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5)
- 2023(16526)
- 2022(13947)
- 2021(13320)
- 2020(11071)
- 2019(25730)
- 2018(26018)
- 2017(48071)
- 2016(27618)
- 2015(31211)
- 2014(31760)
- 2013(30321)
- 2012(27841)
- 2011(25033)
- 2010(25408)
- 2009(22761)
- 2008(22160)
- 2007(19685)
- 2006(17239)
- 2005(15425)
- 学科
- 济(93247)
- 经济(93125)
- 管理(68160)
- 业(62523)
- 企(50400)
- 企业(50400)
- 方法(38284)
- 中国(32567)
- 数学(32357)
- 数学方法(31845)
- 农(28891)
- 教育(25651)
- 学(24932)
- 财(22927)
- 业经(22284)
- 理论(21881)
- 地方(20958)
- 制(20104)
- 农业(19014)
- 技术(15915)
- 贸(15893)
- 贸易(15883)
- 和(15766)
- 易(15356)
- 银(15223)
- 银行(15165)
- 教学(15038)
- 融(14921)
- 金融(14912)
- 行(14467)
- 机构
- 大学(372888)
- 学院(367224)
- 管理(135651)
- 济(131471)
- 研究(131169)
- 经济(127858)
- 理学(115964)
- 理学院(114469)
- 管理学(112149)
- 管理学院(111464)
- 中国(92804)
- 京(83606)
- 科学(82889)
- 所(67461)
- 农(63128)
- 研究所(61486)
- 财(61385)
- 范(60099)
- 师范(59554)
- 中心(58483)
- 江(57541)
- 业大(55899)
- 北京(53834)
- 农业(49440)
- 师范大学(48328)
- 财经(48110)
- 院(47858)
- 州(46285)
- 教育(46231)
- 技术(45961)
- 基金
- 项目(247550)
- 科学(192670)
- 研究(187635)
- 基金(172350)
- 家(150197)
- 国家(148755)
- 科学基金(125364)
- 社会(111432)
- 社会科(104862)
- 社会科学(104833)
- 省(99192)
- 教育(92328)
- 基金项目(91000)
- 划(85099)
- 编号(80679)
- 自然(80643)
- 自然科(78723)
- 自然科学(78700)
- 自然科学基金(77229)
- 资助(70304)
- 成果(69376)
- 课题(58947)
- 重点(56717)
- 部(54599)
- 发(53596)
- 创(51300)
- 项目编号(49026)
- 年(48125)
- 创新(47515)
- 大学(46702)
共检索到564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磊 赵文华
认为构建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环境与机制,培养未来能够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介绍了美国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情况,重点分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并给出了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美国 学科交叉 研究生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建卫 赵辉 罗庆生 周洁
在系统考察美国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和挑战的基础上,构建了美国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模型。该模型立足国家战略需要和科学发展前沿,以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为核心,揭示了培养实践的基本内涵;最后提出了我国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路径与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占华 朱艳 姚霞 侯喜林 徐翔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不适应社会需求、受传统培养模式制约和机制体制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深入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典型交叉学科"农业信息学"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该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表明,适应需求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根本,适切的培养模式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健全的机制体制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坚强有力的导师团队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华军 佘清 尤小清
介绍了斯坦福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看,斯坦福大学注重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的知、情、意、行等能力;从培养途径看,斯坦福大学运用多途径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这些途径涵括了从项目运行到学位授予的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从培养保障看,斯坦福大学构建了从资金、平台、人员、制度和环境在内的"网"状保障体系。在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势在必行的当下,我国大学在培养交叉学科研究生时要着力在目标"整"、途径"拓"和保障"全"这三个方面谋求新突破。
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海生
国外高校以学科为基础的院系组织制度、既有的学术评价机制惯性、导师主导模式与研究生面临的现实难题等因素制约着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行之有效的对策包括创新学校组织体系、为导师参与交叉学科培养提供多方支持以及以项目制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我国高校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需要进一步改进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教师评聘与考核制度、健全交叉学科研究生项目运行机制以及优化培养关键环节等。
关键词:
国外高校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虹 孙炘 刘颖 陈皓明
本文从交叉学科发展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对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些可能做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刚 陈孝杨
重大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主要得益于交叉学科的发展,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及知识结构体系,以获得良性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互动效应,是我国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海燕
在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中,科学和技术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要实现快速、大量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发展交叉学科也即成为了一个必要而且重要的途径。与美国的交叉学科发展相比,我国交叉学科教育和科研在学科交叉的水平和深度上也还有很大的差距。笔者通过分析美国1970-2006年研究生阶段交叉学科的数量发展及其管理制度的改革,认为我国应加强高等院校交叉学科教学与科研基层组织单位建设,改革创新交叉学科学者人事管理制度,以此来促进我国交叉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玉香 徐晓锋 张桂杰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探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采取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农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加强研究生管理和人文关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措施,实现农科专业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
关键词:
农科 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科研一体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江萍
博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以美国为研究对象,以博士生培养最成功的大学之一——哈佛大学为样本,通过分析哈佛大学博士生教育科研训练的具体培养环节,得出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导师指导、论文写作、学习评价、学术支持七个方面的核心理念及特色,并针对上述方面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
美国 文科博士生 科研训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雪飞 程永波
认为从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变是研究生培养的大趋势。提出当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着课程模式、项目模式和制度化模式三种。课程模式主要是通过临时增加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来实现,项目模式则主要以问题为中心,融合多个学科共同参加研究生培养。与课程模式和项目模式这种非制度化的模式相比,专门成立以学科为基础的跨学科组织建制是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慧臣 马佳雯 马悦
STEM研究生的培养不只是学校的职责,还需要高校、研究机构、中小学等的合作。本文通过解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K-12教育中的STEM研究生(GK-12)项目指南》,探讨STEM研究生合作培养的多元模式、组织结构、人员招聘、实施要素、项目评价等。文章最后提出了美国STEM研究生合作培养的启示,包括:注重研究生合作培养的可持续性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严格选择研究生培养的合作伙伴;形成优质的合作关系;科学评价合作培养的效果等。
关键词:
STEM教育 STEM研究生 合作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炬明
美国在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与研究方面有关学科性、课程设计与学位的争论表明 :(1 )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尚不成熟。应用其他相对成熟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是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与研究生培养学术质量的较好方式。(2 )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实践人员 ,目前还缺少成熟的培养体系。美国大学正在采取各种试验性培养方式 ,使研究生培养更好地联系实际。 (3 )美国大学为高等教育研究生颁发学术性的Ph D和职业性的 Ed D两种学位 ,这种双轨制既有利于学术发展 ,也有利于培养实践者。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研究 研究生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国平 高耀明
美国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特色鲜明:虽无统一的专业名称,但无论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都强调专业核心知识的积累,构建了以核心课程和主修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在共同核心知识基础上,各大学根据自身研究特色,形成了专业而多样化的研究领域;硕士研究生以核心课程学习为主,博士研究生既重视课程学习更强调研究方法训练;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文献综述详尽,选题多聚焦微观领域,研究坚持实证路径。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应着重从梳理专业核心知识、强化实证研究训练、规范学位论文格式三方面进行。
关键词:
美国大学 高等教育学专业 研究生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华 邢怀滨
认为当代工程的特点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专、博、通"的知识基础,"实、创、理"的思维方式和"责、学、和"的品格素养。指出学科交叉是提高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需要具体落实到教学与科研两个环节中。分析了我国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学科交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学科组织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新型科研组织模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程科技人才 工程类专业研究生 学科交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