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5)
- 2023(2447)
- 2022(2111)
- 2021(2022)
- 2020(1810)
- 2019(4104)
- 2018(4057)
- 2017(7964)
- 2016(4249)
- 2015(4822)
- 2014(4730)
- 2013(4367)
- 2012(4330)
- 2011(3882)
- 2010(4083)
- 2009(3829)
- 2008(3673)
- 2007(3134)
- 2006(2830)
- 2005(2466)
- 学科
- 济(18644)
- 经济(18610)
- 业(11241)
- 管理(9765)
- 企(8947)
- 企业(8947)
- 方法(8462)
- 数学(7881)
- 数学方法(7838)
- 中国(5051)
- 财(4832)
- 农(4333)
- 地方(3865)
- 融(3362)
- 金融(3362)
- 贸(3215)
- 贸易(3212)
- 学(3181)
- 易(3157)
- 制(3040)
- 农业(2992)
- 地方经济(2924)
- 务(2798)
- 财务(2796)
- 财务管理(2790)
- 企业财务(2723)
- 银(2637)
- 银行(2634)
- 问题(2589)
- 业经(2566)
- 机构
- 大学(59691)
- 学院(57222)
- 济(27284)
- 经济(26893)
- 研究(21555)
- 管理(21091)
- 理学(17984)
- 理学院(17790)
- 管理学(17589)
- 管理学院(17474)
- 中国(15458)
- 京(12584)
- 财(12484)
- 科学(10766)
- 所(10607)
- 财经(10044)
- 研究所(9508)
- 中心(9467)
- 经济学(9278)
- 经(9251)
- 范(8688)
- 师范(8643)
- 经济学院(8450)
- 北京(8332)
- 江(7942)
- 财经大学(7594)
- 院(7443)
- 农(7400)
- 师范大学(7355)
- 业大(6530)
- 基金
- 项目(37036)
- 科学(29656)
- 研究(29113)
- 基金(27890)
- 家(24867)
- 国家(24161)
- 科学基金(19952)
- 社会(19731)
- 社会科(18730)
- 社会科学(18722)
- 基金项目(14221)
- 教育(13925)
- 省(13209)
- 划(11640)
- 编号(11514)
- 资助(11496)
- 自然(11319)
- 自然科(11037)
- 自然科学(11032)
- 自然科学基金(10870)
- 成果(10431)
- 部(9237)
- 国家社会(8753)
- 重点(8471)
- 教育部(8359)
- 制(7975)
- 发(7936)
- 性(7929)
- 人文(7926)
- 课题(7912)
共检索到90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长松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学区,家长拥有了更大范围的择校权。当然,择校也有一些限制,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在法律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美国家长可以考虑选择的学校有三类:一是公立学校,二是私立学校,三是家庭学校。其中,家庭学校(即在家中上学)是一大新生事物,值得关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爱玲 肖甦
在美国,"在家上学"是在学校教育制度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家长依据自己的教育意愿兼顾孩子成长需求的一种自主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家上学"在全美实现合法化后,这种形式获得了更多的生长资源,特别是与公立学校的合作不断增加,促使"在家在校"教育类型的出现。虽然争议不断,许多家长也在自力更生与融合发展之间进行着艰苦地抉择,但"在家上学"与公立学校之间的合作会继续下去,"在家在校"教育类型也彰显出成长的活力,这体现出教育部门对"在家上学"的关注,反映了"在家上学"的成长路径不断开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瑞芳
现代社会的"在家上学"与义务教育制度的"强制入学"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各国的应对并不相同。作为"在家上学"较为活跃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州逐渐承认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但其法律渊源较为复杂。本文考察了美国各州"在家上学"的立法状况,试图厘清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并认为美国"在家上学"的法律渊源呈现出"重权利、多选择、渐进而行"的特点。
关键词:
“在家上学” 法律渊源 义务教育 美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魏叶美 范国睿
家长教师协会作为美国最大的儿童保护志愿者协会,在教育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参与学校治理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影响财政经费分配,并为学校筹措资金;辅助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参与学校监督、决策,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建议。PTA以"儿童"为中心的目标使命,辅以会员制的参与形式,使其群众基础广泛、牢固;相对成熟的三级组织体系,为PTA系统规范地组织、参与项目活动提供了保障;PTA与学校彼此非隶属的协同合作关系,为其工作带来便利;重视自身计划、标准与章程建设,利用民主与信息公开,加强了PTA的自身约束。笔者认为要重视中国家长委员会的系统建设。
关键词:
家长教师协会 学校治理 家长委员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天平 孙孝花
美国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参与经历了从参与学校教育到参与学校管理、从消极被动参与到积极主动参与、从一元管理主体到多元管理主体、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局外人"向"局内人"角色演变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前,家长参与侧重于学校的教学业务性活动,8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家长参与逐步深入到学校的决策层面,其角色由"局外人"转为"局内人"。作为集决策者、合作者和公共教育购买者于一身的家长,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决策,积极承担管理责任、履行服务义务,从而形成了富有美国特色的民主开放型的家校合作的教育管理文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曾晓东 苏德钰洁 李达
大、中城市家庭对教育政策的偏好差异是教育理论研究少有触及的话题,但它却是社会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丰富的政策意义。本文通过对10个大、中城市家长的调查,发现不同层级城市的家长对择校的态度和招生政策偏好存在明显差异。运用城市政体理论对这种差异进行政策解读,发现两个对治理城市择校有针对性的结论,一是在城市的择校问题面前,政策目标的唯一性会降低社会合作博弈的空间,政策难以避免前后"摆动"的状态;二是供给体制多样化会分化利益对立性,应该给予地方政府在公立和市场之间进行复杂的制度安排的制度空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小燕
据美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5月5日报道,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U.S.Secretary of EducationArne Duncan)于本周宣布,教育部决定增加联邦用于资助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资金。教育部还允许各州使用联邦资金举行相关的竞赛,以产生更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巍
作为"在家上学"最为普遍的国家之一,美国"在家上学"的发展全过程与相关法律议题的争论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家上学"的支持者视教育选择权为父母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官员则以"政府监护权"为法理依据坚持对其监管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由于双方都可以在美国社会文化及其法律背景中找到支持其基本观点的依据,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就必须在保障"基本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等法律原则和多样的法律技术间小心地判断、评估和取舍。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各州支持"在家上学"的立法,对"在家上学"的法律规制日趋宽松,但如何面对和处理儿童可能面临的宗教狭隘性问题、被忽视和被虐待问题以及使用公共教育资源问题仍然充满争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文超
据美国《教育新闻网》2013年5月20日报道洛杉矶韦加德小学(Weigand Elementary)的父母因为对该校校长的领导极为不满,通过该州的《家长制动法》(Parent Trigger’s Laws),将这位校长成功解雇。这是加利福尼亚州《家长制动法》第三次取得的胜利。前两次家长革命成功将他们所在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窦卫霖 田丽
择校是中美两国教育的共同现象,但两国家长的择校倾向却有明显差异。作者通过对103位中美家长(中国57位、美国46位)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国家长100%认为择校很有必要,重点学校是所有家长的首选目标,对择校的弊端几乎不加考虑;而美国家长认为择校有必要的只有39%,选择对象也比较分散,私立学校、特许学校,甚至家庭私塾都可能是首选,对择校的弊端也有较高的警惕性,认为适合孩子特征和能力发展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通过对中美家长择校倾向的比较分析,对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缓解择校现象可以得到启示。
关键词:
中美家长 择校 问卷调查 改革路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录平 胡劲松
"在家上学"不仅是一种教育现象,也是一种公民受教育形式。它满足权利构成的基本要求,因而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的一项受教育权利。运用权利要素理论分析发现,"在家上学"权利的核心要素是自由或选择。应该厘清相关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合理规范和引导"在家上学"实践。
关键词:
在家上学 权利 权利要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云强 张福娟 聂影
强调家长参与是美国特殊教育立法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原则之一。文章立足于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理论思考的需要,回顾了美国特殊教育立法过程中家长参与的缘起及具体经过,分析美国特殊儿童的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立法的原因,重点介绍了在美国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立法所取得了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对家长的选择权、知情权、评估参与权、"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过程参与权等的权利规定或保障。最后,作者结合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的实际情况,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家长及"残联"层面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美国 特殊教育立法 家长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