的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评价体系,促进专业建设持续改进。
关键词:
ABET 技术类专业 专业认证 专业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华
ABET是美国从事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工作的主要机构,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起着引领作用。对技术类专业与工程类专业实行完全不同的认证标准,在对这一套认证标准进行论述之下,鉴于我国技术教育发展的状况与困境,对我国发展技术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倩
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致力于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分别为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制定了两个相互独立的认证标准体系。尽管这两类专业的认证标准体系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在体系结构及毕业要求和课程等具体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借鉴ABET工程类和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我国应构建符合技术类专业特点的认证标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钧
本文以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为案例,在目标本位、课程本位、知识基础本位和绩效本位的概念框架下,对NCATE不同历史时期的认证标准的特征进行研究,将其理论基础分别归纳为目标评价理论、CIPP评价理论、效用评价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将NCATE不同历史时期所持有的教师教育观分别综合为技术理性主义的、科学主义的、专业化的、以及多元化的。最后讨论其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和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愚 李鹏
在研究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点的基础上,并以典型院校为实例,总结了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办学成效。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德国经验对我国地方院校转型所带来的启示,并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正玲 刘文华 郑琼鸽
《悉尼协议》是国际上对三年制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及人才进行认证的协议,签署成员基于协议认证理念,开发了认证标准,美国ETAC认证标准从培养目标、学习成就等方面提出认证的具体内容,建立人才培养的最低标准;体现出注重共性与个性统一、持续改进、以学习者为中心、核心素养与专业能力融合、结果评估的专业建设范式。目前我国高职发展进入追求质量提升的阶段,优化专业建设,开发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是顺应这一阶段转换的重要路径。目前,标准开发实践初成规模,但工作组织缺乏系统性;开发成果丰富,但质量有待完善。对此,应从标准开发工作组织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胜林
立足国际视野和新时代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系统探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地方高校治理问题,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选取了具有突出特点和典型性的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分析其治理的维度和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区域应用型治理目标、多元协调的治理主体、清晰合理的权责配置、法制化的治理依据、多渠道的经费保障、灵活的治理机制和手段等,为新时代我国地方高校治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戴小廷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经过近七百年的发展,如今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德制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世界闻名。考察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其注重宽专业基础、强化实践的培养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良好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特色,对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胜男
工程技术教育是美国中小学课堂上一场方兴未艾的变革,受到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关注。项目引路(Project Lead the Way,PLTW)机构从模块化的课程内容设置、APPB的课程教学模式、实践导向的课程师资培训和多利益主体联合的课程资源支持等四大方面保障课程质量,促进PLTW课程在美国中小学课堂的广泛应用,课程影响力不断扩大。基于PLTW课程质量保障机制的系统分析,对我国正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小学工程技术教育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莉
文章分析了芬兰应用技术型院校的演变、特点,并提出了其对我国的启示:明确自身办学定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芬兰 应用技术型院校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珽
结合法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和美国专业认证方面的特点,分析了我国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标准存在问题,提出推进和完善我国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要在尊重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坚持自身优势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借鉴他国经验,研究相关专业教学标准,持续优化高职层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形成一套符合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需求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同时,探索相关专业国际认证以扩大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海宁
德国卡尔斯鲁厄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具有鲜明特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群集设置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阶梯课程体系,以科学教育为引领的职业实践教学,以系统设计理念为指引的双元协同,以课程与科研国际化为依托的国际化布局,分析这些特征为未来中国高职院校办本科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育人理念、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海峰 白玉 刘彦军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改革的主体,但目前的科研水平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整体要求相差甚远,既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指导的基本要求,也无法满足校企合作育人、服务地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新建本科院校应树立应用性科研导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逐步实现科研观念、科研导向、科研制度、科研管理、科研评价的转型。
关键词:
转型发展 应用技术大学 应用性科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