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9)
2023(7667)
2022(6562)
2021(6266)
2020(5358)
2019(11967)
2018(11800)
2017(22412)
2016(12617)
2015(14052)
2014(14173)
2013(13958)
2012(13038)
2011(11605)
2010(11990)
2009(11409)
2008(11814)
2007(10453)
2006(9281)
2005(8674)
作者
(35384)
(29787)
(29343)
(28251)
(18922)
(14095)
(13470)
(11245)
(11206)
(10856)
(10207)
(10058)
(9757)
(9650)
(9560)
(8860)
(8812)
(8707)
(8617)
(8564)
(7561)
(7293)
(7115)
(6962)
(6828)
(6665)
(6650)
(6586)
(5941)
(5871)
学科
管理(45954)
(41887)
经济(41719)
(38942)
(34177)
企业(34177)
(29169)
(17162)
方法(16368)
(14648)
财务(14627)
财务管理(14576)
企业财务(13892)
财政(13633)
数学(13436)
数学方法(13249)
中国(12809)
(12536)
(11474)
(10868)
业经(10793)
(10217)
银行(10188)
体制(9845)
(9695)
(9581)
金融(9578)
(9570)
(8815)
制度(8809)
机构
大学(181717)
学院(177456)
(71169)
经济(69563)
管理(65698)
研究(62150)
理学(55933)
理学院(55278)
管理学(54430)
管理学院(54084)
中国(48915)
(46524)
(38491)
科学(35998)
(32300)
财经(32254)
(29057)
(28702)
(28587)
研究所(28415)
中心(27827)
北京(24385)
业大(24044)
(23742)
财经大学(23620)
师范(23513)
经济学(22328)
农业(22305)
(22121)
(21659)
基金
项目(112665)
科学(89286)
研究(83765)
基金(83390)
(72484)
国家(71890)
科学基金(61234)
社会(54080)
社会科(51119)
社会科学(51109)
基金项目(43766)
(41918)
教育(39178)
自然(38708)
自然科(37831)
自然科学(37817)
自然科学基金(37187)
(36272)
编号(33674)
资助(33492)
成果(30535)
(27170)
(26536)
重点(25579)
课题(23571)
(23442)
教育部(23039)
(22994)
国家社会(22729)
(22713)
期刊
(83090)
经济(83090)
研究(58921)
(42417)
中国(40544)
学报(28162)
(26995)
科学(25310)
管理(25210)
大学(22177)
教育(20729)
学学(20650)
(20139)
金融(20139)
农业(17795)
财经(17247)
(14657)
经济研究(12781)
技术(12545)
业经(11474)
会计(10901)
问题(10583)
财会(10507)
(9635)
(9306)
(9179)
世界(8998)
(8567)
财政(8567)
(8492)
共检索到283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艳丽  何新容  
为了遏制慈善机构对慈善捐赠财产的滥用(1)行为,提高捐赠财产的使用效率,《美国信托法第三次重述》与《美国统一慈善机构基金谨慎管理法》均规定了当原先的慈善目的已经实现而捐赠财产存在剩余的情况下,慈善机构和各州司法部长可以防止滥用为由,向法院申请修改原先对捐赠的限制,将剩余财产用于与原目的相似的其他慈善目的;而《美国联邦税法》则规定了私人图利规则、过度私人利益交易规则以及私人利益规则,对慈善机构不当地将捐赠财产给予了特定人而导致的滥用行为进行了规制。美国的上述做法对我国防治滥用慈善捐款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崔也光  谭静  
我国的慈善事业起步较晚,而继"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负面事件之后,我国慈善机构的诚信度下降,广大慈善捐赠者十分关注捐赠资金的真实使用情况和组织捐赠的慈善机构是否受到有效监管。基于此,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2005~2010年全国性基金会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基金会捐赠收入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以为监管机构加强对慈善基金会的监管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洪  明仪皓  曾珠  朱盈盈  
本文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从税收因素与慈善捐赠价格弹性、促进慈善捐赠的税制评价以及促进慈善捐赠的税制优化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三个方向:第一,将国外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构建促进慈善捐赠行为的最优激励税制;第二,注重税收激励政策与新兴慈善捐赠的与时俱进;第三,区分各类慈善捐赠受赠领域,制定不同的税收激励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云  
创业慈善是企业家创业行为和慈善行为的深度融合。创业慈善现象最初出现于美国,后来逐渐遍及全球,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为其产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创业慈善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家捐赠,是借助于社会企业或非营利组织,使用风险投资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难题,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创业慈善所采用的慈善资本主义原则既受到人们的追捧,也受到人们的诟病。从学术角度来说,创业慈善研究是创业研究与慈善研究两个领域的交集。创业慈善研究主要探讨当代高净值企业家的慈善活动及其他们开展此类活动的创业精神。本文对创业慈善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创业慈善的概念内涵、运作模式、行为动因、弊端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晨  
慈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在高质量中促进共同富裕,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而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渠道就是慈善事业的发展。新晋商作为富有时代精神的传统晋商传承者,是山西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在分析新晋商慈善捐赠行为产生的内外部动力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新晋商慈善捐赠所面对的阻力,并根据动力和阻力着力构建促进新晋商慈善的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付文艳  
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大管家",在慈善捐赠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随着不断涌现的社会问题,使得政府在监管慈善捐赠活动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文章通过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观点,以期相关部门能够适时调整对策以便更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难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虹   李晓颖   贺宇倩   刘江会   申强  
捐赠者作为慈善资源的委托方,在推动慈善组织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目前文献对于其如何发挥治理行为还未有定论。利用中国慈善基金会2011—2020年的数据,研究慈善捐赠者主动治理行为对慈善组织未来捐赠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捐赠者的主动治理行为能够增加慈善组织未来捐赠收入,但两者呈现倒U型关系,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是其发挥主动治理效应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述治理效应与慈善组织的内、外部治理存在替代作用。在进一步划分捐赠收入类型以及慈善基金会规模后,本文发现捐赠者主动治理效应在大型基金会以及对机构捐赠收入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体现了捐赠者主动治理的积极作用,为提升我国慈善组织筹款能力、促进公益慈善高质量发展、完善第三次分配体系提供了思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袁娅  
同是捐赠行为,同一个事件、不同企业、不同时间点,其对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差异很大。而且同是捐赠行为,同一个企业、不同事件、不同时间点,其对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同的。从2000年开始,中国公益慈善迅速发展,获得了社会民众的热心关注与大力支持,公益捐助总额也在逐级攀升。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行为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但利益相关方是否认可这种行为的初衷或者结果呢?换句话说,这种履责行为是否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社会责任绩效呢?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社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袁娅  
同是捐赠行为,同一个事件、不同企业、不同时间点,其对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差异很大。而且同是捐赠行为,同一个企业、不同事件、不同时间点,其对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同的。从2000年开始,中国公益慈善迅速发展,获得了社会民众的热心关注与大力支持,公益捐助总额也在逐级攀升。企业通过慈善捐赠行为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但利益相关方是否认可这种行为的初衷或者结果呢?换句话说,这种履责行为是否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社会责任绩效呢?慈善捐赠行为与企业社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继远  胡卫萍  
我国慈善私益捐赠包括私益募捐和个人直捐两种。但是,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尚未规定私益捐赠,导致私益捐赠参与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私益捐赠财产权的类型及其归属缺乏立法保障。建议尽快出台《慈善法》,采取"大慈善"立法体制,将私益捐赠、公益捐赠、赞助、资助和志愿者服务等利他行为统一纳入其调整范围。同时,要加强对慈善私益捐赠资金使用、慈善项目运作的监管,保障慈善参与人权利,确立慈善参与人的信义义务和责任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金红  杨小伟  
以2009—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企业为样本,考察了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及分析师关注度和市场化水平对重污染行业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慈善捐赠更多;相较于分析师关注度低、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在分析师关注度高和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重污染行业企业慈善捐赠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重污染行业企业通过慈善捐赠可以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提高其企业价值。研究结果为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对重污染行业企业寻求“自我救赎”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冰涛   毛桂蓉   苏剑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增进人民幸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实证分析个体慈善捐赠行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慈善捐赠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正向且稳健的提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提升社会关联能力、提高社会地位以及增加积极情绪是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慈善捐赠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在高收入满意度人群、城镇人群、低学历人群、中年人群,以及北方和西部地区样本中表现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当下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见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志坚  薛永基  
慈善捐赠行为对企业品牌资产的影响机理是一个理论难题,也是实务界关心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理论认知,以大学生和高校后勤职工为对象,考察了不同类型慈善捐赠行为对企业品牌资产的影响,并分析了感知风险的调节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反应性-一般群体"类和"先行性-特定群体"类慈善捐赠行为能够提升品牌忠诚;四类慈善捐赠行为均对品牌知晓和品牌形象产生了正面影响;感知风险在慈善捐赠行为和企业品牌资产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段珅  刘凤军  李园园  孟陆  
有效的慈善呼吁方式是助推民众参与捐赠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往多数研究单独探讨了不同慈善呼吁主角对于潜在捐赠者捐赠行为的影响,然而,除宣传主角不同外,慈善捐赠类型差异也会影响潜在捐赠者的捐赠行为,但鲜有研究探究慈善捐赠主角与慈善捐赠类型的交互作用对于个体捐赠行为的影响。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慈善捐赠主角为切入点并结合不同的捐赠类型,探究慈善捐赠主角与慈善捐赠类型的交互作用对于捐赠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慈善捐赠主角人数对于该效应的调节作用。实验1A首先通过探索性实验验证了慈善捐赠主角与捐赠类型匹配会对不同捐赠类型的需求评估产生差异性评价,从而为后续捐赠行为的研究提供初步证据;实验1B通过线上问卷直接验证了慈善捐赠主角与捐赠类型的匹配作用对于个体捐赠意愿的影响;实验2通过实验室实验的真实金钱分配任务,进一步验证了慈善捐赠主角与捐赠类型的匹配作用对于个体捐赠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慈善捐赠主角人数在上述匹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以期为不同慈善类型的慈善呼吁主角应用策略提供实践性指导,从而提升潜在捐赠者的捐赠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陇  彭亮  李金辉  
近年来,《慈善法》的完善为我国企业履行慈善责任提供了切实保障,慈善捐赠已成为新时代企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关键举措。本文以A股93家食品加工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慈善捐赠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上年度及本年度捐赠金额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慈善捐赠存在滞后性;相对于国企,慈善捐赠对于民企财务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