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9)
2023(5665)
2022(4675)
2021(3995)
2020(3344)
2019(7506)
2018(7394)
2017(13983)
2016(7452)
2015(8444)
2014(8523)
2013(8502)
2012(8364)
2011(8038)
2010(8384)
2009(8059)
2008(7787)
2007(6943)
2006(6632)
2005(6184)
作者
(23552)
(19986)
(19866)
(18972)
(12911)
(9293)
(8897)
(7665)
(7534)
(7264)
(7195)
(6808)
(6556)
(6423)
(6414)
(6086)
(5824)
(5811)
(5729)
(5423)
(5239)
(4886)
(4873)
(4737)
(4525)
(4485)
(4384)
(4089)
(4064)
(3894)
学科
(57931)
经济(57889)
管理(19443)
地方(16438)
方法(15840)
(14891)
数学(13942)
数学方法(13821)
地方经济(12469)
(11677)
企业(11677)
(10893)
中国(10705)
业经(9433)
(8519)
环境(7163)
(7005)
金融(7004)
经济学(6973)
(6589)
(6366)
(6166)
(6145)
贸易(6141)
农业(6046)
(5986)
(5822)
(5768)
银行(5755)
(5737)
机构
大学(125040)
学院(122093)
(62098)
经济(61062)
研究(49929)
管理(41792)
中国(35946)
理学(35452)
理学院(34940)
管理学(34322)
管理学院(34073)
科学(28457)
(26442)
(26122)
(25763)
研究所(23642)
经济学(21040)
财经(20604)
中心(20348)
(18907)
(18551)
经济学院(18548)
(18223)
(18028)
师范(17894)
(17283)
北京(17071)
业大(15321)
科学院(15285)
财经大学(15073)
基金
项目(75384)
科学(59809)
基金(55734)
研究(55074)
(48421)
国家(48080)
科学基金(40372)
社会(37742)
社会科(35810)
社会科学(35800)
基金项目(28514)
(28292)
教育(24659)
(24268)
自然(23896)
自然科(23318)
自然科学(23308)
资助(22924)
自然科学基金(22881)
编号(20375)
(18253)
成果(18082)
重点(17614)
(16939)
国家社会(16374)
课题(15385)
发展(15279)
(15199)
(15039)
教育部(14731)
期刊
(77673)
经济(77673)
研究(43690)
中国(23677)
(18260)
学报(18053)
科学(17579)
管理(17290)
(17261)
大学(13932)
经济研究(13638)
学学(13073)
(11786)
金融(11786)
农业(11739)
教育(11487)
财经(11318)
技术(10313)
(9934)
问题(9934)
业经(9320)
世界(8568)
国际(8233)
(8124)
技术经济(7810)
统计(7146)
经济问题(6101)
(6004)
(5975)
改革(5808)
共检索到197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梅新育  
一、美国对华经济协调新路线的出台及其基本思路在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的世界上,经济政策溢出效应使得各国有必要开展经济政策协调。由于大国经济政策溢出效应较强,大国之间的经济协调更为重要。狭义的经济政策协调仅指在正常的无争端状态下进行的对话、磋商,广义的经济政策协调则还包括各类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瑾  
1998年6月1日,ESCB(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正式运行,负责欧元区11国统一的货币政策。ESCB的建立是国际金融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也正因为如此,ESCB的内在组织构建、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实际操作运行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的缺陷,这些缺陷必然会影响到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从而影响到欧元及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前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琳  张贵炜  郭彩云  
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观念、组织、制度三个方面逐一分析了政府职能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政府职能的路径:更新政府观念体系,树立协作、全局、市场意识;完善政府管理体系,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和信息互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政府间合作的基本规范和利益补偿机制;转变职能方式,进一步构建服务型政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密  
我国实施的增长极战略使区域经济中极化过度而扩散不足的"极化陷阱"日趋明显。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在于我国的增长极战略本质上是一种非对称补偿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由于补偿环节和转化环节存在的内在冲突将造成社会福利的降低。未来打破"极化陷阱"的困境,必须依赖于建立对称型区域补偿机制和以规模报酬递增下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为导向建立财富转化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袁业虎  
本文认为,我国财务理论研究历经了本金理论、所有者财务论、基于产权的财务控制论、资本管理论以及价值创造论的发展过程,但在内在逻辑上还存在根本的缺陷,从而影响学科的定位。必须对这些内在缺陷进行分析,确定科学建构财务理论体系及合理界定财务学科的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冬日  石孖祎  丁莹莹  
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数据,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考察数字经济及其内部耦合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韧性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及其内部两大系统均对区域经济韧性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且产业数字化的促进作用更大;“梅特卡夫法则”在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韧性的关系中仍然适用,且仅当数字经济内部耦合协调程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其有利影响才得以彰显;数字经济能够对区域经济韧性施加积极的空间效应,且短期外溢影响更为强烈。鉴于此,应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数字网络,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良性互动,以提高区域经济韧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平军  丁四保  
在对垂直型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其协调发展区域外部性的概念、内涵及形成机理,并依据外部性力量源泉将其分为市场外部性和政府行为外部性,其中市场外部性归结为"资源产权"不明晰,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而政府行为外部性归结为"理性人"对"区域利益"的追求及政府纠错行为自身;在此基础上指出明晰资源产权、建立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规范政府制度供给是减少(内化)区域外部性,实现垂直型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亚平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对照经济发展的特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缺陷,认为这些缺陷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据此,作者提出了治理这些缺陷、实现有量有质的经济发展应该采取的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人淮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通常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存在密切联系,并一定意义上规定着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和规律。"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的产生,是战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新变化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战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出现的"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很大程度上由某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所致。为了规避中国经济陷入"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风险,有必要采取有效举措,加快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阳国新  周晓明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我国的经济研究在不断发展中正在形成新的格局。但也要看到,在市场经济与微观管理的研究方面,也存在着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经验、模式的趋向,带有浓厚的脱离现实的想象色彩。它的重要表现之一便是对现实的一味否定和批评,甚至达到了否定任何计划措施和行政干预的地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文奇  
传统经济计量建模法的缺陷赵文奇ABSTRACTTheshortcomingsintraditionaleconometricmodelingwereanalyzedindetail.传统经济计量建模法是经济学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建模类型。这种建模法目前已...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早期是内含特定社会伦理关系的自利人,后来由抽象原子化的经济人所取代,接着演变为更中性的理性人;理性的原意也仅仅体现为实现特定目的的有效手段选择,后来却蜕变为行为的一致性问题。正因为理性内涵的不断演变及其外延的不断扩大过程,以致经济人概念成了一个同义反复;结果,经济人假设在强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同时,也使得经济理论与现实之间越来越相脱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英  
晚清时期清政府推行新经济政策既有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也有实施过程中的缺陷;有的是客观条件与环境的限制所致,也有系主观认识偏差所造成。同时,还包括清政府不断增捐加税的恶劣影响。这些均与清政府封建专制政权的性质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因此,晚清的新经济政策虽然产生了许多值得肯定的积极作用,却不可能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真正获得健康、顺利、迅速地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燕  
近两百年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在众多的西方经济学流派中一直处于支配的地位,究其原因,不仅因为它是资本主义合理存在的理论依据,而且因为这一理论中包含某些具有实用意义的合理成分,它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较高的经济效率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在我国进一步施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今天,对这一理论的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