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1)
- 2023(9255)
- 2022(7766)
- 2021(6771)
- 2020(5702)
- 2019(12722)
- 2018(12520)
- 2017(23637)
- 2016(12368)
- 2015(13975)
- 2014(14152)
- 2013(13588)
- 2012(12987)
- 2011(12064)
- 2010(12349)
- 2009(11655)
- 2008(11181)
- 2007(10180)
- 2006(9384)
- 2005(8562)
- 学科
- 济(75418)
- 经济(75345)
- 管理(33554)
- 业(29556)
- 方法(24683)
- 企(23776)
- 企业(23776)
- 数学(21602)
- 数学方法(21497)
- 贸(19322)
- 贸易(19312)
- 地方(18729)
- 易(18659)
- 中国(16181)
- 财(14259)
- 农(13778)
- 学(13047)
- 地方经济(12939)
- 业经(12496)
- 制(11000)
- 融(10919)
- 金融(10912)
- 关系(10811)
- 体(9918)
- 环境(9391)
- 银(9178)
- 银行(9162)
- 行(8907)
- 农业(8869)
- 理论(8515)
- 机构
- 大学(190091)
- 学院(188449)
- 济(95812)
- 经济(94213)
- 研究(71559)
- 管理(66780)
- 理学(56776)
- 理学院(56157)
- 管理学(55352)
- 管理学院(55003)
- 中国(51695)
- 财(42092)
- 京(39301)
- 科学(38061)
- 所(35947)
- 财经(33480)
- 研究所(32283)
- 经济学(31853)
- 中心(30551)
- 经(30337)
- 经济学院(28654)
- 江(28263)
- 农(27510)
- 院(25723)
- 北京(25090)
- 财经大学(24635)
- 范(24295)
- 师范(24064)
- 业大(23584)
- 州(21842)
- 基金
- 项目(118869)
- 科学(93822)
- 研究(88971)
- 基金(87554)
- 家(76577)
- 国家(75566)
- 科学基金(63566)
- 社会(59996)
- 社会科(57098)
- 社会科学(57081)
- 基金项目(44932)
- 省(44734)
- 教育(40229)
- 自然(37533)
- 划(37392)
- 自然科(36689)
- 自然科学(36675)
- 资助(36144)
- 自然科学基金(36008)
- 编号(34453)
- 成果(28912)
- 部(27370)
- 发(27031)
- 重点(26936)
- 国家社会(26167)
- 课题(24546)
- 创(24284)
- 教育部(24105)
- 人文(23285)
- 性(23062)
共检索到301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龙世国 湛柏明
选取2000—2013年美国与19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与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研究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对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直接投资均有显著的进口扩张效应与出口扩张效应,且直接投资对初级品的进口影响程度显然大于对工业制成品的影响程度;美国对新兴经济体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美国对不同新兴经济体的直接投资具有国别差异的贸易结构效应;美国直接投资对19个新兴经济体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都产生了恶化效应,其中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要远大于对初级产品的恶化程度。
关键词:
美国 新兴经济体 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闫国庆
文章选取东亚新兴经济体九个国家(地区)为样本,利用1985~2008年的面板数据,借助面板协整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东亚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东亚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具有创造效应,但短期内却具有替代效应。从因果关系看,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两者互为格兰杰原因。从具体国家(地区)看,对外直接投资对每个样本国家(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都具有创造效应,但贸易弹性差异较大。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东亚新兴经济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来科 廖春
本文研究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美中贸易逆差有明显的扩大效应。成本导向型的美国直接投资扩大了中方对美国的出口;市场导向型的直接投资又缩小了美国对华的出口;同时,中国对美国的高技术产品顺差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所创造。因此,适当调整我国的外资政策对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中美贸易 贸易逆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新兴经济体国家之间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这场FDI博弈中,各国间是否有合作共赢的空间,是否存在投资的互补效应呢?在此背景下,根据Fumagalli博弈模型的结论,本文搜集了26个新兴经济体国家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FDI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新兴经济体国家间FDI呈互补关系,尚未出现挤出效应,存在合作共赢的空间;FDI青睐于市场份额、自然资源、低廉生产成本、开放水平和基础设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谭娜 何传添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文章使用引力方程及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平均而言,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盟国家当年的出口将会增加0.53%,进口将会增加0.62%。并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当贸易额相对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创造效应;但当贸易额相对较高时,贸易创造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寻求型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动机,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发现显著的效率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在考虑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入滞后期、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能源行业产出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珮璘
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利用传统FDI理论解释新兴经济体ODI,二是尝试超越传统FDI理论,进行理论创新,引入新视角。本文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其进行评述。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百川 郑伟 杨立卓
本文利用修正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潜力指数对"新兴经济体"的两个梯队——"金砖国家"和"新钻11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金砖国家近年来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潜力不断上升,引资结构趋于优化。同时,新兴经济体在基础设施、教育和科研投入等方面还普遍存有短板。最后,本文就新兴经济体进一步提升引资潜力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惠君 孙玉琴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是一国参与世界经济的主要途径,国际直接投资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替代或互补不同的作用和影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中亚各国在投资与贸易等方面的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运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在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短期内贸易促进效应不显著,长期来看促进效果明显。
关键词:
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徐慧娟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整体、区域和产品结构分别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影响总体上不显著,但是对不同收入国家的不同贸易结构影响效应不同,存在着创造和替代双重效应;同时互联网普及率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海波 俞佳根
本文在利用索洛剩余法测算东亚新兴经济体各国(地区)1980-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动态性地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东亚新兴经济体各国(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为正效应,但传导途径差异较大;而香港表现为负效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恒龙 葛尚铭
当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而其中印度经济表现尤为强劲。文章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对印度FTA战略的出口促进效应进行了评估,并以此分析新兴经济体FTA战略的贸易促进效应。结果显示:印度的FTA战略使印度的出口增长了50%~60%;共同洲际及共同殖民地因素对印度的出口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涉及到单个FTA伙伴的出口促进效应时,显著性并不稳定;FTA战略对出口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恒龙 葛尚铭
当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而其中印度经济表现尤为强劲。文章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对印度FTA战略的出口促进效应进行了评估,并以此分析新兴经济体FTA战略的贸易促进效应。结果显示:印度的FTA战略使印度的出口增长了50%60%;共同洲际及共同殖民地因素对印度的出口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涉及到单个FTA伙伴的出口促进效应时,显著性并不稳定;FTA战略对出口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振辉 翟立强
美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和第一大贸易国①,欧洲、北美是美国最主要的投资流入地,而亚太和北美是美国最主要的贸易流入地。本文通过一个2×2×1模型,分析了美国直接投资和贸易选择问题。并利用美国16个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国1983-2011年的数据进行了面板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与东道国相对收入差距、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而距离和对外直接投资负相关,贸易管制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不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俊聪 黄繁华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外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文献基础上,利用我国200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GMM系统两步估计方法,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技术进步效应与出口规模扩张效应;并进一步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导致出口技术进步是否对出口规模产生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与制成品出口技术提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进步的重要加速器。而对外直接投资并未对出口规模的扩张起到明显作用;在样本期内,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影响出口技术进步,抑制了粗放型出口规模的扩张。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技术进步 出口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项本武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FDI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中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但对从东道国的进口却具有替代效应。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