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7)
- 2023(10526)
- 2022(8663)
- 2021(7812)
- 2020(6386)
- 2019(14362)
- 2018(13799)
- 2017(26672)
- 2016(14486)
- 2015(15616)
- 2014(15414)
- 2013(15010)
- 2012(14184)
- 2011(13140)
- 2010(13490)
- 2009(12582)
- 2008(12171)
- 2007(10811)
- 2006(9965)
- 2005(9011)
- 学科
- 济(78237)
- 经济(78169)
- 管理(41844)
- 业(37630)
- 企(29033)
- 企业(29033)
- 方法(25560)
- 数学(23036)
- 数学方法(22831)
- 地方(18799)
- 农(17746)
- 中国(17559)
- 财(15240)
- 学(14507)
- 业经(14487)
- 贸(12996)
- 贸易(12991)
- 地方经济(12904)
- 易(12605)
- 农业(12119)
- 制(11996)
- 环境(11108)
- 策(10842)
- 融(10327)
- 金融(10327)
- 银(10254)
- 银行(10223)
- 行(9840)
- 及其(8904)
- 产业(8823)
- 机构
- 学院(213067)
- 大学(212864)
- 济(101642)
- 经济(99851)
- 管理(79599)
- 研究(78627)
- 理学(68579)
- 理学院(67824)
- 管理学(66831)
- 管理学院(66441)
- 中国(58105)
- 科学(45910)
- 财(44140)
- 京(43665)
- 所(40018)
- 农(38422)
- 研究所(36342)
- 财经(34871)
- 中心(34498)
- 经济学(32596)
- 业大(32066)
- 江(31953)
- 经(31686)
- 农业(30260)
- 经济学院(29136)
- 院(27661)
- 北京(27654)
- 范(27525)
- 师范(27210)
- 财经大学(25593)
- 基金
- 项目(139303)
- 科学(110165)
- 基金(102671)
- 研究(99025)
- 家(90588)
- 国家(89817)
- 科学基金(76230)
- 社会(66795)
- 社会科(63459)
- 社会科学(63444)
- 基金项目(53460)
- 省(53395)
- 自然(48494)
- 自然科(47388)
- 自然科学(47372)
- 自然科学基金(46556)
- 划(45403)
- 教育(44651)
- 资助(41785)
- 编号(37913)
- 发(31536)
- 重点(31485)
- 部(31019)
- 成果(30639)
- 创(28775)
- 国家社会(28203)
- 创新(26995)
- 课题(26837)
- 教育部(26695)
- 科研(26298)
共检索到324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昊
2021年年初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援法案》获得通过,叠加2020年通过的2.2万亿美元的《关怀法案》与2.3万亿美元的《2021年综合拨款法案》,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前半段的财政纾困法案规模已经达到了6.4万亿美元,占到了GDP规模的30%左右。而随着美国疫情有所控制、经济复苏明显加快或者说进入"拐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长生
在美国以及其它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和经济思想史上,系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是从本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的。说到政府干预,总是首先要与一个事件和两个人物联系在一起,那就是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大萧条”或“大危机”,以及由此而造就的两位“改革家”——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大萧条”是资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邓敏
该文主要研究了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金融开放效应的机制和渠道。分析表明,执行严格的财政纪律、控制通货膨胀水平、保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和实施弹性的汇率制度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中国而言,政府债务负担较高、通货膨胀波动压力较大、汇率制度弹性不够是金融开放面临的重要风险,要收获金融开放的增长效应,减少开放的风险,该文建议要加强财政支出约束、提高财政支出效率,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控制通胀波动水平,调整优化国际储备规模和结构、优化国防储备运用,加快汇率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汇率制度弹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善联
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给健康带来的影响,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部分内容。1986~1988年间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银行联合发起了经济发展政策对健康的影响的研究活动。要求卫生、工业、农业、能源等部门开展部门间合作,研究可行的政策来预防或减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傅红娟
本文从影响汇率变动因素的角度出发 ,着重探讨在不完全资本流动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对一国汇率变动的作用 ,进而对人民币走势作一利弊分析 ,指出人民币走向国际可自由兑换货币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汇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志刚
美国小布什总统当政以来,因应局势的需要,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许多调整,对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原因,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予以了展望。
关键词:
美国 布什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关键词:
越南 经济走势 宏观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