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7)
- 2023(6597)
- 2022(5464)
- 2021(5045)
- 2020(4268)
- 2019(9574)
- 2018(9144)
- 2017(17925)
- 2016(9870)
- 2015(10341)
- 2014(10097)
- 2013(9855)
- 2012(8817)
- 2011(8018)
- 2010(7769)
- 2009(7047)
- 2008(6821)
- 2007(5717)
- 2006(4912)
- 2005(4331)
- 学科
- 济(36939)
- 经济(36895)
- 业(30831)
- 管理(29233)
- 企(25060)
- 企业(25060)
- 方法(17845)
- 数学(16401)
- 数学方法(16315)
- 财(13561)
- 中国(11093)
- 农(10613)
- 务(9723)
- 财务(9722)
- 财务管理(9713)
- 企业财务(9399)
- 贸(8585)
- 贸易(8584)
- 易(8394)
- 业经(7990)
- 制(7803)
- 学(7533)
- 农业(7399)
- 产业(6959)
- 银(6211)
- 融(6181)
- 金融(6181)
- 银行(6175)
- 地方(6016)
- 技术(6008)
- 机构
- 大学(138197)
- 学院(135993)
- 济(59043)
- 经济(58149)
- 管理(52221)
- 研究(47174)
- 理学(46570)
- 理学院(46037)
- 管理学(45331)
- 管理学院(45096)
- 中国(34739)
- 科学(29705)
- 农(28920)
- 京(28136)
- 财(25853)
- 业大(24476)
- 所(24433)
- 农业(23225)
- 研究所(22714)
- 财经(21515)
- 中心(21106)
- 经(19806)
- 经济学(19190)
- 江(18407)
- 经济学院(17668)
- 北京(17259)
- 范(16811)
- 院(16589)
- 师范(16489)
- 财经大学(16268)
- 基金
- 项目(98700)
- 科学(78092)
- 基金(74379)
- 家(67189)
- 国家(66622)
- 研究(65965)
- 科学基金(56626)
- 社会(44907)
- 社会科(42786)
- 社会科学(42775)
- 基金项目(40246)
- 自然(38057)
- 省(37722)
- 自然科(37259)
- 自然科学(37245)
- 自然科学基金(36656)
- 划(32695)
- 教育(30277)
- 资助(29540)
- 编号(24119)
- 重点(22517)
- 部(22269)
- 创(21180)
- 发(20750)
- 创新(19814)
- 科研(19635)
- 计划(19510)
- 国家社会(19321)
- 教育部(19004)
- 业(18753)
共检索到186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蔡喜洋
本文介绍了美国劳动力与就业情况,分析了就业与薪资的行业分布,以及薪资与通胀的内在逻辑,认为美国收入分配差距、财富水平差距以及老龄化率系统性抬升,使得收入增长与总体消费增长以及通胀变化的相关性弱化,导致"就业-收入-消费-通胀"的传导链条不畅,短期内仍然难以看到"工资-通胀"螺旋上升局面,中长期伴随经济复苏和劳动力市场继续巩固,薪资和通胀均有望温和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飞 曾国平
本文从FDI与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制在我国的实践出发,重点分析了FDI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并通过对FDI、就业结构及产值结构的两两Granger因果检验,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得出结论:FDI有利于促进第二产业就业及促进就业人口非农化;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FDI对第三产业影响不足,不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关键词:
FDI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吴红斌
教师薪资是高校对教师努力工作的物质肯定,薪资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学术产出和教学投入,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吸引、激励、稳定核心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相关数据,着眼于宏观和中观层面,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薪资外部竞争性与高校资源筹措机制来阐释高校教师薪资溢价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与2003年之前的高增长态势相比,近年来高校教师薪资呈低增长趋势,区域间、院校间薪资差异明显,高校教师薪资已形成以"市场驱动"为主、"财政保障"为辅的二元结构;2.教师薪资定价受到区域学术劳动力市场薪资水准的显著影响,但在知识密集型行业未形成有效的外部竞争性;3.院校资源筹措机制成为影响高校教师薪资定价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提芳 葛翔宇
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就业的结构变迁并非呈现单调变化趋势,从中国几个较发达城市的来看,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文章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在开放框架中研究工业就业结构的变迁,得到工业部门就业比重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的结论,同时还对出现拐点的原因以及在拐点出现前后国际贸易对工业就业结构变迁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探讨。结合中国12个城市在1985—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出口依存度的临界值,并分析这些年间在这个临界值左右,12个城市工业部门就业变迁受国际贸易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的事实及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青江
本文基于201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细分行业就业占比为研究对象,以工业机器人渗透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结构影响显著,导致传统制造业就业占比下降,但促进汽车与电气机械等行业的就业占比上升;工业机器人对服务业就业占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就业占比上升;机制检验发现,生产率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扮演着中介角色,而产业结构效应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铠维 杨耀淇
我国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实现四大经济区域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均衡转移,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区域协同演进。文章基于偏离-份额分析Dinc-Haynes拓展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对照这一目标,我国正在进行的就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正确的,动因是积极的。但是,在四大经济区域之间,就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正在拉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提芳 葛翔宇
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部门就业的结构变迁并非呈现单调变化趋势,从中国几个较发达城市的来看,存在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文章考虑国际贸易的影响,在开放框架中研究工业就业结构的变迁,得到工业部门就业比重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的结论,同时还对出现拐点的原因以及在拐点出现前后国际贸易对工业就业结构变迁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探讨。结合中国12个城市在1985—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出口依存度的临界值,并分析这些年间在这个临界值左右,12个城市工业部门就业变迁受国际贸易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的事实及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铠维 杨耀淇
我国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实现四大经济区域农业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均衡转移,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区域协同演进。文章基于偏离-份额分析Dinc-Haynes拓展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对照这一目标,我国正在进行的就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正确的,动因是积极的。但是,在四大经济区域之间,就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正在拉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增洋
目前对中国就业结构变迁的研究主要关注增长效应,还没有研究涉及就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本文利用转移份额法和反事实法对中国就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1985-2004年的就业结构变迁不仅具有β趋同效应,而且具有σ趋同效应,就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主要来源于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向第二产业部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青江
本文基于201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细分行业就业占比为研究对象,以工业机器人渗透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结构影响显著,导致传统制造业就业占比下降,但促进汽车与电气机械等行业的就业占比上升;工业机器人对服务业就业占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就业占比上升;机制检验发现,生产率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扮演着中介角色,而产业结构效应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睿雯 徐舒 张川川
本文考察了中国贸易开放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并量化了就业结构变迁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中间产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导致1998—2007年行业内国有企业5.32个百分点的劳动力移到非国有企业,这解释了该时期劳动力在行业内部不同所有制部门间总流动规模的8.56%。中间产品进口关税下降使非国有企业的中间产品成本以更大幅度下降,同时缓解了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非国有企业获益更多,从而得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引发了劳动力向非国有企业转移。进一步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引致的就业所有制结构调整改进了资源配置效率,能解释同时期源于"企业间"要素配置带来的生产率增长的7.51%,同时,能解释制造业总体生产率增长的1.46%—1.85%,是贸易开放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的研究表明,充分释放贸易红利需要打破要素流动壁垒,降低劳动力要素迁移成本,以市场化方式优化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配置。同时,建立健全金融配套措施、改善信贷不平等也是最大化贸易红利的重要举措。本文不仅为中国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增长动力的转换提供了新证据,也为理解中国的就业结构变迁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挺
文章分析的是我国制造业部门国际贸易频度加大对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而在实体产业服务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内部就业岗位的模糊化,制造业部门中可以衍生出更多配套的生产型服务业岗位。实证结果证实,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外贸强度的增加会导致制造业从业人口比重下滑,而进入21世纪以后,外贸强度则与生产型服务业人口从业比例正相关。总体上,进口对于行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更大一些,而多年以来的贸易顺差则几乎没有对产业结构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关键词:
服务化 就业结构 国际贸易 生产型服务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持续的经济增长使美国就业市场空前繁荣。失业率降至多年来的低水平。每个星期天,美国《华盛顿邮报》中总夹带着五六十个版面的就业专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情况。据经合组织的统计,1985年到1995年间,美国的失业率平均为63%,1996年降低到了54...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瑞荣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选取1978-2012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趋势,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变迁的步调基本一致,但是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果偏离度的分析,发现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偏离,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战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