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7)
2023(5115)
2022(4126)
2021(3948)
2020(3271)
2019(7127)
2018(6795)
2017(12929)
2016(6951)
2015(7145)
2014(7084)
2013(6863)
2012(6441)
2011(5712)
2010(5768)
2009(5268)
2008(5386)
2007(4694)
2006(3832)
2005(3486)
作者
(19681)
(16623)
(16132)
(15766)
(10455)
(7971)
(7514)
(6273)
(6108)
(5967)
(5583)
(5581)
(5348)
(5226)
(5095)
(5054)
(4943)
(4813)
(4749)
(4582)
(4061)
(3956)
(3943)
(3813)
(3662)
(3654)
(3631)
(3613)
(3333)
(3305)
学科
(22311)
经济(22278)
(17832)
管理(17513)
(13843)
企业(13843)
方法(9761)
数学(8339)
数学方法(8197)
(7245)
(7112)
中国(6226)
(6204)
业经(5302)
(5128)
(5128)
财务(5117)
财务管理(5106)
农业(5018)
企业财务(4954)
(4829)
金融(4829)
(4794)
贸易(4794)
(4750)
银行(4744)
(4686)
(4488)
理论(4090)
技术(4009)
机构
大学(95843)
学院(94731)
(35842)
经济(35009)
研究(34937)
管理(32562)
理学(28131)
理学院(27719)
管理学(27107)
管理学院(26913)
中国(25261)
科学(21794)
(20212)
(18457)
(18165)
(17038)
研究所(16559)
中心(15532)
财经(14685)
业大(14540)
(14290)
师范(14146)
(13812)
农业(13589)
(13421)
(12920)
北京(12811)
师范大学(11682)
经济学(11348)
(11261)
基金
项目(65466)
科学(51365)
基金(47749)
研究(46961)
(42885)
国家(42525)
科学基金(35529)
社会(29709)
社会科(28205)
社会科学(28197)
基金项目(24770)
(24757)
自然(23217)
自然科(22670)
自然科学(22661)
自然科学基金(22275)
教育(22198)
(21779)
资助(19226)
编号(18202)
成果(15449)
重点(15244)
(14695)
(14078)
(13830)
(13497)
课题(13236)
科研(12873)
国家社会(12755)
创新(12663)
期刊
(37649)
经济(37649)
研究(28649)
中国(18249)
学报(17454)
(16110)
科学(15051)
(14557)
大学(13273)
教育(12952)
学学(12361)
管理(11395)
农业(11351)
(9772)
金融(9772)
财经(7125)
经济研究(6715)
技术(6368)
业经(6203)
(6149)
(6096)
(5266)
国际(4800)
问题(4787)
(4770)
业大(4618)
世界(4594)
科技(4536)
财会(4144)
会计(3955)
共检索到139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荣  
损害认定是反倾销法中的重要因素,而损害认定中实质性阻碍国内产业建立标准,对于还存在大量未建立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为重要。除了分析美国反倾销法中实质性阻碍标准立法发展之外,还需考察其在其他进口经济法律中的规定,以期为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宫桓刚  
WTO《反倾销协议》和各国反倾销法对于反倾销实践中的损害确定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所适用的都是第一条标准,即"实质性损害"标准;而对第二条标准"实质性损害威胁"标准却鲜有适用;至于第三条标准,即"实质性阻碍一国产业建立"的标准更是很少提及。但是,随着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以及中国国内新兴产业的日益发展,无论是在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案件中,还是在中国国内产业对外提起诉讼的反倾销案件中,适用"实质性阻碍一国产业建立"标准的情况均不断发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宫桓刚  
在以往的反倾销案例中,有关当局大都是采用确定倾销损害的第一条标准,即实质性损害的存在来确定倾销损害的成立,而对判定倾销损害存在的第二标准和第三标准却鲜有援引。文章试图通过对有关反倾销案例的观察与分析,阐明判定倾销损害存在的第二条标准即实质性损害威胁在反倾销实践中的运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宫桓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付荣  
实质性阻碍是反倾销损害认定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实质性阻碍问题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由于经济全球化中出现了许多幼稚产业的发达国家,和历史上就存在幼稚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因此,有必要以反倾销法律较为完善的美国为例,对实质性阻碍问题做深入探讨。讨论与实质性阻碍调查相关的相同产品定义、申请者资格、关联方、损害认定表决中投票平局认定、损害调查性质、司法审查标准、反倾销法令的行政复审、外汇汇率波动的影响和折旧方法等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培新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采用的抵制不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的措施之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来规范和加强反倾销措施的使用。韩国的反倾销法于70年代制定,80年代的中后期曾对日本、香港、台湾的出口产品立案调查,但多数均因对其国内产业损失小或进口数量不大等原因而结案。该法的真正实施是在1991年9月30日。当时韩国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贸委会)裁定,美国的杜邦公司(Dupont)、霍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佳琪  
实质性活动标准的立法化是避税地二十多年来在税制改革领域的重要进步,标志着自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有害税收竞争:一个新兴的全球性问题》报告中提出实质性活动标准之后,第一次将该标准真正体现在避税地立法中。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发布的《经济实质法案》规定,相关实体从事相关业务时必须满足相应经济实质要求,致力于实现税收与经济实质性创造活动相匹配目标,防止离岸企业通过在避税地设立无实质性经营活动实体从而逃避居民国税收。与此同时,《经济实质法案》与实质性活动标准所希望达成的立法目标及立法价值仍存在一定距离。面对《经济实质法案》的生效和实施,中国“走出去”企业应积极应对,审慎评估商业影响,尽量满足经济实质要求;在完善国内税法时,可以合理借鉴《经济实质法案》对于实质性活动的认定思路和判断标准,与《经济实质法案》的实施进行有效联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娜  袁晓军  
本文运用法律和数理统计的两元分析法,对欧盟2004-2010年反倾销裁决的实质性损害认定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WTO成员虽然在经济因素损害认定时应承担法定经济因素调查、客观证据标准、相关性说明义务,但却没有各经济因素关联度的具体标准。研究发现,欧盟做出反倾销实质性损害认定所考虑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关联判断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并据此构建了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实质性损害科学的预警模型,同时认为欧盟做出实质性损害裁决的客观性仍不能排除在具体个案中有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情况。我国应积极参与完善现行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为实现国际反倾销法治化提出有益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锐  于宏源  
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北极国家正在集体性地成为能源强国,围绕天然气、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资源3大重点,出台规模化、外向型开发政策,追求能源与产业的联动发展。北极能源开发呈现3种明显不同的趋势:以俄罗斯、挪威和格陵兰为代表的全球资源供应者、以北欧国家和美国阿拉斯加为代表的区域资源供应者和加拿大的资源自给路线。开发进程仍面临大国激烈博弈、环境保护诉求、有限政策支持、民间社会反对等阻碍。开发趋势有望提升区域国际地位,塑造全新能源合作网络,同时可能激发围绕地缘政治、矿产资源和国际规范的国际竞争。建议我国持续扩大在北极区域的能源合作规模和类型,关注新兴领域潜力,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进辉  郑威  席夏菲  
使用2002~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8 035个年度观察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背景、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背景显著抑制了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比例越高,其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概率和国际化水平就越低;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减弱政府背景对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抑制作用,当公司处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时,政府背景的抑制作用显著更弱。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锐  岳锋利  
阿拉伯电力一体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现已形成马格里布电网、八国电网、海湾互联电网三个次区域系统,但互联互通水平和电力贸易规模仍然偏低。能源转型为阿拉伯电力一体化注入新动力:多数阿拉伯国家追求电力结构的清洁化;域内各国兼具电力供需互补关系和清洁电力高占比状态下的互助互济需求;区域具有向域外出口电力的商业潜力。当前,阿拉伯电力一体化处于从次区域互联向区域互联过渡的关键阶段,阿盟积极推进泛阿拉伯电力市场建设,初步完成顶层设计和机制塑造,一些国家推动跨国电网项目的落地。同时,区域电力一体化面临不少阻碍,包括尚不稳定的地区政治安全局势、各国优先发展本国电力系统、能源补贴问题、社会层面的反对和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不利经济形势。中国可以成为阿拉伯电力一体化的重要合作方,尤其是利用中国先进的输配电技术,可助推各国电网和跨国电网的建设。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宋雁  
近期,有害税收实践论坛(FHTP)重新启用了对低税地进行实质性经营活动的审核标准,本文通过分析重启的背景和原因,梳理了审核标准中关于无形资产和非无形资产收入的范围、要求和遵从机制,并总结出该标准对于我国国际税收管理实践的可借鉴之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健歆  陈喜文  
近年来,生鲜电商为抢占新零售的市场先机,其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状态,虽然在新零售的背景下我国生鲜业态发展市场前景总体良好,但由于生鲜电商竞争压力大,过度追求扩建分店等问题,使得近半数的生鲜电商企业出现资金大量亏损。本文从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两大生鲜电商企业关店这一现象出发,探究新零售背景下生鲜业态发展遇到的阻碍,并针对问题提出未来生鲜业态发展的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昭君   葛新权  
文章从宏观金融杠杆的动态角度出发,选取200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了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对经济稳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我国的金融杠杆率存在着明显的波动现象,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产生的负面冲击更为明显。基于经济增长核算框架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物质资本投资的降低是金融杠杆波动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杠杆的剧烈波动减小了经济增长跨越减缓拐点的可能性,不利于驱动地区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付浩  
损害赔偿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当事人在对方违约时可采用的重要补救手段,也是世界各国合同法和买卖法均承认的一种救济方法。但各国国内立法对损害赔偿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这一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即使是同属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国际货物买卖中确定计算损害赔偿的标准时常常会遇到法律适用的困难,产生法律冲突。 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统一世界各国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