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5)
2023(10240)
2022(8857)
2021(8051)
2020(6900)
2019(16134)
2018(15785)
2017(31296)
2016(16919)
2015(19366)
2014(19663)
2013(19455)
2012(18668)
2011(17324)
2010(17741)
2009(16781)
2008(16657)
2007(15288)
2006(13645)
2005(12528)
作者
(49718)
(41961)
(41796)
(39972)
(26885)
(19880)
(19283)
(16377)
(15630)
(15112)
(14330)
(13635)
(13536)
(13355)
(13228)
(13057)
(12613)
(12362)
(12110)
(12096)
(10537)
(10405)
(10200)
(9571)
(9558)
(9397)
(9178)
(9139)
(8449)
(8303)
学科
(91716)
经济(91645)
管理(45657)
(42251)
方法(34646)
(32911)
企业(32911)
数学(30617)
数学方法(30331)
(23000)
贸易(22988)
(22255)
地方(22163)
(21418)
中国(20298)
(18426)
(16413)
业经(16282)
(14392)
地方经济(13938)
农业(13716)
(12024)
金融(12022)
(11917)
银行(11897)
(11854)
环境(11787)
(11432)
(11413)
理论(10676)
机构
学院(255781)
大学(255040)
(121984)
经济(119606)
管理(94205)
研究(92391)
理学(79830)
理学院(78952)
管理学(77733)
管理学院(77241)
中国(69314)
(53757)
(52929)
科学(52383)
(47526)
研究所(42640)
财经(42050)
中心(41308)
(40926)
(39983)
经济学(38935)
(37830)
经济学院(34928)
业大(34182)
北京(33936)
(33774)
师范(33537)
(32424)
农业(32154)
(31140)
基金
项目(156558)
科学(122531)
研究(118037)
基金(112471)
(96156)
国家(95363)
科学基金(80573)
社会(75646)
社会科(71770)
社会科学(71750)
(60575)
基金项目(58151)
教育(54128)
(50808)
自然(49072)
编号(48716)
自然科(47869)
自然科学(47851)
资助(47545)
自然科学基金(46989)
成果(41223)
(35912)
(35842)
重点(35368)
课题(34082)
(31755)
国家社会(30978)
教育部(30976)
(30678)
人文(30249)
期刊
(142645)
经济(142645)
研究(83305)
中国(47463)
(40793)
(37639)
学报(34576)
管理(34218)
科学(32411)
(26570)
金融(26570)
大学(26565)
教育(25502)
农业(25273)
学学(24917)
经济研究(24729)
技术(22155)
财经(21526)
业经(21410)
(20330)
问题(19468)
(18702)
国际(18111)
世界(14865)
技术经济(14690)
统计(13583)
(13347)
商业(13174)
理论(12010)
(11858)
共检索到399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珠燕  
中美贸易并不是普通的贸易,而是具有某种特殊性的"政治贸易"。本文在回顾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基础上,运用GH模型分析了美国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政府、普通消费者的不同反应。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实质上是利益集团通过政治程序来控制立法结果的过程。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巧妙利用美国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制衡,重视美国农业利益集团及政治能力,加强与美国国内相关利益团体和在华投资跨国公司的沟通,积极培养游说队伍,使中美贸易向着更加有利于稳定双边经贸关系的方向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玲  刘恒  
在中美经贸关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的特点。自由贸易政策并没有得到长期和稳定的实施。现实的贸易政策与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政策做出的结论是相矛盾的。由于传统贸易理论仅仅在经济分析的框架内考虑贸易政策的决策问题,忽视了政府的目标和行为、政策的决策过程、利益集团的影响等因素对贸易政策的影响,从而导致传统贸易理论无法对现实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将贸易政策放到政治经济分析框架下去考察,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讨论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非经济因素,并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走势进行预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荣林  马海  
本文以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为基础考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分析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订中各利益集团的影响。认为:出于政治经济两方面的考虑,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将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内的集团利益和政治需要熏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总体战略和集团战略两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严建苗  
自由贸易政策将提高世界范围内的要素配置效率,增进各国的经济福利。贸易保护经常盛行的国际贸易政策演进,却往往与这种基于比较优势的古典处方相矛盾。一般认为,造成这种反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述忠  李淑玲  
贸易政策是各种理念相互交锋、各种利益集团彼此博弈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贸易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为了对日益加剧的中美贸易摩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文从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发,阐释了利益集团在美国贸易政策嬗变过程中的政治表现。20世纪80年代后,“利益集团”模型成了贸易政策分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它的“政治献金”模型,更是给出了任何贸易保护的产生都是利益集团、政治家和选民之间均衡博弈的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宗金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制度分析在一个民主政体中,多数人的意愿应该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当双边转向自由贸易按照经济理论提高福利时,政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张巩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推出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不可避免地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攻击对象。自2017年8月18日美国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2018年7月6日,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两大经济体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也只能在彼此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试中逐步得到解决。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不同于一般贸易理论的有效解释及说明,有助于理性认识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淑芹  
目前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尤其是其贸易保护主义对象频频指向中国。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根源及对策。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既有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际经济力量深刻演变的经济层面动因,也有经济发展成果未获得广泛共享和平等分配等的政治因素。但无论是贸易保护还是自由贸易,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继续保持它们在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和保住其全球生产体系控制者的地位,即通过"环境的塑造"来提升其产业竞争力,打压他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中国在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郁秋  
文章以337调查为切入点,比较了337调查与其他贸易壁垒的区别,以此说明337调查的特殊性;在介绍了当前的中美337调查的现状后,又重点分析了337调查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原因,认为美国对中国大陆产品频繁发动337调查的背后除了经济利益外,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因素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越  程惠芳  
如何科学制定贸易政策,决定着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以开放促发展的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中自身经济的走向和未来命运。然而直至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却相对少见。藉此本文立足政治经济学框架,基于我国国体和新型市场经济体制所特有的"三维"贸易政策制定决策机制,拓展Tovar(2009)模型使之适用于我国国情,在分析损失规避心理对决策行为影响的同时,采用1999-2010年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来实证研究和检验若干理论假定的真实性与显著性,以及中美两国在贸易保护倾向上的差异,从而证实促使我国贸易政策妥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越  程惠芳  
如何科学制定贸易政策,决定着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以开放促发展的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变化中自身经济的走向和未来命运。然而直至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却相对少见。藉此本文立足政治经济学框架,基于我国国体和新型市场经济体制所特有的"三维"贸易政策制定决策机制,拓展Tovar(2009)模型使之适用于我国国情,在分析损失规避心理对决策行为影响的同时,采用1999-2010年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来实证研究和检验若干理论假定的真实性与显著性,以及中美两国在贸易保护倾向上的差异,从而证实促使我国贸易政策妥善制定和有效实施的内在机理。并且由此提出深入推进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百红  顾学华  
美国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化是美国与世界各国合作交流与冲突斗争的产物,其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着重梳理了美国国际贸易政策发展变迁的历史,得出美国国际贸易政策经历了保护主义贸易政策—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公平贸易政策的辩证循环发展过程。同时,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认为,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的根源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其实质是资本的自由和竞争。生产社会化的深入发展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保护主义贸易政策必然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为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摩擦和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云母  
自由贸易谈论的是效益问题,保护贸易强调的是公平问题。入世后,中国同样面临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选择。只要遵循政治经济学规律,采取措施使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实力,就一定能够把握自由贸易的正确方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焦军普  
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坎昆会议上农产品贸易谈判的失败,集中体现出对外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其本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反映。农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农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高保护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发达国家在贸易谈判中的观点和立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李少武  
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至今,英国和美国先后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并根据本国国际竞争力由"弱-强-弱"的变化,采取了"保护贸易-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的政策循环。TPP和TTIP就是这一政策循环的必然结果。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视角看,英关两国根据相对生产力水平调整国际贸易政策是为了争夺和维持其既有的国际贸易地位,进而建立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国应该采取国家干预和各种贸易政策组合的方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以应对TPP和TTIP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