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2)
- 2023(4407)
- 2022(3604)
- 2021(3629)
- 2020(3091)
- 2019(7265)
- 2018(7054)
- 2017(13060)
- 2016(7017)
- 2015(8218)
- 2014(8000)
- 2013(8181)
- 2012(7860)
- 2011(7619)
- 2010(7473)
- 2009(7219)
- 2008(7156)
- 2007(6226)
- 2006(5579)
- 2005(5296)
- 学科
- 济(34010)
- 经济(33972)
- 管理(15955)
- 方法(14703)
- 业(14314)
- 数学(13129)
- 数学方法(13060)
- 中国(13016)
- 企(10598)
- 企业(10598)
- 贸(9653)
- 贸易(9647)
- 易(9505)
- 农(7482)
- 学(7030)
- 制(6607)
- 财(6426)
- 银(5924)
- 银行(5923)
- 融(5906)
- 金融(5905)
- 关系(5896)
- 行(5805)
- 业经(5606)
- 出(5372)
- 发(4902)
- 环境(4840)
- 和(4773)
- 体(4727)
- 农业(4654)
- 机构
- 大学(116013)
- 学院(108475)
- 济(55500)
- 经济(54835)
- 研究(46832)
- 中国(36461)
- 管理(36099)
- 理学(30187)
- 理学院(29763)
- 管理学(29386)
- 管理学院(29156)
- 京(26286)
- 科学(24920)
- 财(24506)
- 所(24017)
- 研究所(21863)
- 财经(19846)
- 经济学(19777)
- 中心(18764)
- 经(18381)
- 北京(18012)
- 经济学院(17701)
- 范(17543)
- 师范(17479)
- 院(16155)
- 师范大学(14883)
- 财经大学(14879)
- 农(14313)
- 江(14236)
- 科学院(14205)
- 基金
- 项目(66345)
- 科学(53458)
- 基金(51661)
- 研究(50197)
- 家(45470)
- 国家(45164)
- 科学基金(37343)
- 社会(34906)
- 社会科(33253)
- 社会科学(33247)
- 基金项目(25571)
- 教育(23225)
- 资助(22071)
- 自然(21500)
- 自然科(21027)
- 自然科学(21021)
- 自然科学基金(20695)
- 省(20071)
- 划(19568)
- 中国(18012)
- 编号(17989)
- 部(17569)
- 成果(16982)
- 国家社会(16291)
- 重点(15583)
- 教育部(15416)
- 发(14494)
- 人文(13693)
- 性(13411)
- 大学(13391)
共检索到175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自新  
                                    
                                
                            
                            美国学者布朗再论谁来养活中国(一)对未来粮食缺口的预测中国人口于1982年达到10亿。预计2017年达到15亿,相当于1900年全世界人口的总数。在这之后,开始减缓增长,于2045年达到峰值16.6亿。1950~1990年,40年中人口增长5.71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百明  
                                    
                                
                            
                            本文从人口、耕地、单产潜力、消费水平等方面讨论和分析了“谁来养活中国”一文中提到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提出了通过这些讨论和分析应该得到的有益启示。认为应唤起我们对发展农业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并采取切实措施,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养活自己,我国的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人口,耕地,单产潜力,消费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茹  
                                    
                                
                            
                            布朗的"粮食危机论"决非一无是处,至少对盲目乐观派敲响了警钟。展望未来,我国的粮食供求态势和品种地区失衡问题是相当严峻的,虽然不及布朗所言的那样可怕。布朗的局限主要在于没有挖掘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积极有利因素。
                            关键词:
                                
                                    
                                    
                                        粮食供求态势,品种地区失衡,粮食主产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N·亚历山德拉托斯  王晓冬  
                                    
                                
                            
                            一、引 言 布朗在书中的观点很明确:中国的经济增长加速了食物消费的增长,尤其是畜产品的增长,而畜产品的增长必须建立在谷物产量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谷物产量增长的潜力却很小,事实上还可能会下降。布朗预言,中国大陆会重演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历史——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几乎所有对小麦和粗粮需求的增长。因此,中国在今后会大量进口粮食,进口量将大大地超出其余国家净出口总量。其结果是粮食短缺,粮价全面上涨,从而导致一部分穷困人口的基本粮食需求,特别是低收入粮食进口国的需求将会由于高价而被挤出国际市场。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雪  
                                    
                                
                            
                            谁来养活中国?(美)莱斯特·布朗美国《商业期刊》于1994年4月报告说,1994年头两个月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粮价上涨了41%。3月份,在抢购风和储藏风的驱动下,粮价上升的趋势有增无减。为此,中国政府拿出250万吨储备粮来平息粮价上涨。这一举动至少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对《谁来养活中国?》一文的不同看法编者按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自1994年下半年以来,多次对中国粮食问题发表评论,集中其主要观点的《谁来养活中国?》一文的中译文,本刊已于1995第4期全文发表。布朗在其一系列的论述中,对未来中长期世界粮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岳云  
                                    
                                
                            
                            一、“谁来养活中国”及其引起的轰动“谁来养活中国?”首先以文章的形式刊登于美国《世界展望》1994年8月24日,随后以书的形式于1995年6月出版。在文章和书中,作者布朗认为: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迅速增长,必然引起对粮食需求的急剧增...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粟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等人,今年初就中国的粮食前景问题提出报告.认为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耕地不断转用于非农用途,人口迅速增加,收入以创记录速度提高,到2030年至少缺粮2亿吨.即使它有足够的外汇进口所需粮食,但谁也无法提供如此巨大数量的谷物.这个冲击波将在全世界经济生活中回荡.对此,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解振华提出了相反的见解.他认为虽然中国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人口也在以每年净增1400万的速度增加,耕地面积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但中国正在努力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政府还通过大力增加农业投入来提高粮食单产,并且正努力加强生物技术的开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广,王晓方,王志学  
                                    
                                
                            
                            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R.Brown)博士撰文“未来谁养活中国”,提出中国2030年需进口2-4亿吨粮食,超过世界粮食贸易量,中国不仅自己要挨饿,还将使全世界挨饿。我们研究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尚有0.3-1倍的潜力,抓好政策与投入两个前提,建好资源与科技两个基础,通过八条开源途径、七条节流途径,力争十大技术体系取得突破,我国不仅能实现2000年农业发展目标,而目人口达到高峰值(16亿左右)时,食物仍能自给。中国人必须、也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中国粮食问题可忧不可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立  罗建章  方平  
                                    
                                
                            
                            "谁来养活中国?"这一布朗命题被提出已超过25年。虽然二十多年来中国很好地回答了这个命题,但是,面向21世纪,放眼全球,仍然需要回答"谁来养活21世纪的中国?"这一重大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已经出现粮食危机。尽管中国短期内不存在粮食危机,但是存在三大结构性紧张,面临人口峰值、营养升级和老龄化的持续挑战。预期21世纪前半叶,中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后半叶可能压力舒缓。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现的粮食民族主义和饥饿出口现象,使得中国更加不能过度依赖外国粮养活中国人。本文提出,应当在全球本土化视野中,重新反思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权利安全问题。未来中国食物体系中生产者、消费者、中间商和政府这四大主体,都需要"有组织地负起责任"。通过构建完整的食物主权体系,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端好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养活21世纪的中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东佳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1994年底提出了关于未来世界及中国粮食问题的报告后(有关内容参见本刊1995年第3期),在国际和国内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反响。《布朗报告》的感召力主要在于突出强调了人口与粮食的矛盾。随着世界人口的急速膨胀,环境的恶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越来越引起了重视。本世纪70年代初,世界曾被罗马俱乐部关于“增长极限”的报告大大震动了一番。然而,从此全球也大大提高了对环境保护、人口控制、资源有效利用和节约及均衡增长等问题的认识。这次《布朗报告》认为,由于出现了抑制食品生产的6个制约因素(a、可利用的新技术逐渐减少;b、渔业资源枯竭已成为新的食品生产的制约因素,c、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春来  
                                    
                                
                            
                            在中国改革成绩斐然的今天,美国学者纷纷撰文探讨中国改革奇迹背后的"中国密码"。美国学界对中国改革经验的归纳,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实行计划外增长、体制外先行、自上而下改革与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相结合、坚持改革的政府主导等方面。
                            关键词:
                                
                                    
                                    
                                        美国学者  中国改革经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春来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已越来越引起美国学界的注意,因为中国人的利益与美国人的利益越来越息息相关。但是,美国学界始终存在着异样的声音,炮制和鼓吹各种形形色色的所谓中国经济威胁论论调。按照他们鼓吹的内容,可以将其细分为"中国制造威胁论""中国贸易威胁论""中国资本威胁论""人民币汇率威胁论""中国粮食威胁论"等论调。
                            关键词:
                                
                                    
                                    
                                        美国学者  “中国经济威胁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瑛  
                                    
                                
                            
                            布朗族教育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校点布局不合理、群众对依法接受义务教育观念淡薄、宗教习俗的负面作用、语言障碍、相关政策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布朗族教育发展举步艰难。因此,应更新教育观念、制定相应政策、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探索教学模式、解决师资来源、抓好基础教育等。
                            关键词:
                                
                                    
                                    
                                        布朗山布朗族  教育现状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