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28)
- 2023(16699)
- 2022(14215)
- 2021(13115)
- 2020(11237)
- 2019(25811)
- 2018(25000)
- 2017(48820)
- 2016(26292)
- 2015(29532)
- 2014(29010)
- 2013(28971)
- 2012(26667)
- 2011(23821)
- 2010(23983)
- 2009(22622)
- 2008(21624)
- 2007(19222)
- 2006(16819)
- 2005(15001)
- 学科
- 济(101648)
- 经济(101522)
- 业(80726)
- 管理(80066)
- 企(68603)
- 企业(68603)
- 方法(51312)
- 数学(44933)
- 数学方法(44426)
- 财(33017)
- 中国(31907)
- 融(29793)
- 金融(29791)
- 银(28612)
- 银行(28555)
- 行(27301)
- 农(24642)
- 制(24586)
- 务(23547)
- 财务(23478)
- 财务管理(23431)
- 业经(23169)
- 企业财务(22410)
- 学(21399)
- 地方(20095)
- 贸(18396)
- 贸易(18381)
- 理论(18264)
- 易(17848)
- 农业(16941)
- 机构
- 大学(373144)
- 学院(368567)
- 济(147345)
- 管理(147290)
- 经济(143988)
- 理学(127522)
- 理学院(126205)
- 管理学(123995)
- 管理学院(123353)
- 研究(120373)
- 中国(98676)
- 京(79314)
- 科学(73331)
- 财(72497)
- 所(60135)
- 农(58623)
- 财经(58142)
- 中心(56911)
- 研究所(54645)
- 业大(54418)
- 江(53416)
- 经(52950)
- 北京(50410)
- 农业(46174)
- 范(45964)
- 师范(45448)
- 经济学(45373)
- 州(44043)
- 院(43944)
- 财经大学(43783)
- 基金
- 项目(251391)
- 科学(197554)
- 基金(184049)
- 研究(181593)
- 家(160272)
- 国家(158944)
- 科学基金(137238)
- 社会(114884)
- 社会科(109016)
- 社会科学(108989)
- 省(97310)
- 基金项目(97216)
- 自然(90655)
- 自然科(88584)
- 自然科学(88559)
- 自然科学基金(87013)
- 教育(84048)
- 划(82197)
- 资助(77529)
- 编号(73171)
- 成果(59221)
- 重点(56140)
- 部(56070)
- 创(52452)
- 发(52111)
- 课题(50066)
- 创新(48870)
- 科研(48731)
- 教育部(48452)
- 大学(47529)
- 期刊
- 济(154897)
- 经济(154897)
- 研究(111484)
- 中国(71457)
- 学报(59157)
- 财(57374)
- 管理(53395)
- 科学(52829)
- 农(51152)
- 融(49502)
- 金融(49502)
- 大学(45084)
- 学学(42458)
- 教育(38956)
- 农业(34729)
- 技术(30211)
- 财经(28629)
- 经济研究(25194)
- 经(24242)
- 业经(23460)
- 问题(19017)
- 业(18860)
- 理论(18809)
- 图书(17740)
- 技术经济(17420)
- 实践(17170)
- 践(17170)
- 科技(16689)
- 财会(16668)
- 版(16422)
共检索到545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字 叶德磊
本文运用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衍生品的使用对美国寿险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直接效应,结果证明了衍生品运用之于寿险公司价值及业绩的正面效应,从而为我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对寿险企业的投资准入提供了正面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
寿险公司 衍生金融产品 价值和业绩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宇 叶德磊 刘锋
本文以美国寿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衍生品使用对寿险公司价值和业绩的直接效应,从而为中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对寿险企业的投资准入提供了正面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
寿险公司 衍生金融产品 价值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宇 叶德磊 刘锋
衍生金融产品价格并非标的金融资产价格的一元线性函数,因而使用衍生产品最终是否能够起到风险管理之目的虽倾向于正面但尚存争论。国际上现有研究基本都从讨论企业使用衍生品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出发,间接推测衍生品使用对企业的影响。本文以美国寿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衍生品使用对寿险公司业绩的直接效应,运用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衍生品运用之于寿险公司业绩存在明显正面效应,从而为中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对寿险企业的投资准入提供了正面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
寿险公司 衍生金融产品 业绩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贾炜莹 陈宝峰
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动机包括降低税收、降低财务危机成本、避免投资不足和管理者风险厌恶等,本文以我国1151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为研究样本,对衍生金融工具在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动机包括降低财务危机成本、避免投资不足和管理者风险厌恶,并且和公司规模显著正相关,但实际税率对公司风险管理决策基本没有影响,未能验证风险管理的降低税收动机。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管理 套期保值 动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宇 叶德磊
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并非标的金融资产价格的一元线性函数,因而使用衍生工具最终是否能够起到风险管理之目的虽倾向于正面但尚存争论。本文以美国财险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衍生品使用对财险公司价值和业绩的直接效应。运用Panel data模型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衍生工具运用之于财险公司价值及业绩影响性质不同。本文提出了中国衍生产品市场推出之后放开财险企业的投资准入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薇薇 陈向明
本文以应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2011~2013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系统地处理及分析,探究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对衍生金融工具在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验证。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一)本身没有价值。由于衍生金融产品是以原生金融产品为基础,注定其价值波动是随原生金融工具价值变化产生的,本质上指的是合约。(二)财务杠杆作用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衍生金融工具的需求与风险与日俱增。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考察内部治理要素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效应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作为内部治理变量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机制和管理层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其中控制人性质、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二职分离、高管持股比例的制约作用比较显著。研究还发现,上述内部治理要素具有协同效应。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内部治理 一带一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彦
一、引言风险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通过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保险或其它工具管理公司面临的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等各方面的风险。近年来世界500强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呈持续增长趋势,94%的世界500强企业使用衍生工具来管理和对冲商业和金融风险。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和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国内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受到的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国内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样、风险的程度也越来越强。国内企业急需通过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能力来合理规避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应用衍生金融工具避险,被视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然而,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与其经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施
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总应计利润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以2012—2014年度我国非金融类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财务压力、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为研究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施
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总应计利润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以2012—2014年度我国非金融类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财务压力、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为研究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施
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总应计利润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以2012—2014年度我国非金融类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财务压力、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为研究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政策参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少华 李盈璇
衍生金融工具体现出比传统金融工具更大的风险,而公司的信息披露是信息使用者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信息披露应发挥其在风险估计和预测方面的作用。文章首先对2007年这一特殊时期中国上市公司持有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然后对上市公司2007年财务报告中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内容进行整理,通过比较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披露内容,发现目前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主要停留在揭示阶段,有关风险的信息披露不足。本文最后从披露原则和披露内容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施
随着"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衍生金融工具的需求与风险与日俱增。文章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外部监管要素进行梳理,并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外部监管要素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效应及其影响。研究表明,作为外部监管要素的政府监管、市场监管和审计监管对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风险的制约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其中审计监管的风险制约作用最为显著,而政府监管和市场监管发挥的作用有限。研究还发现,政府监管、市场监管和审计监管具有协同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完善外部监管、防范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风险的策略,以期为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艳平 田鑫
选用证监会行业分类下货币金融服务中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季度数据,共计384个样本,实证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商业银行当期及未来业绩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衍生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仅对企业当期业绩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但提升幅度显著低于其在成熟市场中的表现。对企业未来业绩的影响存在微弱的负面影响,原因与公允价值计量特性和商业银行利用衍生工具的行为与动机有关。据此结论,从完善衍生品市场、丰富衍生品种类、加强对银行业的内外部监管等方面为更好地发挥衍生品公允价值计量的积极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冯晓晴 王德宏 宋建波
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2007-2016年沪深A股金融业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情况数据,检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衍生金融工具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提高了股价崩盘风险,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采用套期会计处理方法可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因此,为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监管部门可鼓励公司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采用套期会计处理方法。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套期会计 股价崩盘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