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8)
- 2023(4845)
- 2022(3993)
- 2021(3945)
- 2020(3259)
- 2019(7796)
- 2018(7408)
- 2017(13747)
- 2016(7359)
- 2015(8615)
- 2014(8259)
- 2013(8424)
- 2012(8037)
- 2011(7677)
- 2010(7331)
- 2009(6898)
- 2008(6701)
- 2007(5530)
- 2006(4868)
- 2005(4640)
- 学科
- 济(34844)
- 经济(34810)
- 方法(16097)
- 数学(15294)
- 数学方法(15242)
- 管理(14997)
- 贸(14333)
- 贸易(14328)
- 业(14278)
- 易(14200)
- 中国(13107)
- 出(11714)
- 企(9670)
- 企业(9670)
- 口(8615)
- 出口(8607)
- 出口贸易(8607)
- 农(8541)
- 财(7920)
- 制(6211)
- 关系(6027)
- 银(5568)
- 银行(5567)
- 融(5562)
- 金融(5562)
- 行(5495)
- 学(5328)
- 农业(5092)
- 业经(5061)
- 环境(4867)
- 机构
- 大学(111191)
- 学院(105357)
- 济(58028)
- 经济(57449)
- 研究(45802)
- 管理(36908)
- 中国(36257)
- 理学(31560)
- 理学院(31201)
- 管理学(30938)
- 管理学院(30737)
- 京(24892)
- 财(24395)
- 科学(23891)
- 所(23070)
- 研究所(21046)
- 经济学(20848)
- 财经(19598)
- 中心(19348)
- 经济学院(18945)
- 经(18344)
- 农(17551)
- 北京(16485)
- 院(16055)
- 财经大学(14890)
- 农业(14215)
- 科学院(14117)
- 范(13885)
- 师范(13767)
- 业大(13502)
- 基金
- 项目(69763)
- 科学(56081)
- 基金(54925)
- 研究(51038)
- 家(48747)
- 国家(48447)
- 科学基金(40320)
- 社会(36117)
- 社会科(34546)
- 社会科学(34542)
- 基金项目(27570)
- 自然(23849)
- 资助(23553)
- 自然科(23356)
- 自然科学(23348)
- 自然科学基金(22987)
- 教育(22969)
- 省(21711)
- 划(20466)
- 中国(18738)
- 部(18283)
- 编号(17737)
- 国家社会(17233)
- 重点(16130)
- 教育部(15983)
- 发(15430)
- 成果(15351)
- 人文(14305)
- 创(14254)
- 重大(14044)
共检索到168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8年1~5月美国猪肉、牛肉和鸡肉出口量均同比增加。其中,猪肉累计进口21.17万t,同比增长3.8%,累计出口117万t,同比增长7.1%。牛肉累计进口56.06万t,同比增长1.5%,累计出口56.99万t,同比增长14.5%。鸡肉累计出口128.78万t,同比增长0.9%。在1~5月出口的117万t猪肉中,出口墨西哥36.32万t,同比增长6.8%;日本23.38万t,同比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受世界主要猪肉进口国国内猪肉生产增加影响,主要猪肉出口市场猪肉出口量下降,而牛肉需求强劲,带动牛肉国际贸易增加。其中美国和巴西牛肉出口量均增幅明显,而猪肉出口量显著下降。美国2013年1~10月猪肉出口量降9.0%,出口中国大陆的猪肉量下降22.6%。据美国农业部资料显示,2013年1~10月美国猪肉出口185.27万t,同比下降9.0%。1~10月美国猪肉主要出口到日本、墨西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春晓 王凯 高峰
文章在分析中国猪肉产品的出口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分布变化的基础上,采用CMS模型分三个时期对2000~2012年间中国猪肉产品出口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其出口波动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中国猪肉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是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和二阶效应抑制了中国猪肉出口的增长。通过猪肉产品类别和不同进口地区的分析发现,主要猪肉出口品种及对主要进口国家的猪肉出口都过度依赖于增长效应或市场效应的增加。
关键词:
CMS模型 猪肉出口 结构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据各地海关对实际进出口货物的统计,去年1—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达1100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下同)增K18.7%。其中,出口总额为575亿美元,增长16.2%;进口总额为525亿美元,增长21.4%。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苗旺
据全国海关实际进出口统计,上半年进出口总值686.6亿美元.其中出口35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7.3%;进口330.4亿美元,增长23.3%.在出口商品中,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为185亿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方敏 王俊锜
猪肉国内供需缺口的逐渐扩大促使我国对猪肉进口需求的不断增加。在扩大猪肉进口的进程中,需要了解全球猪肉供给国的生产和贸易情况,从源头上控制猪肉供给,避免市场风险。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建立贸易合作潜力指标(PI P)对我国猪肉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和潜在进口来源国进行国别分析,讨论我国未来与以上国家开展猪肉进口贸易合作的潜在可能性,为我国合理选择猪肉进口来源国,确保我国猪肉进口来源稳定、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显示,西班牙、德国和美国是我国最佳猪肉进口合作国;捷克、罗马尼亚、波兰和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未来向我国出口猪肉的潜力也非常值得关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文文 贾乐芳
本文依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分阶段分析2001—2014年中国猪肉产品和鸡肉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化,并用以多市场和多产品为对象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期分析影响中国猪肉、鸡肉产品出口的因素,对比结构、竞争、二阶效应产生的影响和贡献差异。最终得到以下结论:中国猪肉出口受结构效应的影响较大,外需的变化是出口变动的最主要因素;中国鸡肉出口增长得益于世界需求增加和竞争效应的正影响;在具体竞争效应方面,中国鸡肉产品较猪肉产品更具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一、次级债危机造成美国经济下滑次级债危机在美国国内有愈演愈烈之势。美林和花旗最近分别爆出79亿美元和65亿美元的巨亏,两家机构的CEO相继离职。尽管美联储在9月份和10月份分别将联邦基金利率调低50个基点和25个基点,但这除了加剧美元贬值幅度之外,似乎依旧难挽美国整体经济下跌之颓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秀红 张江伟
2017年4月,北京市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2.07%,月累计指数下降3.6%。7大类商品价格指数同比4涨3降。其中,水果、水产品、食用油和粮食4类价格指数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蔬菜、鸡蛋和肉禽3类同比下降明显。环比价格指数显示:7大类商品2涨5降。其中,除水果和水产品2类价格指数环比上涨外,蔬菜、食用油、肉禽、鸡蛋和粮食5类价格指数环比均有不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银果 万广华 徐恩波
本文运用BOX-COX函数实证探讨了SPS措施及其他因素对中国猪肉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SPS措施对中国猪肉贸易有明显的限制作用,主要原因是中国生猪防疫和猪肉安全控制等SPS措施的水平偏低。因此,生猪无病区、猪肉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是中国提高猪肉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消除SPS措施贸易限制作用的关键步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华 漆雁斌 于伟咏 严玉宝
本文基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四川省11家长期猪肉出口企业的调研数据,对猪肉生产的投入要素弹性和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短期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猪肉出口有负面影响,但中长期看,可以提高猪肉产品质量、企业获得高盈利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由于进出口双方信息不对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多变性和复杂化,出口造成了一定的要素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企业猪肉出口值与上期猪肉出口值、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生猪产量、出口成本、汇率、国内外猪肉价格比、上期贸易壁垒通报数等均呈正相关,与当期贸易壁垒通报数呈负相关;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数对猪肉出口的影响强于国内法规标准完善次数,汇率、国内外猪肉价格比对出口影响最大。
关键词:
四川 猪肉出口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投入弹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昌洪
分析我国猪肉出口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经营主体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的特征与变化,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质量升级指数等指标对我国猪肉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定和比较。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猪肉出口贸易方式单一,加工增值程度低,出口猪肉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地区,出口市场集中于亚洲中低端市场,私营企业是出口的主体。我国生猪比较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竞争力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赵安平 王晓东 张学彪 杨春
美国和德国在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向区域化、组织化和专业化生产转变,推动了产业链纵向和横向高度整合,实现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同步提升,提高了生猪成本竞争力。本文介绍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当前面临的环保问题,提出要实现生猪区域化产能的平稳转移、保障猪价稳定,需要探索优势产区多样化的生产和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其饲料资源和技术优势,以降低刚性生产成本,引导和培养猪肉深加工能力,为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金融支持等,提升我国猪肉价格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