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6)
- 2023(6937)
- 2022(5658)
- 2021(5525)
- 2020(4422)
- 2019(10305)
- 2018(10086)
- 2017(17627)
- 2016(10396)
- 2015(11868)
- 2014(11708)
- 2013(10764)
- 2012(9982)
- 2011(9248)
- 2010(9313)
- 2009(8251)
- 2008(7906)
- 2007(7090)
- 2006(6551)
- 2005(5771)
- 学科
- 济(28477)
- 经济(28324)
- 管理(21000)
- 教育(20414)
- 业(18181)
- 中国(15973)
- 企(15970)
- 企业(15970)
- 理论(11544)
- 方法(11403)
- 学(10332)
- 农(8831)
- 财(8126)
- 业经(8112)
- 数学(7635)
- 数学方法(7475)
- 和(7056)
- 教学(6892)
- 发(5992)
- 制(5780)
- 技术(5619)
- 农业(5474)
- 发展(5362)
- 展(5239)
- 贸(5144)
- 贸易(5141)
- 易(5016)
- 研究(4797)
- 地方(4619)
- 融(4532)
- 机构
- 大学(140734)
- 学院(132402)
- 研究(54337)
- 济(45229)
- 经济(44020)
- 管理(41084)
- 理学(35204)
- 理学院(34613)
- 管理学(33862)
- 教育(33592)
- 管理学院(33564)
- 中国(32717)
- 科学(32287)
- 京(32167)
- 范(30512)
- 师范(30282)
- 所(27482)
- 师范大学(25321)
- 研究所(25017)
- 中心(22719)
- 财(22037)
- 农(21720)
- 江(21451)
- 北京(21360)
- 院(19589)
- 业大(18299)
- 技术(17944)
- 财经(17302)
- 农业(17257)
- 州(16366)
- 基金
- 项目(86842)
- 研究(70691)
- 科学(69943)
- 基金(59937)
- 家(52489)
- 国家(51859)
- 社会(43954)
- 科学基金(42692)
- 教育(41349)
- 社会科(40125)
- 社会科学(40109)
- 省(34030)
- 划(32370)
- 编号(30743)
- 基金项目(30270)
- 成果(29182)
- 自然(25657)
- 课题(25144)
- 自然科(25071)
- 自然科学(25061)
- 自然科学基金(24633)
- 资助(23501)
- 部(21801)
- 重点(21737)
- 年(21086)
- 发(19895)
- 教育部(19471)
- 规划(19337)
- 性(19078)
- 项目编号(18797)
共检索到215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托马斯·波克维茨 阚维
长期以来,在美国学校教育中高扬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原则,即超越传统民族国家忠诚归属界限,带有普世价值的全球公民意识,被认为是推动社会和个人进步的重要思想,进入学校课程系统,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理性与合理性精神、时间概念的转变和进步主义思想的推动,使得世界主义在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中长久不衰。它以改造儿童的方式推动社会变革,对人文学科,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世界主义又是一个主张包容、却推行社会排斥的系统,主要体现在:它通过问题解决、赋权原则、自由解放、言论开放和选择权利等手段,引导儿童的成长;但又对学校教育中的学生进行分类,以换喻、分类等方式,塑...
关键词:
世界主义 理性与合理性 社会排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连连
现代美国学校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拨款,它是美国学校教育所需资金的主要的和基本的来源;二是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筹集部分资金,这在满足教育资金需要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Thomas S.Popkewitz 胡美馨 韩春燕 吴宗杰
文章对理性如何成为社会规约工具、并通过这一工具对不同文化的教育实践进行统一操控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个人理性被规约是为了控制世界的"进步"方向,实现对心灵的统治。当今儿童、家庭和社区的关系是把现代国家概念下标准化了的道德具体落实的机构化"家园"。新教育科学则根据理性规约"制造"出符合"进步"需要的儿童,从而在国家/社会空间中驯服变化着的、不确定和偶然的生活因素。学校科目犹如"炼金术",通过知识权威把治理心灵的教育学正常化。世界主义可以被看作欧洲启蒙运动以来推崇标榜进步的普世人性价值的话语,尽管它本身并不具有普世性。本文对反思中国教育改革不断追寻被西方普世价值标准化了的国际统一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理性 世界主义 文化实践 学校管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盛冰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美国的学校教育改革经历了传统意义上的改革、校本管理、磁石学校、学券制、特许学校等多种形式 ,契约学校是当前的制度以及前面所施行策略的“混合物”。合同制使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变得更为明晰 ,并试图打破多年来美国公立教育中的民主控制制度 ;它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管理的基本单元 ,一个真正的组织和共同体 ;它强调学校的绩效责任 ,促使学校自主发展 ,以满足公众的日益多样化需求。总之 ,合同制被认为是为公立学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契约学校 合同制 学校教育改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学军
既有的解释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产生原因的分析视角,或淡化了世界因素的影响,或未能深入地回答"为什么晚清政府选择教育作为回应挑战的重要手段"、"为什么模仿其他国家的教育模式"等问题。它们倾向于将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理解为政治自觉的结果。然而,表面上的政治自觉,实则根源于意识不及的文化-认知因素,它与晚清时期世界观的转变深深勾连,正是新的世界观合法化了民族国家模式。而支撑民族国家模式的各种信念又使晚清士大夫相信,建立学校教育制度是造就政治人才,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阿马蒂亚·森 王燕燕
“社会排斥”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社会政策的研究重点。本文考察了社会排斥与贫困、能力剥夺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能力剥夺的关系特征,并指出“社会排斥”兼具建构性和工具性两种特征。最后,文章分析了“社会排斥”的多样性,讨论了不平等与关系贫困、劳动力市场上的排斥、信贷市场上的排斥、与性别相关的排斥与不平等、医疗保健、食品市场与贫困等问题。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社会关系 剥夺 贫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华桦
社会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以角色化取代社会化的倾向,忽视了学生承担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社会化 角色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思东
美国城市分区规划属于地方自治权,其产生伊始便带有明显的社会排斥倾向和政府规制色彩,对美国大都市区的居住隔离起到了关键而直接的作用,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后果,成为打破对黑人的经济与社会隔离、实现城郊协调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关键词:
分区规划 地方自治 居住隔离 排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迪特里希·本纳 彭韬
本文论述了有关公共学校教育目的的三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教养”为教育系统赋予了一种传授和保障基本教养的功能;第二个概念“素养”来源于英文“literacy”一词,最初也属于基本教养的范围,后来被用于心理测量学;第三个概念“能力”体现出一种从传统的投入导向向能力测量的产出导向的转变。这些概念都受到争议,各有侧重,它们都无法全面定义教育系统中的教学实践。传统的教养概念未能形成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素养概念虽然被用于心理测量,但尚未与实际教学形成联系;能力概念必须与教养理论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才有意义,能力测量不仅要测量学生达到的水平,也要考察相应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基本教养 素养 能力 教育研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尼·阿特金森 丁开杰
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排斥、贫困和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社会排斥概念的三个要素:(1)相对性;(2)能动性;(3)动态性。在着重讨论了社会保障收入对社会排斥的影响以及雇主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之后,文章认为社会保障收入是重要的,不能取消社会保障收入项目。社会排斥不仅与失业有关,而且政府政策也可能影响社会排斥,有必要检验所有政策建议对提高社会融合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贫困 失业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拓
当前的世界主义研究大体可分为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两部分。实践研究主要关注世界主义在当前的价值,着重探讨世界主义为何在全球化时代能够复兴,它对于全球治理有何意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何关系,如何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实现社会正义、分配正义和普遍人权,等等。世界主义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世界主义的概念与分类展开,内容非常丰富。世界主义概念与分类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对其丰富内涵的认知,因而是探索世界主义的必要途径与方法。但是这种途径所了解的世界主义总体上讲是概念式的、碎片化的,缺乏历史感和整体性,因此有必要以哲学的、历史
关键词:
世界主义 世界主义的谱系 道德世界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茂江
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悄然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也为今天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提升学校办学的积淀,宜川中学附属学校提出了"热爱生活,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教育和生活的关联是一个关乎教育观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的问题。我们对教育与生活关联的中心理解是:学校教育是生活。以此核心理念为指导,我们进行了系列化的教育探索实践。
关键词:
生活 教育 学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婷婷 顾善萍 蒋科星 乔虹
目的:探讨坚毅在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运用流动儿童社会排斥量表、坚毅量表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量表对江浙地区690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坚毅、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坚毅和学校适应均呈显著性正相关;②把性别、流动时间作为控制变量之后,社会排斥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坚毅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③坚毅在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高坚毅水平能够降低社会排斥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永红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中持久不衰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高潮,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效能研究的开展为这场改革提供了知识基础、政策来源和实践指导,并形成了一种以实证研究为先导的美国教育政策制订的新模式。尽管学校效能研究也不断遭到各方面的批评,但学校效能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以及它所带来的政策模式的变化,却是众所公认的知识和经验的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其研究中的不足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克服。本文通过对美国学校效能研究的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分析,探讨其经验与教训,反思其不足。
关键词:
学校效能研究 教育质量 教育政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必须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教材系统到教学实践转变,使教学内容由"虚"到"实"、由"远"及"近"。校训、学校精神等是大学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传统优势资源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