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9)
2023(7637)
2022(6218)
2021(5679)
2020(4706)
2019(10772)
2018(10123)
2017(20528)
2016(10336)
2015(11662)
2014(11221)
2013(11288)
2012(10302)
2011(9210)
2010(9478)
2009(9317)
2008(8599)
2007(7733)
2006(7097)
2005(6806)
作者
(27928)
(23070)
(22971)
(22092)
(14627)
(11047)
(10617)
(8919)
(8684)
(8357)
(7996)
(7713)
(7507)
(7403)
(7370)
(7356)
(6775)
(6773)
(6668)
(6390)
(5747)
(5706)
(5311)
(5309)
(5231)
(5218)
(5046)
(4754)
(4690)
(4584)
学科
(40924)
经济(40883)
(26765)
金融(26765)
(25522)
管理(24352)
(23321)
银行(23312)
(22721)
(21678)
(21601)
企业(21601)
(20839)
贸易(20821)
(20250)
税收(20222)
(20051)
中国(18240)
方法(17371)
(16072)
数学(15427)
数学方法(15358)
(11502)
中国金融(11174)
(9876)
财务(9861)
财务管理(9854)
(9398)
地方(9398)
企业财务(9386)
机构
大学(142405)
学院(142159)
(69404)
经济(68226)
研究(50737)
管理(48741)
中国(47988)
理学(40808)
理学院(40392)
管理学(39884)
(39734)
管理学院(39626)
财经(30082)
(28927)
(27300)
科学(25431)
(25291)
中心(24828)
经济学(24227)
财经大学(22514)
经济学院(22252)
(22252)
研究所(22138)
金融(21882)
(21652)
(20362)
银行(19678)
北京(18954)
(18297)
(18288)
基金
项目(85860)
科学(67583)
研究(64907)
基金(64330)
(55064)
国家(54671)
科学基金(46404)
社会(42849)
社会科(41149)
社会科学(41141)
基金项目(32813)
(30566)
教育(28321)
自然(27864)
资助(27352)
自然科(27278)
自然科学(27274)
自然科学基金(26805)
(26354)
编号(26272)
成果(22384)
(19878)
重点(19652)
(19163)
(19100)
国家社会(18680)
(18325)
教育部(17737)
中国(17434)
创新(17340)
期刊
(72238)
经济(72238)
研究(55504)
(34262)
金融(34262)
(29559)
中国(26368)
学报(18017)
管理(17506)
国际(16848)
(16032)
(15813)
科学(15665)
(15575)
(15423)
财经(14859)
经济研究(14474)
大学(14271)
税务(13833)
学学(13572)
(12629)
问题(10642)
业经(9935)
农业(9870)
教育(9729)
世界(9372)
技术(8545)
理论(8285)
(7419)
贸易(7419)
共检索到239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事件】2018年以来,美国针对光伏、钢铝、汽车等产品在全球发起多轮贸易争端,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全球贸易、投资增速下滑,金融市场担忧加剧,主要经济体股市出现不同程度回调,新兴市场金融动荡,货币较大幅度贬值。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争端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特朗普上任后,挥舞贸易制裁大棒,对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美国增税对象从中国、墨西哥等对美有较大贸易顺差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发展到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美国主导重签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宇  
本文研究汇率波动率对中国向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非因果检验等方法估计变量间长短期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向美国和欧盟的实际出口与实际汇率波动率存在长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与汇率波动率无关。短期内汇率波动率只影响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对向欧盟和日本的出口没有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少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而减少中国同东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少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付争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国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贸易成本加成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实际汇率,进而从弱化汇率波动的角度探讨一国对贸易伙伴国的选择问题。本文还利用21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且以间接金融为主的贸易顺差国(或地区)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选择那些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会缩减实际汇率波动,如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而汇率制度较有弹性且货币政策以利率为目标的国家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更适合选择地理距离较远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如美国、英国和东盟诸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安林  张蕊  
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的关税。利用2014年1月到2018年2月的月度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加征关税对中国进口大豆数量和国内大豆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征关税会抑制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不过该抑制作用呈现收敛特征;加征关税会引起国内大豆价格上升,但是上升幅度较小,对美进口大豆加征25%的关税最大程度将带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4.271%。整体来看加征关税对中国大豆价量的影响很小。其原因是巴西对美国大豆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美国对中国大豆市场的垄断力显著低于巴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旭华  
关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现有研究文献尚不多见。其实,在开放经济形态下,商品和资本的国际交换成为经济波动跨国传导的渠道,各国之间经济波动协动化可以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得到关联于现实的论证。本文使用1991-2009年的跨国数据,采用Cerqueira&Martins(2009)的方法测算了中国与23个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指数,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细致地检验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FDI则是中国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此外,无论是发达的贸易伙伴还是发展中的贸...
[期刊] 预测  [作者] 许可  
本文利用AR-GARCH模型,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海关总署提供的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中国对东盟、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中国香港六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月度进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汇率波动率对我国和各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了汇率因素对各个贸易伙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看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多数贸易伙伴的出口显著负相关,没有与其正相关的贸易数据;其波动率可能有多种长期效果。短期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与欧盟,东盟,香港出口有反向冲击作用,对韩国进口有正向冲击作用,其波动率对部分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存在正向冲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海  姚曦  徐奇渊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排除程序背景介绍2018年7月,美国依据《1974年贸易法案》的301条款,正式开始对中国输美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即宣布对等反击。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贸易摩擦谈谈打打、持续升级,至今美国已形成四个对华商品加税清单。按照时间顺序,被美国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价值分别是"清单一"340亿美元、"清单二"160亿美元、"清单三"2000亿美元和"清单四"3000亿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娟  万璐  
劳动需求弹性事关就业市场波动、工作稳定性和劳动雇佣关系。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面板数据,检验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约为-0.263~-0.241,符合文献中提出的劳动需求弹性应在-0.75~-0.15区间内的判断;第二,贸易开放将使中国劳动需求更富有弹性,加剧就业市场波动,且该结论呈现稳健性,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在受到贸易开放冲击时,劳动需求弹性的变化方向及程度不相同,在高技术企业就业的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就业风险;第三,贸易提高劳动需求弹性主要通过增强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效应发生作用。该研究可为防御改革开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秋红  
中美贸易战是目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贸易战的特征是两国对对方国家的商品加征较高的进口附加税。特朗普认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受损失的只是中国,美国只会受益。运用国际贸易学中的关税效应理论,在对贸易"大国"和贸易"小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就美国加征关税对美国生产者、消费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加征关税无益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反而给美国生产者、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同时,还会给美国造成无谓损失;不仅影响美国经济,还会影响美国的政治,给美国带来多重伤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红   张培杰   孟昊  
本文运用TVP-SV-VAR模型从外部溢出视角检验了全球金融周期波动对人民币汇率失衡的时变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影响看,全球金融周期扩张对人民币汇率失衡产生正向溢出,其中对暂时性汇率失衡的冲击程度更大且逐年波动上升。从作用机制看,全球金融周期扩张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和贸易渠道加剧了人民币汇率高估,而通过利率渠道则可以减缓这一冲击。此外,全球金融周期波动主要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和利率渠道冲击暂时性汇率失衡,而对长期汇率失衡的冲击则主要通过贸易渠道。本文验证了全球金融周期加剧人民币汇率失衡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暂时性和长期汇率失衡的差异性冲击,为应对全球金融周期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汉林  
近10多年来,贸易问题际关系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已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锦江  
大家谈了很好的意见和看法,我作些补充。我国在对外经贸工作中推行市场多元化,意义深远。在苏联解体后,把保持和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作为实行市场多元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已见成效。据我国海关统计(按产消国别贸易额),1992年我国同独联体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6亿美元,其中俄罗斯联邦占58.5亿美元,均超过了我国同原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明华  余梦妍  魏僮  胡田琦  唐莹  
基于2012—2017年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首先采用Armington替代弹性模型估计中美木质林产品在对方市场的替代弹性,然后将替代弹性引入SMART模型测算中美双方木质林产品加征关税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木质林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可替代性高于美国木质林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可替代性;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木质林产品的贸易损失大,但福利损失小;中国木质家具、纸和纸板、木制品等加工型产品的对美出口面临出口大量减少威胁;随着美国加征关税的逐步实施,加征关税的贸易效应逐步显现;中国对美国木质林产品加征关税结构仍有优化空间。为了减少中美双方木质林产品加征关税引发的不利影响,必须寻找出口替代市场、降低可替代性、优化加征关税结构、加快实施“双循环”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