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3)
- 2023(8809)
- 2022(7408)
- 2021(6585)
- 2020(5542)
- 2019(12526)
- 2018(11835)
- 2017(22888)
- 2016(12252)
- 2015(13027)
- 2014(12396)
- 2013(12310)
- 2012(11233)
- 2011(10045)
- 2010(9984)
- 2009(9219)
- 2008(8839)
- 2007(7520)
- 2006(6537)
- 2005(5735)
- 学科
- 济(51056)
- 经济(51000)
- 业(32759)
- 管理(32555)
- 企(25484)
- 企业(25484)
- 方法(24767)
- 数学(22597)
- 数学方法(22464)
- 贸(18307)
- 贸易(18305)
- 易(17972)
- 财(16015)
- 出(13218)
- 中国(12125)
- 农(12066)
- 业经(9447)
- 融(9277)
- 金融(9276)
- 口(9199)
- 出口(9197)
- 出口贸易(9197)
- 务(9188)
- 财务(9186)
- 财务管理(9171)
- 企业财务(8780)
- 学(8663)
- 地方(8643)
- 农业(8345)
- 技术(8006)
- 机构
- 大学(176703)
- 学院(171916)
- 济(79723)
- 经济(78557)
- 管理(65538)
- 研究(61182)
- 理学(58038)
- 理学院(57373)
- 管理学(56548)
- 管理学院(56261)
- 中国(44529)
- 科学(36108)
- 京(35983)
- 财(35342)
- 农(32255)
- 所(30722)
- 财经(29138)
- 研究所(28260)
- 业大(28014)
- 经(26922)
- 中心(26823)
- 经济学(26307)
- 农业(25958)
- 经济学院(24388)
- 江(23010)
- 院(22264)
- 财经大学(22161)
- 北京(22151)
- 范(21136)
- 师范(20835)
- 基金
- 项目(123517)
- 科学(98534)
- 基金(94973)
- 家(85519)
- 国家(84900)
- 研究(82944)
- 科学基金(72541)
- 社会(57629)
- 社会科(55246)
- 社会科学(55232)
- 基金项目(51059)
- 自然(48256)
- 自然科(47310)
- 自然科学(47293)
- 自然科学基金(46486)
- 省(44939)
- 划(39755)
- 资助(37793)
- 教育(37670)
- 编号(29543)
- 部(28443)
- 重点(27811)
- 创(26128)
- 国家社会(25842)
- 发(25670)
- 教育部(24589)
- 创新(24508)
- 科研(24491)
- 人文(23631)
- 计划(23261)
共检索到244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傅缨捷 贺小玉
本文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利用1998-2016年美国同投资伙伴国(地区)的双边直接投资数据和外汇交易数据,考察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美元国际地位变动的影响。总体而言,美国对东道国直接投资的增加能够促进美元在东道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而对与东道国邻近国家的直接投资会一定程度上产生负向溢出效应,即减少美元在东道国的使用,上述影响受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和投资类型的约束。这一结果,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康宽 孙英杰
在就业总量性矛盾得到缓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基于200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及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普惠金融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第一及第三产业就业水平的增加,承接第二产业的结构性、摩擦性失业人员,进而促进总体就业水平的提升。地区之间普惠金融发展的协调性不足,周边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就业具有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沿海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总体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地区之间更加协调;内陆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三次产业就业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地区之间协调性不足。普惠金融发展对生产性及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呈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就业增加 结构性失业 溢出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巴格瓦蒂假说”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不是自然产生的,“溢出效应”是否产生以及“溢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东道国一定的经济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外贸政策。本文利用中国1982~2003年的年度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政策体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原因是我国外贸政策体制是以重商主义的“出口创汇”思想为基本指导原则的,这使我国的外贸政策仍属于一种保护型政策,因而不利于外商在华投资溢出效应的发挥。
关键词:
外贸政策 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 FDI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飞鸣 李杰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FDI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FDI与经济增长明显正相关,而金融深化对FDI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这意味着我国在不断利用FDI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金融发展,尤其要提高我国目前金融深化的水平。
关键词:
金融深化 FDI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邹志新 赵奇伟
本文首先对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影响的具体机制进行了阐述,然后在赵奇伟等(2007)所构建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经验分析。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外资规模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滞后,是造成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文章最后针对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以获取正向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开放程度 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饶晓辉 徐威
基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个维度,分析财政透明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而周边邻近地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对本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具有较为强烈的阻碍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明显的空间滞后和路径依赖;财政透明度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三大区域财政透明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低;与高透明度和高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城市相比,低透明度和低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城市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较大。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披露制度,提升投资营商环境,同时,地方政府之间还应加强互动与合作,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共治,促进地区协同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一兵 钟阳 赵宣凯
本文利用改进的空间面板模型对日元国际化的直接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国同日本的实际双边贸易额与一国外汇市场的发达程度对其使用日元进行交易的意愿产生正向作用。此外,一国外汇市场的发达程度,会对相邻国家使用日元的偏好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这反映出日元国际化过程中通过一国金融市场发达程度而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也就是金融市场越发达的国家在增加使用日元的同时可以带动周边国家对日元交易需求的提高。最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相邻国家间在使用日元交易上也存在竞争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杰 李鹏
本文以二元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推理出的命题假设为理论分析框架,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影响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和空间上的辐射带动作用;工业化在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农业水利化和城市化在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正向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财政支出对农业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值得警惕的是在我国几乎尚未形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长效机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既要加强各地区农业发展政策之间的协调,又要加强农业区域规划的配套体系建设;不但关注短期效果,更要思考如何形成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超 陈思 兰宗敏
当前我国地方品质驱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基于2009—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品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溢出效应和空间差异。结果发现:地方品质的提升不仅显著促进本地区的创新发展,还对周边地区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地方品质对区域创新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更倾向于通过人口流动尤其是人力资本游走传递。地方品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将伴随城市工资水平、发展阶段、人力资本规模和通达性等的提升而呈上升。从对本地和周边区域创新带动性看,地方品质中个人消费服务和地区健康环境的创新带动性更强,地区公共服务对本地和周边区域并未体现出显著的创新带动性。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应强化以地方品质推动城市转型的发展策略,在试点城市选择上应聚焦于高校聚集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以及大都市圈内部生态环境和城市服务条件较好的“边缘城市”。地方政府提升地方品质的策略应注重“点”与“面”结合,重视地方品质建设的空间联动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傅缨捷 丁一兵 王莹
本文利用日本与30个伙伴国(地区)1998-2010年的双边贸易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日本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和贸易顺差对日元国际地位的直接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以中间品出口为代表的差异化产品出口比重的增加有助于提高日元国际地位;而进口品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日元国际化困境更为重要的原因。伙伴国间的贸易竞争关系使进、出口品结构对日元的使用存在与直接影响相反的空间溢出效应,贸易顺差则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欧阳艳艳 黄新飞 钟林明
本文基于2005—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同时匹配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等污染数据,采用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本地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会显著改善本地城市的空气污染水平,同时会减少本地城市向周边城市的污染溢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地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受到城市规模、对外投资方式和城市污染程度的差异性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多元化投资战略整合了上下游资源,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水平;在国内环保标准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部分传统制造业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降低了本地污染排放;企业还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获得节能减排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改善了本地环境质量。在剔除直辖市、更换控制变量、将因变量替换为水污染以及传统的空气污染物、扩大城市覆盖面以及考虑内生性等情况下,本文的实证结果仍然稳健。本文深化了企业国际投资与母国环境治理的研究,为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霞
本文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国内外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技术差距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且技术差距与逆向溢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比线性关系模型拟合得更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俊彦 贾玉成 张诚
如何从外商投资(FDI)角度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承诺",对于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3年-2017年中国262个地级市的市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FE)和杜宾空间模型(SDM)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碳赤字的影响及相应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首先,FDI可以有效抑制中国的碳排放和促进碳固定,进而有效抑制了中国碳赤字的扩大,有利于当地"碳中和"目标完成。其次,FDI通过产业聚集、技术溢出和结构效应减少其所在城市的碳赤字,并对周边地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产生正向溢出。再次,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北方城市而言,南方城市的FDI空间溢出效果更加显著。最后,通过机制检验,发现FDI的结构效应和规模聚集效应对周边城市碳赤字有抑制作用。对应的政策建议,应该从落实高质量"引进来"的战略、提升FDI行业碳排放产业政策导向、提升以植被森林覆盖率为手段的碳固定水平三方面入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志国 赵宣凯 赵晶
本文选取2000~2009年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选择恰当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Spatial Panel Model)实证研究本地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以及相邻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本地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对缩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取决于城市化进程的不同政策路径选择;省际间的城市化进程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的城乡收入差距也会受到临近省份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冷建飞 李如月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和影响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998~2014年间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选取合适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了知识资本投入对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知识资本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有正相关的联系,其中东部地区知识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都最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无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同时期内知识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很大差异,1998~2006年间空间溢出效应微弱,2007~2014年间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都有加强。
关键词:
供给侧 知识资本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