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4)
- 2023(14116)
- 2022(12470)
- 2021(11801)
- 2020(9842)
- 2019(23218)
- 2018(22566)
- 2017(43159)
- 2016(23009)
- 2015(26025)
- 2014(25870)
- 2013(25559)
- 2012(23447)
- 2011(21292)
- 2010(20990)
- 2009(19458)
- 2008(18942)
- 2007(16035)
- 2006(14028)
- 2005(12473)
- 学科
- 济(94697)
- 经济(94567)
- 管理(65022)
- 业(61124)
- 企(50414)
- 企业(50414)
- 方法(47232)
- 数学(41362)
- 数学方法(40970)
- 贸(28298)
- 贸易(28285)
- 易(27495)
- 财(25280)
- 中国(24586)
- 农(24058)
- 业经(19847)
- 学(18827)
- 地方(18408)
- 制(17149)
- 农业(15705)
- 出(15218)
- 务(14882)
- 财务(14816)
- 财务管理(14782)
- 技术(14300)
- 理论(14228)
- 融(14164)
- 金融(14163)
- 企业财务(13962)
- 环境(13757)
- 机构
- 大学(330089)
- 学院(323665)
- 济(137486)
- 经济(134875)
- 管理(130486)
- 理学(113963)
- 理学院(112751)
- 管理学(110952)
- 管理学院(110355)
- 研究(109151)
- 中国(80780)
- 京(69254)
- 科学(64335)
- 财(62780)
- 所(53331)
- 财经(50753)
- 中心(49594)
- 研究所(48510)
- 农(48362)
- 业大(46462)
- 经(46436)
- 江(44880)
- 北京(43714)
- 范(42610)
- 经济学(42594)
- 师范(42272)
- 院(40073)
- 经济学院(38792)
- 财经大学(38054)
- 农业(37877)
- 基金
- 项目(225828)
- 科学(178341)
- 基金(166619)
- 研究(166229)
- 家(144367)
- 国家(143237)
- 科学基金(123425)
- 社会(106729)
- 社会科(101365)
- 社会科学(101345)
- 基金项目(88245)
- 省(84826)
- 自然(79395)
- 自然科(77549)
- 自然科学(77534)
- 自然科学基金(76142)
- 教育(75826)
- 划(72245)
- 资助(69071)
- 编号(67202)
- 成果(54565)
- 部(51316)
- 重点(50164)
- 发(47027)
- 创(46675)
- 课题(44896)
- 教育部(44662)
- 国家社会(44639)
- 创新(43578)
- 人文(43540)
- 期刊
- 济(141485)
- 经济(141485)
- 研究(99084)
- 中国(57801)
- 学报(49588)
- 财(45862)
- 管理(45803)
- 科学(45187)
- 农(42636)
- 大学(38333)
- 学学(35586)
- 教育(34238)
- 农业(29977)
- 融(28031)
- 金融(28031)
- 技术(25810)
- 财经(24539)
- 经济研究(24374)
- 业经(22159)
- 贸(21803)
- 经(20845)
- 问题(19669)
- 国际(18685)
- 图书(18379)
- 理论(16907)
- 业(15908)
- 实践(15413)
- 践(15413)
- 技术经济(15219)
- 世界(15159)
共检索到474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建兴 张少华 邱彩霞
如何有效应对贸易摩擦,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与50个国家产品层面的月度数据,利用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美国和非美国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样本期间美国对华贸易摩擦涉事产品年均增速31.34%,主要围绕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且显性的关税保护措施逐步被隐性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替代。第二,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94.48%,同时中国对非美国市场出口仅增加8%,可见虽然中国利用出口偏转来应对贸易摩擦,但还不足以抵消巨大的负面冲击。第三,面对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国出口主要偏转到日本、荷兰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且高技术产品出口偏转到发达国家的现象更明显,而中低技术产品、不同生产阶段产品以及不同贸易摩擦类型均呈现对部分国家增加出口而对部分国家减少出口的分化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裴平 张倩 胡志锋
本文选取2007~2008年月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对前十大出口对象国(地区)的出口总额与这些国家(地区)的人均GDP、股市总市值、失业率,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些国家(地区)的人均GDP下降和失业率增加,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很大;这些国家(地区)股市总市值的变化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较小。这些国家(地区)实体经济的恶化,是我国出口贸易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出口贸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吕建兴 张少华 李明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同时也处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那么日趋激烈的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怎样的冲击?本文基于全球贸易预警数据库(Global Trade Alert,GTA),构建2005—2018年贸易摩擦发起国-承受国-产品-时间维度的面板数据,利用泊松伪极大似然(PPML)估计技术实证分析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的直接效应和第三国效应。研究发现:当前全球贸易摩擦的目标对象国已经从我国转移到多个目标国,而且主要围绕中低端产品和关税、进口控制措施以及边境后措施等方面。我国因其独特的大国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全球贸易体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全球贸易摩擦总体导致我国出口增长19.43%,进口增长6.08%;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对我国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南北间和南南间的贸易摩擦。虽然贸易摩擦导致我国与发起国和承受国的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呈现不对称效应;同时,与进口限制措施显著促进我国与承受国、发起国的贸易不同,出口限制措施显著抑制我国从承受国的进口和对发起国的出口,而促进我国从发起国的进口。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全面理解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以及检验我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文政
笔者阐述了超额外汇储备下的流动性过剩及其表现,根据经济学供需模型的原理机制,对当前超额外汇储备下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根据中国1997年~2009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外汇储备的增加对我国的物价确实带来了冲击,但是影响很小,然而汇率的变动会带来我国物价的剧烈波动。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流动性过剩 汇率 通货膨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建国
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计数模型,本文对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的经济、政治及制度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因素仍然是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的主要原因,其中,美国国内工业产出的波动与对华贸易逆差显著提高了美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频率,实证结果同时显示中美政治联系与美国对华反倾销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中美政治联系的恶化将强化中美在贸易领域的冲突。
关键词:
反倾销 制度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范良聪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与贸易条件恶化并存的事实为切入点,通过三个指标(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与四个区域(美日欧韩)层面的描述性统计和系统GMM估计来揭示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对贸易利益的实际作用机制。结论如下: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能改善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的贸易利益;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合成谬误特征;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具有"国外高端中间品和技术"替代功能及"非均衡型赶超"均衡化功能,且进口国与中国技术差距越大,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带来的贸易利益增幅越大;物质资本积累具有国外中间品依赖加强的特征,人力资本积累具有缓解国外中间品依赖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勤 田曦 应瑞瑶
本文选取全球反倾销数据(GAD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DID模型,研究了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后,我国不同性质企业的出口产品如何向第三方国家发生贸易偏转的问题。结果表明:(1)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出口额在遭受美国反倾销后,自反倾销调查开始即出现急剧下降;(2)我国近一半出口企业的产品,相比在同时期没有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出口企业产品,对其他地区的出口总额多出2%左右;(3)国有企业、贸易型企业、一般贸易型企业、单一产品型企业的产品更容易发生贸易偏转。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偏转 企业异质性 DID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勤 田曦 应瑞瑶
本文选取全球反倾销数据(GAD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DID模型,研究了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后,我国不同性质企业的出口产品如何向第三方国家发生贸易偏转的问题。结果表明:(1)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出口额在遭受美国反倾销后,自反倾销调查开始即出现急剧下降;(2)我国近一半出口企业的产品,相比在同时期没有遭受美国反倾销的出口企业产品,对其他地区的出口总额多出2%左右;(3)国有企业、贸易型企业、一般贸易型企业、单一产品型企业的产品更容易发生贸易偏转。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偏转 企业异质性 DID模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邵眺眺
2011年1月18日,胡锦涛主席应奥巴马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受到美国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中美双方不仅签署了系列经济合作协议,更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萍 郭郡郡
根据SITC将中国对外贸易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产品,并按目的不同将入境旅游分为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利用2001—2008年的月度调整数据,分析中国不同目的的入境旅游与不同类别对外贸易的关系。具体步骤是:首先对相关变量的序列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并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然后通过格兰杰检验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初级产品的出口随时间平稳增长,对外贸易进口和商务旅游之间没有长期的稳定关系,工业产品出口、对外贸易出口和入境旅游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他入境旅游各类别和对外贸易各产品类别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并针对中国当前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对外贸易 协整 格兰杰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捷 齐颖妮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日渐增多,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对华实施贸易保护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无论从保护的范围还是强度上都是十分典型的国家,本文在对印度对华贸易摩擦的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印度对华贸易摩擦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高外部依赖性和两国要素禀赋相近的共同作用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伟光 杨雪
文章在分析广东与美国的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广东2007~2011年与美国对外贸易的月度统计数据,使用VECM模型与chow检验研究了广东与美国的进出口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的兴起影响了广东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并最终阻碍了广东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贸易保护 经济增长 进出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红霞 舒丽媛
基于1993-2017年月度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三大贸易条件指数(2010=100)中价格贸易条件上下波动明显,标准差为6.0;收入贸易条件长期稳步上升,近三年相对于最高点下降了15%~20%;要素贸易条件一直呈上升趋势,标准差为66.2。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大幅度变动时,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变动。人民币显著升值时,价格贸易条件马上明显改善,但维持时间不长,随后又发生逆转。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导致价格贸易条件长期恶化有一定的时滞。国外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而中国宏观经济较稳定发展期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为此,我国应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向均衡汇率靠拢,针对性地采取限产计划,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从根本上改善贸易条件和增加经济福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中国与18个国家的反倾销壁垒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形象、民主化制度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经过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东道国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越正面(负面),则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壁垒数量越少(多);东道国民主化程度越高,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壁垒数量越多;双边民主化差距越大,反倾销数量越多;引入交互项,进一步检验了民主制度与国家形象的相互作用,民主化程度越高,越利于国家形象对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贸易壁垒 民主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中国与18个国家的反倾销壁垒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形象、民主化制度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经过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东道国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越正面(负面),则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壁垒数量越少(多);东道国民主化程度越高,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壁垒数量越多;双边民主化差距越大,反倾销数量越多;引入交互项,进一步检验了民主制度与国家形象的相互作用,民主化程度越高,越利于国家形象对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贸易壁垒 民主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