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1)
- 2023(15704)
- 2022(13391)
- 2021(12341)
- 2020(10532)
- 2019(24047)
- 2018(23858)
- 2017(46362)
- 2016(24895)
- 2015(28028)
- 2014(27882)
- 2013(27754)
- 2012(25303)
- 2011(22680)
- 2010(22729)
- 2009(21458)
- 2008(21475)
- 2007(18972)
- 2006(16942)
- 2005(15311)
- 学科
- 济(104664)
- 经济(104506)
- 业(96012)
- 管理(88784)
- 企(86315)
- 企业(86315)
- 方法(47290)
- 数学(37101)
- 数学方法(36745)
- 财(34122)
- 农(32073)
- 业经(32052)
- 贸(26233)
- 贸易(26219)
- 易(25461)
- 中国(24343)
- 务(24182)
- 财务(24115)
- 财务管理(24084)
- 制(23930)
- 企业财务(22793)
- 农业(22052)
- 技术(20347)
- 理论(19518)
- 地方(18807)
- 和(18794)
- 划(17790)
- 学(17783)
- 体(17608)
- 策(16638)
- 机构
- 学院(363762)
- 大学(363114)
- 济(152117)
- 经济(149085)
- 管理(148390)
- 理学(127971)
- 理学院(126678)
- 管理学(124913)
- 管理学院(124241)
- 研究(116645)
- 中国(88708)
- 京(76706)
- 财(72556)
- 科学(68503)
- 财经(57584)
- 所(57498)
- 农(56744)
- 江(53821)
- 经(52270)
- 中心(51934)
- 业大(51718)
- 研究所(51635)
- 北京(48243)
- 经济学(45336)
- 范(44757)
- 农业(44422)
- 师范(44412)
- 州(42901)
- 财经大学(42631)
- 院(42479)
- 基金
- 项目(240603)
- 科学(190630)
- 研究(180072)
- 基金(176228)
- 家(151134)
- 国家(149839)
- 科学基金(130480)
- 社会(114954)
- 社会科(109061)
- 社会科学(109035)
- 基金项目(93619)
- 省(93276)
- 自然(83465)
- 自然科(81513)
- 自然科学(81496)
- 教育(81436)
- 自然科学基金(80069)
- 划(77150)
- 编号(73403)
- 资助(71916)
- 成果(59554)
- 部(53851)
- 重点(52825)
- 创(52033)
- 发(50685)
- 课题(49496)
- 制(48188)
- 创新(47927)
- 国家社会(47200)
- 教育部(46846)
- 期刊
- 济(170825)
- 经济(170825)
- 研究(110574)
- 中国(65893)
- 管理(58520)
- 财(58196)
- 农(53262)
- 学报(51303)
- 科学(48672)
- 大学(40301)
- 学学(37928)
- 农业(37112)
- 教育(36503)
- 融(32251)
- 金融(32251)
- 技术(31287)
- 业经(29371)
- 财经(28516)
- 经济研究(26501)
- 经(24388)
- 问题(23236)
- 贸(21406)
- 业(21046)
- 技术经济(19023)
- 国际(19022)
- 现代(17978)
- 理论(17338)
- 世界(17322)
- 商业(17123)
- 科技(16817)
共检索到539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霞
本文基于2020年7月发布的全球制裁数据库(GSDB)梳理美国对外制裁的相关事实,并借鉴Felbermayr等(2020a)对全球制裁贸易效应的估计方法,使用结构引力模型在行业技术强度视角下检验1996—2016年期间美国各类对外制裁形式的制造业贸易效应。研究发现:(1)美国各类制裁形式中金融制裁具有较强的贸易抑制效力,且集中体现为其对美国高技术制造业贸易的抑制效应;(2)不同时期美国对外制裁的形式和覆盖范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不同时期制裁的贸易效应具有显著的异质性;(3)仅从贸易视角看,美国对华武器制裁的贸易利得明显小于其贸易损失,美国对华军事制裁并没有显著地阻碍中美双边相关制造业贸易的快速增长。当前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相关研究的继续深化提供了一个经验基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剑培 顾乃华 潘捷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发挥内需市场的作用"这一问题,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省际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理论模型,实证探究了需求规模、需求结构和要素禀赋对制造业省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中国制造业省际贸易中,存在需求规模作用下的正向本地市场效应和需求结构作用下的反向本地市场效应;传统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在制造业省际贸易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机制分析表明,随着本省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厂商和要素不断向本省集聚,进而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促进了本省制造业产品销往其他省份相对贸易量的提升。(3)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不同区位省份和15类制造业细分行业省际贸易中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制造业 省际贸易 本地市场效应 内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辉煌 杜运苏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行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选择价格成本差距衡量行业的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进口贸易对我国市场竞争程度较高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市场竞争程度较弱的行业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内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弱,进口贸易的负面效应越大;而出口贸易的扩大对我国制造行业的价格成本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出口贸易 市场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立辉 夏申
贸易制裁是国家执行对外政策的一种工具。尽管它不如战争方式那样干脆利落或外交手段那样巧妙优雅,但其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筹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建华
美国制造业具有增加值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和世界级大型企业最多的历史特征,但是在发展中经济体的追赶下,其制造业占世界份额趋于下降、失业增加。美国政府把复兴制造业作为重振经济和增加就业的途径。政府致力于发展先进制造业,油气的大量开采和廉价供应刺激了对制造业的投资,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迁回本土。美国复兴制造业对我国制造品贸易和制造业发展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关键词:
复兴制造业 中美贸易特征 贸易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应贵
中美贸易顺差年年扩大,引起美国国内的担心,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该文基于2005年中国海关统计以及美国商务部2005年对华贸易统计数字,以制造业的就业状况和中美出口贸易额的行业分布为切入点,力求用数据说明美国制造业产业调整跟中美国际贸易的密切联系,并得出以下结论:中美贸易较全面地反映了美国制造业产业调整的特点和趋势;美国制造业就业状况变化跟我国出口贸易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吻合,且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中美贸易顺差并未引起美国全国性失业率上升。
关键词:
产业调整 中美贸易 就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丹尼尔·埃肯森 黄懿杰
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ispute Settlement Body)提出申诉。这并不出人意料,毕竟这一争端已经持续了18个月之久。另外,在这一选举年中,奥巴马也必须为回击共和党对其中国政策的批评做点什么。抛去其中的政治因素,奥巴马政府迫使中国遵守其WTO义务的努力值得称赞。这是通过合理途径的合法抗议,也是我本人长期以来极力倡导的方式。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峰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引发了与其他国家的诸多贸易摩擦,甚至招致贸易制裁。本文以美国为例,根据1980年到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数据,检验两国进、出口的相关性,利用误差纠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观察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效力。结果显示,贸易制裁对出口的负向冲击会引起进口的同向变化。无论即期效果还是累计效果,制裁都会很快失效。贸易制裁不仅无助于平衡贸易赤字,而且还会损害自身的福利。只有充分发挥美国的比较优势,消减美国对华的出口管制,放弃贸易保护主义才有助于实现美国贸易平衡和福利增加。
关键词:
贸易制裁 出口管制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伟丽 袁畅
文章基于产品内贸易理论视角,针对深圳市制造业中13-42类产业,与《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相协调,利用Hummels(2001)提出的垂直专业化概念,通过分析《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企业月度数据和深圳海关的宏观数据,得到各产业和深圳市的VS和VSS值,对深圳市制造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程度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石慧敏
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一般均衡的框架之下,运用1997—2014年中美两国的投入产出、贸易和工资数据,本文定量考察了中美制造业产品的双边贸易同美国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关系。结果发现,美国从中国的净进口对美国制造业非熟练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差距扩大存在影响,但影响幅度较小,贸易并不是引起相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唯一原因。但随着中美双边制造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美中贸易对美国工资差距的影响可能越来越大,以保护非熟练劳动力为名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限制的呼声将会更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为 宋易珈 李行云
研究目标:从生产阶段入手对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的演变、分布与贸易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基于改进后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采用1995~2015年BTDIx数据库与WIOD数据库,识别全球生产分工的演变,基于二元边际的角度对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对贸易增长的影响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全球不同经济体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分工格局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国主要嵌套于中间阶段与最终阶段,且中间阶段正逐步取代最终阶段的主导地位。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对于不同的经济体参与生产分工的方式表现出分化的发展趋势,美国、德国等经济体生产的本国化趋势明显,而中国则向中间阶段与最终阶段集中,成为新时期全球化生产的最主要推动力。研究创新:从生产工序的划分角度出发提出一套全新的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为识别不同经济体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位置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对分析全球贸易衰退的动因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制造业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服务要素的供给,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对制造业的投入率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的需求率都在发挥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构建非竞争性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发现OECD国家非常注重本国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其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优势产业服务化转型以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包的纵向服务化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 进口贸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鹏辉 李若兰
通过建立本土市场效应影响因素实证模型,对本土市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本土市场效应在中国制造业出口部门中普遍存在,本土市场效应的强弱程度因行业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贸易成本的降低对本土市场效应的发挥具有增强作用,由本土市场效应产生的比较优势对中国出口贸易模式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应积极开发国内市场,特别是扩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内消费,从而达到以内促外、内外联动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继国 李江帆
世界上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加其核心产品的价值,有些制造业企业甚至不再卖物品而是卖物品的功能或服务。一些制造业企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服务化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针对这种现象,国外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对服务化的概念、服务化的演变阶段、服务化的动力与障碍、服务化的环境效应等问题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述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祁飞 李慧中
文章通过模型的建构证明了"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文章采用Bergstrand(1989)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中出口额较大、出口国较多的HS码共28章产品。通过对各章产品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除了陶瓷品外,其余27章产品均存在显著的"母市场效应"。其中钢铁、无机化学和车辆等产品呈现较强的"母市场效应",而纺织品、精密仪器等产品则呈现较弱的"母市场效应"。28章产品中除了陶瓷外其余均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绝大部分产品对伙伴国来说为奢侈品。距离、是否接壤和是否有共同语言等变量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影响并不太显著,对各章产品影响方向也不一致。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