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9)
2023(5364)
2022(4819)
2021(4413)
2020(4092)
2019(9858)
2018(9794)
2017(19349)
2016(10512)
2015(12300)
2014(12683)
2013(12733)
2012(12060)
2011(11014)
2010(11226)
2009(10651)
2008(10850)
2007(9919)
2006(8432)
2005(7511)
作者
(31800)
(26913)
(26822)
(25646)
(16967)
(12999)
(12575)
(10684)
(9851)
(9462)
(8939)
(8751)
(8657)
(8464)
(8455)
(8410)
(8343)
(7907)
(7754)
(7731)
(6780)
(6598)
(6544)
(6050)
(6043)
(6003)
(5979)
(5907)
(5454)
(5446)
学科
(47893)
经济(47848)
管理(25888)
(25692)
方法(25129)
数学(22197)
数学方法(22030)
(19973)
贸易(19966)
(19792)
企业(19792)
(19374)
(12570)
(10993)
中国(10331)
地方(9529)
(9083)
业经(8160)
(8138)
关系(7961)
农业(7814)
(7598)
(6762)
(6752)
财务(6739)
财务管理(6717)
(6571)
金融(6569)
(6490)
理论(6472)
机构
大学(162039)
学院(159974)
(71770)
经济(70401)
管理(58735)
研究(55464)
理学(50468)
理学院(49887)
管理学(49063)
管理学院(48752)
中国(40513)
(33849)
科学(33098)
(30514)
(29084)
(28980)
研究所(26409)
中心(25164)
财经(24675)
业大(24385)
(23963)
农业(23303)
经济学(22941)
(22253)
北京(21452)
(21356)
师范(21171)
经济学院(21135)
(19527)
(18927)
基金
项目(101801)
科学(78345)
研究(74648)
基金(72834)
(63040)
国家(62549)
科学基金(51853)
社会(46224)
社会科(43871)
社会科学(43855)
(39386)
基金项目(38464)
教育(34793)
(33544)
自然(32684)
自然科(31869)
自然科学(31856)
自然科学基金(31279)
编号(31250)
资助(30606)
成果(25986)
(23579)
重点(23171)
(22498)
课题(21163)
(20815)
科研(20098)
教育部(20084)
大学(19748)
创新(19545)
期刊
(75012)
经济(75012)
研究(46794)
中国(26599)
(25826)
学报(25197)
(23488)
科学(21656)
大学(18756)
管理(18368)
农业(17496)
学学(17477)
教育(15608)
(15360)
国际(13910)
(13625)
金融(13625)
经济研究(13226)
技术(13122)
业经(12245)
问题(11961)
财经(11862)
(10224)
(10127)
世界(9142)
商业(8959)
技术经济(8442)
统计(8005)
理论(7817)
(7594)
共检索到235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远鹏  
由于新的国际分工产生的大量中间产品贸易和跨国公司的国外投资造成的贸易转移 ,使原来产品基本上为出口国内容的国际贸易发生了变化 ,一国和另一国的贸易存在大量逆差 ,并不一定是后者向前者输入了过多的商品 ,而是后者的出口商品中包含了较大比例的前者内容。美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就是这样。贸易逆差成为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概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吴强  杨波  
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美国出现了全球所独有的巨额贸易逆差,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分析其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今全球贸易的新特点,重点分析了美国制造业商品贸易的变化,指出美国信息产业等诸多产业已经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这种全球性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引致美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是其巨额贸易逆差形成和扩大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涛  吴玉萍  沈晓悦  毛显强  李丽平  俞海  国冬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贸易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在拉动经济贸易增长的同时,也对我国资源与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研究表明,我国贸易价值量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因此,应高度关注我国贸易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以环保手段绿化贸易增长,运用贸易手段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为此,建议我国在进出口环境关税、市场准入与准出、投资等贸易环节增加环保"阀门"。具体政策建议:①扩大出口关税征收范围,加征高污染产品出口环境关税;②设计和实施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度;③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斯达  陈继勇  潘黎  
本文应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991~2005年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扩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美国的经济增长是其对外贸易逆差扩大的Granger原因,而拒绝对外贸易逆差扩大不是美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只有60%。对此计量检验结果,本文认为,美国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缺口、经济结构升级、低利率、高新技术出口管制以及美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速缓慢、谋求全球霸权等国内外因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具有双效性:一方面支撑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却加剧了美国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枝仲  
2002年伊始,美元对各主要货币开始贬值,截止到2002年12月20日,美元对欧元贬值达15%,对日元贬值达8%。美元贬值有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持续多年的大规模贸易逆差所造成的贬值压力。美国贸易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云  顾海英  
2004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自1984年以来首次出现巨额逆差,2005年逆差继续存在,但发生大幅收敛。2004 ̄2005年间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波动使不同贸易品种、国内国际区域市场、贸易方式等受到影响;2005年相对于2004年对外贸易差额的变化,其对外贸易差额变动的一些规律性特点,对未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差额变动趋势作出初步判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有广  
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丰富国民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可以为国民经济作出重大贡献,它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货物贸易大国,然而,我国的文化产品贸易却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幸运的是,2006年9月,指导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正式公布。《纲要》对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健全各类文化市场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论述和细致的安排。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未来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增长,进一步增强中国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影响。本期刊载此文为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冬梅  刘海云  
美元特权的形成使贸易逆差成为输出美元的主要途径,并对贸易逆差起到了助长作用,集中表现在美元特权使美国维持着巨额贸易逆差而不受外汇储备短缺的制约和金融危机的威胁,却使其他追求美元储备的国家依靠贸易顺差和过度储蓄来摆脱不利处境,从而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但贸易逆差的继续发展和未来的调整势必会影响美元特权地位的巩固,使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活动面临极大的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越男  
近年来,随着美中经贸关系的日益深入,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也愈益显现出来,美中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将原因主要归结在中国方面,这是不公正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美中贸易逆差背后的美中不合理的产业分工因素,提出美中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将能耗大、污染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从而造成美中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形成的落差的结果。此外,美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的结果同样也导致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的加剧。对于这一基本事实,美国应有清醒的认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心颖  
文章根据1983~2009年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和同期美国的就业人数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对中美贸易与美国就业数量的关系做长期动态分析,得出当前中美贸易的逆差局势不仅为美国加快产业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而且对美国总体就业稳定增长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结论。美国将近年失业形势恶化归咎于对中美贸易逆差过大,与事实不符,其失业率攀升应从本身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找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福永  
美国贸易逆差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形成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美国的经济特点、美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和维持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晓雷  
美国贸易逆差历来被认为主要来源于美国贸易伙伴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壁垒和美国产业全球竞争力的下降。本文的分析说明,美国贸易逆差来源于美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储蓄-投资缺口,即内部失衡导致外部失衡。美国的分析家和政治家大都认为贸易逆差是美国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毒药,”因而建议美国政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治理贸易逆差。本文以相对贸易逆差作为基本分析工具,运用统计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对近15年美国的贸易逆差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没有理由认为贸易逆差恶化了美国经济和就业,贸易保护主义也不能治理美国的贸易逆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穆良平  张静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巧玲  王奇  向筱  
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国内资源环境状况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二氧化硫为例,分别运用基于IPPS产业排污系数与基于GDP总量排污强度等两种方法,计算了我国与美国、日本、欧盟地区和港澳地区的国际贸易中隐含的污染物排放。基于两种排污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1998-2008年期间我国与这四大贸易体的对外贸易顺差中隐含着大量的二氧化硫污染净进口,2008年二氧化硫污染净进口量分别达62.85万t和362.02万t。这表明我国贸易账户的顺差一定程度上是以环境账户的逆差为代价的。虽然随着技术进步,我国单位贸易顺差中的环境逆差有所减小,但由于贸易顺差规模的不断加大,1998-2006年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